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泉洞专利>正文

气垫移动气袋升降吊挂列车维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96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垫移动气袋升降吊挂列车维修设备。此设备由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和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组成。采用气垫盘作为运行机构。采用劈腿跨车结构,列车轨段悬挂在门架上部,列车在跨中由齿条传动推拉机构拉入推出。跨车脚梁下设置气垫盘和支座。平台采用气袋升降装置,用柔软包容的起重气袋托住车厢底面进行升降,实现列车车厢与转向架的摘挂。平台机架底部设置气垫盘和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气垫运行省力、灵活和平稳,人工推动简化设备,提高可靠性;劈腿跨车结构便于列车轨段的准确对接和列车在轨段间的转运;拥有柔软包容性的起重气袋适合托住车厢底面进行升降,实现列车车厢与转向架的摘挂;设备简单造价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吊挂列车维修停车库的车辆维修设备,尤其是气 垫移动气袋升降吊挂列车维修设备。
技术介绍
吊挂列车维修设备主要用于吊挂列车维修停车库内车辆的维修和转运。现 有列车的转运采用架空电动有轨移动设备。架空电动有轨移动设备装有列车行 走轨段,通过平移和固定停车轨段对接,进行列车转运。由于列车和电动有轨 移动设备惯性大,再加吊挂列车横向移动时不可避免的摇摆,难以保证平移轨 段和固定停车轨段的准确对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吊挂列车维修设备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气垫移动气袋升 降吊挂列车维修设备,较好地满足了吊挂列车出入车库和维修中列车轨段对接、 列车在轨段间的转运、列车车厢与转向架的摘挂工艺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垫移动气袋升降吊挂 列车维修设备由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和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组成。这 两种设备都是在地面运行的,其运行机构是气垫盘。气垫运行具有阻力系数小, 转弯半径为零和运行平稳等特点,人工推动简化了设备,便于平移轨段和固定停车轨段的准确对接,提高了可靠性。本技术的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采用劈腿跨车结构,在其门架上部固 定列车轨段,吊挂列车在跨中运行。在跨车底部脚梁下设置气垫盘和支座。跨 车的行走机构是气垫盘,用以悬浮和移动跨车及其载荷。支座用以在气垫盘不 工作时支乘跨车及其载荷。本技术利用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的对轨定位楔和固定停车轨段的对 轨定位楔槽实现移动轨段和固定停车轨段的对接定位。本技术的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用齿条传动推拉机构拉入和推出吊挂 列车吊挂列车的拉入和推出由推拉小车完成;推拉小车由齿条传动在吊挂列 车的轨道上运行,齿条沿列车轨段底部铺设,齿轮由传动装置驱动;推拉小车 利用固定推爪和活动推爪与吊挂列车挂钩挂接,实现吊挂列车的拉入和推出。本技术的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四面的限位缓冲块用以保护气垫盘不 被碰撞。本技术的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采用气袋升降装置,用柔软包容 性的起重气袋托住车厢底面进行升降,实现列车车厢与转向架的摘挂。本技术的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采用气袋升降装置,在平台机架 底部设置气垫盘和支座。平台的行走机构是气垫盘,用以悬浮和移动平台及其 载荷。支座用以在气垫盘不工作时支乘平台及其载荷。平台由人工推动,将车厢从跨车上的列车转向架下移出和推入,进行列车 车厢与转向架的摘挂和维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气垫运行省力、灵活和平稳,人工推动简化设 备,提高可靠性;跨车结构便于列车轨段的准确对接和列车在轨段间的转运; 拥有柔软包容性的起重气袋适合托住车厢底面进行升降,实现列车车厢与转向 架的摘挂;设备简单,造价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示气垫移动气袋升降吊挂列车维修设备布置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01— 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102— 气垫盘;103a—进行车轮脱轨和穿轨状态的吊挂列车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103b—旋转状态的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103C—拉入吊挂列车状态的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103d—平移状态的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103卜推出吊挂列车状态的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104— 单轨电动葫卢;105— 对轨定位楔槽;106— 固定停车轨段;107— 吊挂列车;108— 出入库停车轨段;109— 对轨定位楔。