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机模块直、弯道移动方法及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352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机模块直、弯道移动技术及装置。该技术及装置适应于海洋钻机模块以及陆地大型钻机模块在直道、直道进入弯道、弯道及弯道进入直道的钻机整体移动。该技术及装置是一种液压驱动、作用力导向、行程和位移精确检测、手动控制、棘轮式棘爪定位、液压缸伸缩移动钻机的装置。它由液压站、操纵箱、检测机构、棘爪机构、管路总成等组成。液压站为移动装置提供动力,检测机构可进行行程和位移的精确检测,操纵箱能对移动液压缸进行压力控制、流量控制、方向控制、同步控制,棘爪机构为执行机构,用来完成钻机模块的步进直道、直道进入弯道、弯道及弯道进入直道的整体移动。该产品构思新颖、设计巧妙、经济、实用,深受用户的欢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钻探设备
,特别是一种钻机模块直、弯 道移动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钻机仅限于在直道移动,直道进入弯道、弯道、弯道进 入直道的移动还无先例。目前石油钻机常用移动装置主要为棘爪为焊接固定式步进机构, 这种机构及装置无法实现钻机模块直道进入弯道、弯道、弯道进人直 道的移动。其它步进式移动机构包括本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200610104906.3所设计的导轨步进式钻 机移动装置,及本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200520078840,6公开的一种 钻机模块摩擦式移动装置,适用于钻机直线移动,而对于带有弯道的 移动则无法实现。中国专利200520079052.9公幵了一种海洋钻机平台、井架整体 移动装置,它采用撬座和导轨的配合实现步进位移,但是对撬座和导 轨的配合要求较高,同样对于带有弯道的移动则无法实现。还有一种连续移动的方式,比如中国专利200420061826.0公幵 的一种石油钻机整体移动装置,采用钻机底部安装滚轮通过滑轮组带 动旋转的方式;中国专利01262108.0提出了一种中小型钻机主机移动机构,采用链轮带动位于钻机底部的齿轮机构连续旋转式钻机以连 续方式移动。这种连续移动方式比较适合重量较轻的小型钻机,而对 于大型钻机特别是有弯道的移动同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适应于海洋钻机模块以及陆地大型钻机 模块在直道、直道进入弯道、弯道及弯道进人直道的钻机整体移动方 法和装置。具体地说,钻机模块直、弯道移动方法,其是利用布置于钻机模块四脚的棘轮式棘爪装置(4 )被移动液压缸(5 )推移或拉移带动钻 机模块步进位移实现钻机模块整体移动。实现上述钻机模块直、弯道移动方法的移动装置,其包括液压站 总成(1 )、液压操纵箱总成(2 )、棘轮式棘爪装置(4 )、移动液压缸(5)、液压站回油管路总成(6)、液压站供油管路总成(7 )、导轨总 成(8)、内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串联管路总成(9)、内侧移动液压缸杆 腔串联管路总成(10)、内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供回油管路总成(11 )、 内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供回油管路总成U2)、外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供 回油管路总成(13)、外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供回油管路总成U4)、外 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串联管路总成(15)、外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串联管 路总成(16);液压站总成(1)通过液压站供油管路总成(8 )、液压 站回油管路总成(7)给操纵箱总成(2)提供液压动力;操纵箱总成(2 )通过内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串联管路总成(10 )、内侧移动液压缸 塞腔供回油管路总成、12)和外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供回油管路总成(15)、外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串娱管路总成(17)给移动液压缸(5) 提供控制油;移动液压缸(5)以布置在钻机模块的四脚的一套棘轮式棘爪装置(4)作为支点,通过伸缩运动实现对钻机模块(6)在导 轨总成(9)上的步进移动。本专利技术移动装置中操纵箱总^ (2)也可以通过内侧移动液压缸 杆腔串联管路总成(11 )、内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供回油管路总成(13 ) 和外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供回油管路总成(14)、外侧移动液压缸杆腔 串联管路总成(16)给移动液压缸(5)提供控制油。