一种杀蜗牛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19433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20:33
一种杀蜗牛剂,包括主杀蜗牛剂以及助杀蜗牛剂,主杀蜗牛剂为一种或多种供蜗牛食用后能产生碱性物质并使蜗牛生产中毒反应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所述助杀蜗牛剂为一种或者多种的能够产生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杀蜗牛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杀蜗牛效果与采用灭蜗灵颗粒剂的效果趋于一致。而且花生油油渣和茶油油渣均为无毒无公害的农副产品,因而其广泛应用势必可以起到取代灭蜗灵颗粒剂,因而本申请人确信,本申请的广泛应用势必能够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对于无公害、环保、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蜗牛剂,尤其是指。
技术介绍
同型巴蜗牛是中国常见的为害农作物的陆生软体动物之一,中国各地均有发生,常与灰巴蜗牛混杂发生。生活于潮湿的灌木丛、草丛中、田埂上、乱石堆里、枯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和土缝中以及温室、菜窖、畜圈附近的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适应性极广。一年繁殖I代,多在4一5月间产卵,大多产在根际疏松湿润的土中、缝隙中、枯叶或石块下。每个成体可产卵30—235粒。成螺大多蛰伏在作物秸杆堆下面或冬作物的土中越冬,幼体也可在冬作物根部土中越冬。大量的数据表明,在柑桔生长过程中,同型巴蜗牛是其减产和成长的主要因素。因而为了确保柑桔的正常生产,很多时候必须要治理同型巴蜗牛。就目前而言,对同型巴蜗牛的防治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在清晨或阴雨天人工捕捉,集中杀灭;二是采用灭蜗灵颗粒剂,碾碎后拌细土或饼肩,于天气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撤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间,2—3天后接触药剂的蜗牛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以上两种方式虽然能够消灭蜗牛,然而还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1、第一种方式需要依赖于天气和人力,不仅可操作性差,而且耗费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无法广泛应用;2、第二种方式虽然能够快速有效杀死蜗牛,然而杀死蜗牛的化合物同样会被植物吸收并且转移到果实内,并且使用该化合物会对周围环境和人造成极大安全问题,不利于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蜗牛防止方法中存在的化合物容易转移到果实内、对周围环境和人危害大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蜗牛剂,包括主杀蜗牛剂以及助杀蜗牛剂,所述主杀蜗牛剂为一种或多种供蜗牛食用后能产生碱性物质并使蜗牛生产中毒反应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所述助杀蜗牛剂为一种或者多种的能够产生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主杀蜗牛剂为茶油油渣。进一步的,所述助杀蜗牛剂为花生油油渣。进一步的,所述主杀蜗牛剂和助杀蜗牛剂的重量配比为9:1。—种杀蜗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材备料:选取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b、物料混合:将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按照重量配比9:1进行混合并研磨成粉状;C、烘干成剂:将研磨后的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置于50°C_60°C的条件下进行烘干,即可获得杀蜗牛剂。 一种杀蜗牛剂在特治柑桔蜗牛虫害上的应用。进一步的,该杀蜗牛剂在特治柑桔同型巴蜗牛虫害上的应用。进一步的,该应用包括以下步骤:I)将茶油的油渣和花生油的油渣一起磨成粉状,并且烘干;2)将粉末放置在柑桔树的树头上,同型巴蜗牛吸食后,2-3天左右就会死亡。进一步的,在步骤I)中,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0-60度。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源于本申请人多次针对于蜗牛饲养及生理习惯研究而设计的方案进行试验而得出的结果,本申请人在上述多次试验中,意外发现,当使用茶油油渣作为主杀蜗牛剂时,蜗牛食用茶油油渣后,由于茶油油渣能够溶解出碱性物质,该碱性物质在蜗牛体内能够使其生产中毒反应,而设计花生油油渣作为助杀蜗牛剂,该花生油油渣可以产生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蜗牛闻到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便可被吸引从而诱使其食用下该杀蜗牛剂。通过上述花生油油渣和茶油油渣的组合确实能够起到有效杀除同型巴蜗牛的功效,其杀蜗牛效果与采用灭蜗灵颗粒剂的效果趋于一致。而且花生油油渣和茶油油渣均为无毒无公害的农副产品,因而其广泛应用势必可以起到取代灭蜗灵颗粒剂,因而本申请人确信,本申请的广泛应用势必能够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对于无公害、环保、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效果。【附图说明】无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种杀蜗牛剂,包括主杀蜗牛剂以及助杀蜗牛剂,所述主杀蜗牛剂为一种或多种供蜗牛食用后能产生碱性物质并使蜗牛生产中毒反应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所述助杀蜗牛剂为一种或者多种的能够产生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主杀蜗牛剂为茶油油渣。进一步的,所述助杀蜗牛剂为花生油油渣。进一步的,所述主杀蜗牛剂和助杀蜗牛剂的重量配比为9:1。—种杀蜗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材备料:选取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b、物料混合:将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按照重量配比9:1进行混合并研磨成粉状;C、烘干成剂:将研磨后的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置于50°C_60°C的条件下进行烘干,即可获得杀蜗牛剂。—种杀蜗牛剂在特治柑桔蜗牛虫害上的应用。进一步的,该杀蜗牛剂在特治柑桔同型巴蜗牛虫害上的应用。进一步的,该应用包括以下步骤:I)将茶油的油渣和花生油的油渣一起磨成粉状,并且烘干;2)将粉末放置在柑桔树的树头上,同型巴蜗牛吸食后,2-3天左右就会死亡。进一步的,在步骤I)中,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0-60度。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源于本申请人多次针对于蜗牛饲养及生理习惯研究而设计的方案进行试验而得出的结果,本申请人在上述多次试验中,意外发现,当使用茶油油渣作为主杀蜗牛剂时,蜗牛食用茶油油渣后,由于茶油油渣能够溶解出碱性物质,该碱性物质在蜗牛体内能够使其生产中毒反应,而设计花生油油渣作为助杀蜗牛剂,该花生油油渣可以产生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蜗牛闻到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便可被吸引从而诱使其食用下该杀蜗牛剂。通过上述花生油油渣和茶油油渣的组合确实能够起到有效杀除同型巴蜗牛的功效,其杀蜗牛效果与采用灭蜗灵颗粒剂的效果趋于一致。而且花生油油渣和茶油油渣均为无毒无公害的农副产品,因而其广泛应用势必可以起到取代灭蜗灵颗粒剂,因而本申请人确信,本申请的广泛应用势必能够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对于无公害、环保、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效果。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主权项】1.一种杀蜗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杀蜗牛剂以及助杀蜗牛剂,所述主杀蜗牛剂为一种或多种供蜗牛食用后能产生碱性物质并使蜗牛生产中毒反应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所述助杀蜗牛剂为一种或者多种的能够产生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杀蜗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杀蜗牛剂为茶油油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杀蜗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杀蜗牛剂为花生油油渣。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杀蜗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杀蜗牛剂和助杀蜗牛剂的重量配比为9:1。5.—种杀蜗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材备料:选取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b、物料混合:将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按照重量配比9:1进行混合并研磨成粉状;C、烘干成剂:将研磨后的茶油油渣和花生油油渣置于50°C_60°C的条件下进行烘干,即可获得杀蜗牛剂。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蜗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杀蜗牛剂以及助杀蜗牛剂,所述主杀蜗牛剂为一种或多种供蜗牛食用后能产生碱性物质并使蜗牛生产中毒反应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所述助杀蜗牛剂为一种或者多种的能够产生醇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或酯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农业副产物的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祖石苏水土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市洪田川溪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