图2为本技术所示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201— 气垫盘;202— 支座;203— 跨车机架;204— 脚梁;205— 门架;206_列车轨段;207— 吊挂列车;208— 限位缓冲块;209— 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101);210— 传动装置;2U一列车车轮;212_齿条; 213_齿轮;214— 列车转向架;215— 列车车厢;216— 对轨定位楔(109);217— 固定推爪;218— 推拉小车;219— 限位挡;220— 吊挂列车挂钩;221— 活动推爪;222— 水平导向轮;223— 垂直导向轮;A—表示跨车轨段与固定停车轨段对接时推爪和吊挂列车挂钩的推拉挂接。 图3为本技术所示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其中,附图标记如下-301— 限位缓冲块;302— 气垫盘;303— 支座;304— 平台机架;305— 气袋升降装置;306— 举升状态的气袋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本技术揭示了气垫移动气袋升降吊挂列车维修设备在吊挂列车维修停车库的应用实例。吊挂列车107的列车车厢215在气垫移动气袋升 降维修平台101上用单轨电动葫芦104进行拆装维修。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 103a上的列车转向架214同样用单轨电动葫芦104进行脱轨和穿轨、更换列车 车轮211等拆装维修。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103c通过对轨定位楔109和对轨定位楔槽105与出 入库停车轨段108对接后,将吊挂列车107拉入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103c。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可以平移(103d),也可以旋转(103b)。吊挂列车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103e通过对轨定位楔109和和对轨定位楔 槽105与固定停车轨段106对接后,将吊挂列车107从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 103e推入固定停车轨段106停放。依次类推进行列车在维修停车库中各轨段间的转运,用气垫移动气袋升降 吊挂列车维修设备完成吊挂列车107的出入库和维修作业。在图2中,本技术揭示了吊挂列车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它采用劈腿跨车结构,在其门架205上部固定列车轨段206,吊挂列车207在跨中运行。 在跨车底部脚梁204下设置气垫盘201和支座202。气垫盘用以悬浮和移动 跨车及其载荷。支座用以在气垫盘不工作时支乘跨车及其载荷。吊挂列车207的拉入和推出是由推拉小车218完成的。推拉小车218通过 垂直导向轮223和水平导向轮222在吊挂列车的轨道206上运行,推拉小车的 运行是由齿条传动实现的。齿条212沿列车轨段206底部铺设,齿轮213由传 动装置210驱动。推拉小车利用固定推爪217和活动推爪2221与吊挂列车挂钩 220挂接,实现吊挂列车207的拉入和推出。吊挂列车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利用对轨定位楔216和固定停车轨段106 的对轨定位楔槽105实现轨段的对接定位。跨车四面的限位缓冲块208用以保护气垫盘201不被碰撞。 在图3中,本技术揭示了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它具有气袋升 降装置305,其柔软包容的起重气袋托住车厢底面307进行升降,实现列车车厢 215与转向架214的摘挂。平台的行走机构是气垫盘302,由人工推动,将列车 车厢215从跨车上的列车转向架214下移出,进行车厢的维修。反之,平台将 维修后的车厢215移入跨车下,用气袋升降装置305升降车厢215实现与转向 架214的摘挂。在平台架304下方设置支座306,用以在气垫盘不工作时支乘平 台及其载荷。平台四面的限位缓冲块301用以保护气垫盘302不被碰撞。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垫移动气袋升降吊挂列车维修设备,其特征是,此设备由气垫移动维修转运跨车和气垫移动气袋升降维修平台组成。这两种设备的运行机构都是在地面运行的气垫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泉洞李越秀崔裕波高全杨家桂覃辛华李越峰林明琼王崇熙
申请(专利权)人:李泉洞李越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