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起重机的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319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制动装置。一种履带起重机的制动装置,它包括油马达(1)、减速机(2)、主轴(5)、卷筒(6)、制动鼓(7)、离合器、制动器、工况选择阀(15),其特征在于:随动阀(22)的随动阀工作油口(23)由油管与液动阀(31)的液动阀第一油压入口(29)相连通,液动阀工作油口(30)由油管与制动器油缸(24)的油腔相连通;液动阀液控口(28)由油管与工况选择阀工作油口(14)相连通;动力落钩自控阀(35)的动力落钩自控阀液控口(34)由油管与油马达(1)的操作先导阀的油压相连通,动力落钩自控阀(35)的动力落钩自控阀工作油口(33)由油管与液动阀(31)的液动阀第二油压入口(32)相连通。它具有可靠性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履带起重机的重物的下落分为动力落钩和自由落钩两种工况。动力落钩平稳、安全, 但工效较低。自由落钩速度较快,不消耗能源,因此许多履带起重机都设有自由下落的功能。在履带起重机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机械式、液压机械式和液压助力机械式。机械式制动 器靠人力产生制动力,要求操纵力很大,仅用于小型机械;液压机械式定位不够准确,控制 自由落钩不够平稳;液压随动助力的机械式制动器靠人控制杠杆机构定位,液压辅助出力, 可以实现校精确的定位。如图l所示,原有的带自由落钩和液压随动助力的机械式制动器,在动力起、落钩工况 是采用常开型制动器。油马达(带有一减速机)l和主轴5连为一体,离合器油缸10固定在 主轴5上。当工况选择阀15接通时,离合器油缸10进油,离合器片9与制动鼓7结合,为 离合器结合状态。当油马达转动,带动巻筒6转动。原有的设计制动器是处于开启状态。当 需要时,靠操作者踩下制动踏板20,机构打开随动阀22,制动器油缸10泄油,制动弹簧25 通过杠杆机构对制动鼓施加摩擦力,起到制动停止的作用。只有操作者在进行制动操作时,制动器才能起作用。在动力起、落钩工况时,钢丝绳巻 筒的制动力矩是通过离合器,靠平衡阀锁住油马达产生的。如果巻扬机的离合器失控,油马 达或平衡阀故障失效;或者发动机熄火后,如果不及时踩下制动器可能会造成被起重重物的 自由下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好的履带起重机的制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履带起重机的制动装置,它包括油马达l、减速机2、主轴5、巻筒6、制动鼓7、离合器、制动器、工况选择阀15,离合器包 括离合器片9、离合器油缸IO,制动器包括制动带8、第--连杆12、第二连杆27、制动器油 缸24、随动阀22、制动踏板20、随动弹簧17、顶杆18,制动器油缸为带弹簧复位的油缸(带制动弹簧25);油马达l的输出与减速机2的输入相联,减速机2的输出与主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减 速机2固定在机架3上,巻筒6由轴承4与主轴5相联,制动鼓7与巻筒6固定连接,离合 器的离合器片9位于制动鼓7的内侧,离合器的离合器油缸10与主轴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离合器油缸10的活塞杆与离合器片9固定连接;油管37的一端与离合器油缸10活动连接 并与离合器油缸10的油腔相连通,油管37的另一端与工况选择阀15的工况选择阀工作油口 14相连通,工况选择阀15的工况选择阀油压入口 16由油管与油压源P相连通;随动阀22的随动阀油压入口 13由油管与油压源P相连通,随动阀22固定在第一连杆 12上,第一连杆12上分别设有铰接长孔11、随动弹簧17,制动踏板20的一端与第一连杆 12的下端铰接,并且制动踏板20由支撑铰接点19与机架3铰接,第一连杆12的上端与制 动带8固定连接,制动带8位于制动鼓7的外侧,顶杆18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2固定连接, 顶杆18的另一端与随动阀22的随动阀触头21固定连接;制动器油缸24的活塞杆与第二连 杆27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7的另一端在铰接长孔11处与第一连杆12铰接,第二连杆27 由支撑铰接点与机架3铰接;其特征在于随动阀22的随动阀工作油口23由油管与液动阀 31的液动阀第一油压入口 29相连通,液动阀31的液动阀工作油口 30由油管与制动器油缸 24的油腔相连通;液动阀31的液动阀液控口 28由油管与工况选择阓15的工况选择阀工作 油口 14相连通;动力落钩自控阀35的动力落钩自控阀油压入口 36由油管与油压源P相连 通,动力落钩自控阀35的动力落钩自控阀液控口 34由油管与油马达1的操作先导阀的油压 相连通,动力落钩自控阀35的动力落钩自控阀工作油口 33由油管与液动阀31的液动阀第 二油压入口 32相连通。本技术是保留有着优良的制动系统的液压随动助力的机械式制动器结构不变的前 提下,通过改进制动器和离合器的液压系统,实现了动力起、落钩工况的常闭制动形式。即 制动器是随着巻扬机起升、下降动作时自动打开;动作停止自动关闭。'