在移动液压缸上设有检测并显示移动液压缸(5 )的运动状态的 检测机构(3 )。在移动液压缸(5)两端轴孔均内置避免液压缸受侧向力作用而 损坏的关节轴承。所述的检测机构(3)含位移传感器、显示控制器、报警器,可 以实时检测并显示移动液压缸(5)的运动状态,确保操作者准确掌 握移动情况。 '液压操纵箱总成(2)控制回路设计有液压同步及手动和自动纠 偏同步补偿系统,该系统包括手动多路阀装置(3-l)、同步阀(3-2)、 纠偏调整控制机构、控制单元(3-6 )、管路总成(3-7 )、液压缸(3-8 )、 检测机构(3-9)和液压站(3-11);检测机构(3-9)安装在执行机构 (3-10)附近对执行机构(3-10)运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信 号传至控制单元(3-6 ),控制单元(3-6)分别与执行机构(3-10)和 纠偏调整控制机构连接;液压缸(3-8)端部通过管路总成(3-7)与 手动多路阀装置(3-1)连接,液压缸(3-8)侧部通过管路连接同步 阀(3-2 )并连接入手动多路阀,置(3-1 );纠偏调整控制机构一端 与液压站的液压循环管路连通,另外一端与多路阀装置(3-1 )连接, 同时纠偏调整控制机构与控制单元(3-6 )电连接。所述的纠偏调整控制机构为手动控制机构,包括显示执行机构同步误差结果的控制单元(3-6 )、纠偏手柄、单向阀(3-3)、管路总成 (3-7)、液压缸(3-8);单向阀(3-3) —端与手动多路阀装置(3-1) 连接,另外一端与液压站的液压德环管路连通,同时与控制单元(3-6 ) 电连接;纠偏手柄安装在移动操纵台(3-12)上。所述的纠偏调整控制机构为自动控制机构,包括电器开关、控制 单元(3-6)、电磁换向阀(3-5)、节流阀(3-4)、管路总成(3-7)、 液压缸(3-8);电磁换向阀(3-5) —端与手动多路阀装置(3-1)连 接,另外一端通过节流阀(3-4)与液压站的液压循环管路连通,同 时与控制单元(3-6)电连接;电器幵关安装在移动操纵台(3-12) 上。液压同步补偿系统根据检测机构对执行机构运动情况的检测结 果,即可操纵手动多路阀对液压&的运动速度进行手动控制,也可打 开电器开关切换到自动补偿对液压缸的运动速度进行自动控制,也可 同时使用两种补偿对液压缸的运动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执行机 构运动速度的控制和同步补偿。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远距离遥控操作、 自动化的作业,完成各种钻机和模块的整体液压同步移动。所述的棘轮式棘爪装置(4)含导向机构,可限定钻机模块运动 的方向,确保钻机模块在直道、直道进入弯道、弯道及弯道进人直道 上顺利整体移动。所述的棘轮式棘爪装置(4)包括导向爪(4-11)、棘爪架总成(4-12)、棘爪(4-13)、反转手柄(4-14)、棘爪销轴(4-15);棘爪 (4-13)为可回转的棘轮式棘爪i通过棘爪销轴(4-15)安装在棘爪 架总成(4:12)中,棘爪刃锁定在移动导轨(4-16)的导轨孔中。本专利技术采用机、电、液一体化的设计、制造,实现高效率的远距 离遥控操作、自动化的作业,完成钻机模块在直道、直道进入弯道、 弯道及弯道进入直道上整体移动;特别适合海洋钻机模块以及陆地大 型钻机模块在有弯道的情况下整体移动。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l俯视图。 图l、图2中图号说明l一液压站;2—液压操纵箱总成;3—检测机构;4一棘轮式 棘爪装置;5—移动液压缸;6—液压站回油管路总成;7—液压站 供油管路总成;8—导轨总成;9一内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串联管路 总成;IO—内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串联管路总成;ll一内侧移动液 压缸塞腔供回油管路总成;12—内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供回油管路 总成;13—外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供回油管路总成;14一外侧移动 液压缸塞腔供回油管路总成;15—外侧移动液压缸杆腔串联管路 总成;16—外侧移动液压缸塞腔串联管路总成。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液压补偿系统原理图。图3中图号说明3-l-手动多路阀;3-2—同步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钻机模块直、弯道移动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布置于钻机模块四脚的棘轮式棘爪装置(4)被移动液压缸(5)推移或拉移带动钻机模块步进位移实现钻机模块整体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学周忠祥张强黄悦华栾苏赵鹏白丙建徐小鹏王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