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包括:一刀刃本体,其为长型片状件,且其下侧缘为切物用的刀刃,该刀刃成型于该刀刃本体的单侧壁面或双侧壁面上;一钝刃部,其对应设于该刀刃本体的刀刃的后端处,用以剁物;及一锐刃部,其对应设于该刀刃本体的刀刃的前端处,其锐于该钝刃部,用以做片切刀工。当需要应用锐利刀具以做片切时,即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前端的锐刃部进行;当需要应用较钝的刀具以施力做剁物时,即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后端的钝刃部进行,进而可无需准备两把以上的刀具,无论于开销上或者是收纳使用间,都具备了极佳的应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以剁物与片切料理的复合功能刀具。
技术介绍
日本料理为广受大众喜爱的一种饮食文化,而其中如鱼类的料理更是其饮食精华所在,而由于此类型的食材在处理上十分的仰赖料理师傅的刀工,因此刀具的正确选用更是此门料理的重要环节。普遍来说,如鱼类食材的料理,较主要的料理细节可分为剁工以及片切两个部分,而由于市面上并未见有可同时兼具具有较钝刀刃以剁物,以及较锐刀刃以片切的刀具,故一般的日本料理师傅在刀具选用上,都必须要准备至少两把以上不同功用以应付剁物及片切等不同工法的刀具,即剁刀与生鱼片刀,其为锐利度不同的刀具,因此从花费的角度来看,这造成了料理师傅需要准备较高的器材开销,而又以需要经常交替使用刀具的角度来看,也有较费时费事的动作,且多把刀具需要占据较多的空间,在使用与收纳之间也容易有造成桌面凌乱等等负面缺失存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创作人经过思索并设计一种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以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前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技术设计一种具备新颖性、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等专利要件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以期克服现有技术的难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其包含:一刀刃本体,其为前端较窄后端较宽的长型片状件,且其下侧缘为切物用的刀刃,该刀刃成型于该刀刃本体的单侧壁面或双侧壁面上;一钝刃部,其对应设于该刀刃本体的刀刃的后端处,用以剁物;及一锐刃部,其对应设于该刀刃本体的刀刃的前端处,其锐于该钝刃部,用以做片切刀工。其中,该钝刃部的一切物刃面与该刀刃本体的纵向垂直线的夹角,该夹角介于30度至40度之间。其中,该锐刃部的一切物刃面与该刀刃本体的纵向垂直线的夹角,该夹角介于5度至15度之间。其中,该钝刃部及该锐刃部相互连接。其中,该刀刃本体的刀刃自前端处往后端处是平顺地呈现自锐而渐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于设计上提供一种可供料理师傅可以于单一刀具上,依其需求为剁物或者为片切而选择使用的部位的便利性刀具,当需要应用锐利刀具以做片切时,即以本技术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前端的锐刃部进行;当需要应用较钝的刀具以施力做剁物时,即以本技术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后端的钝刃部进行,进而可无需准备两把以上的刀具,无论于开销上或者是收纳使用间,皆具备了极佳的应用便利性。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的增益性更为明显易懂,在下文中将以较佳的实施范例辅佐对应相关的图式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另一视角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局部纵向断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局部纵向断面图。符号说明:10、刀刃本体;20、钝刃部;21、切物刃面;30、锐刃部;31、切物刃面【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贵审查员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解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本技术的优点、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所附图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技术或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故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
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技术的范畴,且本技术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而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与专有名词,于实质上与本技术所属该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的意思相同,例如在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不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思理解,合先叙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其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可包含一刀刃本体(10)、一钝刃部(20)及一锐刃部(30)。前述的刀刃本体(10)为前端较窄后端较宽的长型片状件,且其下侧缘为切物用的刀刃,该刀刃成型于该刀刃本体(10)的单侧壁面上,如图所示其可左或右侧的单面刃,而于另一实施方式上,刀刃亦可存在于双侧的壁面上(图中未示)。前述的钝刃部(20)对应设于该刀刃本体(10)的刀刃的后端处,其用以剁物,请进一步配合参看图4所示,其为钝刃部(20)的纵向断面图,该钝刃部(20)的一切物刃面(21)与该刀刃本体(10)的纵向垂直线的夹角,为介于约30度至40度之间。前述的锐刃部(30)对应设于该刀刃本体(10)的刀刃的前端处,其用以做片切刀工之用,如切生鱼片等,请进一步配合参看图5所示,其为锐刃部(30)的纵向断面图,且该锐刃部(30)的一切物刃面(31)与该刀刃本体(10)的纵向垂直线的夹角,为介于约5度至15度之间,此外,锐刃部(30)与钝刃部(20)的长度为锐刃部(30)长于钝刃部(20),锐刃部(30)与钝刃部(20)的长度比例可为2:1、3:1或4:1。而其中,该钝刃部(20)及该锐刃部(30)或可为相互连接,且其中该刀刃本体(10)刀刃自前端处往后端处是为平顺地呈现自锐而渐钝化。透过本技术提供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于设计上的巧思变化,其提供一种可供料理师傅可以于单一刀具上,依其需求为剁物或者为片切而选择使用的部位的便利性刀具,当需要应用锐利刀具以做片切时,即以本技术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前端的锐刃部(30)进行;当需要应用较钝的刀具以施力做剁物时,即以本技术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的后端的钝刃部(20)进行,进而可无需准备两把以上的刀具,无论于开销上或者是收纳使用间,皆具备了极佳的应用便利性,为现有技术所不能实现的,故可见其增益性所在。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刀刃本体,其为长型片状件,且其下侧缘为切物用的刀刃,所述刀刃成型于所述刀刃本体的单侧壁面或双侧壁面上; 一钝刃部,其对应设于所述刀刃本体的刀刃的后端处,用以剁物;及 一锐刃部,其对应设于所述刀刃本体的刀刃的前端处,其锐于所述钝刃部,用以做片切刀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钝刃部的一切物刃面与所述刀刃本体的纵向垂直线的夹角,为介于30度至40度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锐刃部的一切物刃面与所述刀刃本体的纵向垂直线的夹角,为介于5度至15度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段刃多功能料理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刀刃本体,其为长型片状件,且其下侧缘为切物用的刀刃,所述刀刃成型于所述刀刃本体的单侧壁面或双侧壁面上;一钝刃部,其对应设于所述刀刃本体的刀刃的后端处,用以剁物;及一锐刃部,其对应设于所述刀刃本体的刀刃的前端处,其锐于所述钝刃部,用以做片切刀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宏图,
申请(专利权)人:萧宏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