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泉洞专利>正文

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9446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此落车机采用起重气袋升降平台拆装车辆转向架,一对具有车体回转托架的固定支撑立柱支撑车辆车体,气垫小车将升降平台上的转向架从车辆拆装线平移到转向架转移线。单个落车机拆装一个转向架,也可两个联合同时拆装一节车厢的两个转向架,也可多个联合同时拆装多节车厢的所有转向架。有益效果是,拆装车辆转向架不需要升降整节车厢或车体,避免了多个架车机构间的同步要求,提高了可靠性,同时也节省了升降庞大沉重的整节车厢或车体的额外能源;气袋和气垫机构无相对活动的摩擦易损零部件,减少了维修量;机构简单,机坑浅,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维修设备,尤其是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拆装和维修轨道交通车辆的架车机,是将整节车厢或车体抬高架起来拆 装和维修转向架。每套架车机一般由多个架车机构组成,需要机电保证严格同步,机构复 杂,安全可靠性差。同时,将庞大沉重的整节车厢或车体抬高架起也额外浪费了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架车机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解决这 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起重气袋升降平台,对升降轨段上的车辆转向架进 行拆卸或装配,拆掉转向架的车辆车体由一对具有车体回转托架的固定支撑立柱支撑,升 降平台上的车辆转向架由气垫小车从车辆拆装线平移到转向架转移线。起重气袋坐落在气垫小车上,顶升或托降升降平台。升降轨段被压板固定在升降 平台上。通过升降平台的升降实现车辆转向架的拆卸或装配。升降平台具有可调的限位拉杆,保证升降平台需要的顶升高度。升降平台具有垂直导杆,在气垫小车的多个垂直导轮中插动,保证垂直升降。气垫小车具有四个气垫盘,充气时形成阻力系数甚小的气垫,使人工轻便推动成 为可能。气垫小车沿基础地坑内的气垫运行地面移动。气垫盘断气后,气垫小车通过四个气垫车支座坐落到气垫运行地面上。只有在这 种状态下起重气袋方可供气升降升降平台。气垫小车具有侧向导轮,由基础地坑内的侧向导轨导向。侧向导轨设置限位挡卡。气垫小车具有四个定位支撑螺栓,用以当起重气袋断气后平稳支撑升降平台。落车机具有一对固定支撑立柱,其顶部设置车体回转托架,用以支托失去转向架 的车辆车体。车体回转托架能避开通过的车辆。落车机具有升降轨段托架,用以保证升降轨段与相对应的车辆拆装线车间轨道或 转向架转移线车间轨道接口处的踏面齐平,同时也避免车辆通过时的冲击负荷作用到落车 机的动力机构上。起重气袋和气垫盘的动力气源由维修车间统一供应。落车机可单独使用,拆装一个转向架;也可两个联合使用,同时拆装一节车厢的两 个转向架;也可多个联合使用,同时拆装多节车厢的所有转向架。落车机由于采用垂直高度较小的起重气袋升降机构和气垫移动机构,其基础地坑 深度较浅体量也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拆装车辆转向架不需要升降整节车厢或车体,避免了多个 架车机构间的同步要求,提高了可靠性,同时也节省了升降庞大沉重的整节车厢或车体的 额外能源;气袋和气垫机构无相对活动的摩擦易损零部件,减少了维修量;机构简单,机坑浅,造价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旋转俯视图,亦即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示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双车落车机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车辆拆装线车间轨道;2-控制箱;3-车体回转托架;4-固定支撑立柱;5-压板;6-升降轨段;7-车辆转向架;8-处于车辆拆装线上的落车机主机;9-车辆车体;10-升降轨段托架;11-气垫盘;12-限位拉杆;13-气垫车支座;14-垂直导轮;15-垂直导杆;16-侧向导轮;17-侧向导轨;18-气垫小车;19-升降平台;20-起重气袋;21-定位支撑螺栓;22-气垫运行地面;23-基础地坑;24-车辆拆装线;25-处于平移中的落车机主机;26-转向架转移线;27-转向架转移线车间轨道;28-限位挡卡;29-处于转向架转移线上的落车机主机;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2、3、4中,本专利技术揭示了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此落车机采用起重气 袋20升降升降平台19,对升降轨段6上的车辆转向架7进行拆卸或装配,拆掉转向架的车 辆车体9由一对具有车体回转托架3的固定支撑立柱4支撑,升降平台19上的车辆转向架 7由气垫小车18从车辆拆装线24平移到转向架转移线26。起重气袋20坐落在气垫小车18上,顶升或托降升降平台19。升降轨段6被压板 5固定在升降平台19上。通过升降平台19的升降实现车辆转向架7的拆卸或装配。升降平台19具有可调的限位拉杆12,保证升降平台19需要的顶升高度。升降平台19具有垂直导杆15,在气垫小车的多个垂直导轮14中插动,保证垂直升 降。气垫小车18具有四个气垫盘11,充气时形成阻力系数甚小的气垫,使人工轻便推 动成为可能。气垫小车18沿基础地坑23内的气垫运行地面22移动。气垫盘11断气后,气垫小车18通过四个气垫车支座13坐落到气垫运行地面22 上。只有在这种状态下起重气袋20方可供气升降升降平台19。气垫小车18具有侧向导轮16,由基础地坑内的侧向导轨17导向。侧向导轨17设 置限位挡卡28。气垫小车18具有四个定位支撑螺栓21,用以当起重气袋20断气后平稳支撑升降 平台19。落车机具有一对固定支撑立柱4,其顶部设置车体回转托架3,用以支托失去转向 架的车辆车体9。车体回转托架3能避开通过的车辆。落车机具有升降轨段托架10,用以保证升降轨段6与相对应的车辆拆装线车间轨 道1或转向架转移线车间轨道27接口处的踏面齐平,同时也避免车辆通过时的冲击负荷作 用到落车机的动力机构上。起重气袋20和气垫盘11的动力气源由维修车间统一供应。落车机可单独使用,拆装一个转向架;也可两个联合使用,同时拆装一节车厢的两 个转向架;也可多个联合使用,同时拆装多节车厢的所有转向架。落车机由于采用垂直高度较小的起重气袋升降机构和气垫移动机构,其基础地坑 23深度较浅体量也小。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采用起重气袋升降平台拆装车辆转向架,一对 具有车体回转托架的固定支撑立柱支撑车辆车体,气垫小车将升降平台上的车辆转向架从 车辆拆装线平移到转向架转移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起重气袋坐落在气垫 小车上,顶升或托降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上用压板固定升降轨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升降平台具有可调整 顶升高度的限位拉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升降平台具有在气垫 小车的多个垂直导轮中插动的垂直导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气垫小车具有四个气 垫盘,充气时沿基础地坑内的气垫运行地面人工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气垫盘断气后通过四 个气垫车支座坐落到气垫运行地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气垫小车具有侧向导 轮,由基础地坑内的侧向导轨导向,侧向导轨设置限位挡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具有一对固定支撑立 柱,其顶部设置支托失去转向架的车辆车体的车体回转托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具有用以保证轨段接 口踏面齐平和避免冲击负荷的升降轨段托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单个落车机拆装一个 转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袋升降气垫移动落车机,其特征是,采用起重气袋升降平台拆装车辆转向架,一对具有车体回转托架的固定支撑立柱支撑车辆车体,气垫小车将升降平台上的车辆转向架从车辆拆装线平移到转向架转移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泉洞李越秀
申请(专利权)人:李泉洞李越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