当任何原因造成液压 操作系统失压,离合器松开时,制动器也同时自动关闭;保证重物不会自动下落,具有可靠 性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原有的履带起重机的制动装置动力起落钩的工作状态(离合器结合,制动器打开)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动力落钩的停止状态(离合器结合,制动器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动力起落钩的工作状态(离合器结合,制动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自由落钩的工作状态(离合器打开,制动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自由落钩的制动状态(离合器打开,制动器制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马达,2-减速机,3-机架,4-轴承,5-主轴,6-巻筒,7-制动鼓,8-制动带, 9-离合器片,10-离合器油缸,11-铰接长孔,12-第一连杆,13-随动阀油压入口, 14-工况 选择阀工作油口, 15-工况选择阀,16-工况选择阀油压入口, 17-随动弹簧,18-顶杆,19-支撑铰接点,20-制动踏板,21-随动阀触头,22-随动阀,23-随动阀工作油口, 24-制动器 油缸,25-制动弹簧,26-活塞杆,27-第二连杆,28-液动阀液控口, 29-液动阀第一油压入 口, 30-液动阀工作油口, 31-液动阀,32-液动阀第二油压入口, 33-动力落钩自控阀工作油 口, 34-动力落钩自控阀液控口, 35-动力落钩自控阀,36-动力落钩自控阀油压入口, 37-油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一种履带起重机的制动装置,它包括油马达l、减速机2、主轴5、巻筒6、 制动鼓7、离合器、制动器、工况选择阀15,离合器包括离合器片9、离合器油缸IO,制动 器包括制动带8、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27、制动器油缸24、随动阀22、制动踏板20、随 动弹簧17、顶杆18,制动器油缸为带弹簧复位的油缸(带制动弹簧25);油马达1的输出与减速机2的输入相联,减速机2的输出与主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减 速机2固定在机架3上,巻筒6由轴承4与主轴5相联,制动鼓7与巻筒6固定连接,离合 器的离合器片9位于制动鼓7的内侧,离合器的离合器油缸10与主轴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离合器油缸10的活塞杆与离合器片9固定连接;油管37的一端与离合器油缸10活动连接 并与离合器油缸10的油腔相连通,油管37的另一端与工况选择阀15的工况选择阀工作油 口 14相连通,工况选择阀15的工况选择阀油压入口 16由油管与油压源P相连通; 随动阀22的随动阀油压入口 13由油管与油压源P相连通,随动阀22固定在第一连杆12上, 第一连杆12上分别设有铰接长孔11、随动弹簧17,制动踏板20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2的下 端铰接,并且制动踏板20由支撑铰接点19与机架3铰接,第一连杆12的上端与制动带8 固定连接,制动带8位于制动鼓7的外侧,顶杆18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2固定连接,顶杆18 的另一端与随动阀22的随动阀触头21固定连接;制动器油缸24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杆27的 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7的另一端在铰接长孔11处与第一连杆12铰接,第二连杆27由支撑 铰接点与机架3铰接;随动阀22的随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起重机的制动装置,它包括油马达(1)、减速机(2)、主轴(5)、卷筒(6)、制动鼓(7)、离合器、制动器、工况选择阀(15),离合器包括离合器片(9)、离合器油缸(10),制动器包括制动带(8)、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27)、制动器油缸(24)、随动阀(22)、制动踏板(20)、随动弹簧(17)、顶杆(18),制动器油缸为带弹簧复位的油缸;    油马达(1)的输出与减速机(2)的输入相联,减速机(2)的输出与主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减速机(2)固定在机架(3)上,卷筒(6)由轴承(4)与主轴(5)相联,制动鼓(7)与卷筒(6)固定连接,离合器的离合器片(9)位于制动鼓(7)的内侧,离合器的离合器油缸(10)与主轴(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离合器油缸(10)的活塞杆与离合器片(9)固定连接;油管(37)的一端与离合器油缸(10)活动连接并与离合器油缸(10)的油腔相连通,油管(37)的另一端与工况选择阀(15)的工况选择阀工作油口(14)相连通,工况选择阀(15)的工况选择阀油压入口(16)由油管与油压源(P)相连通;    随动阀(22)的随动阀油压入口(13)由油管与油压源(P)相连通,随动阀(22)固定在第一连杆(12)上,第一连杆(12)上分别设有铰接长孔(11)、随动弹簧(17),制动踏板(20)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2)的下端铰接,并且制动踏板(20)由支撑铰接点(19)与机架(3)铰接,第一连杆(12)的上端与制动带(8)固定连接,制动带(8)位于制动鼓(7)的外侧,顶杆(18)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2)固定连接,顶杆(18)的另一端与随动阀(22)的随动阀触头(21)固定连接;制动器油缸(24)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杆(27)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7)的另一端在铰接长孔(11)处与第一连杆(12)铰接,第二连杆(27)由支撑铰接点与机架(3)铰接;其特征在于:随动阀(22)的随动阀工作油口(23)由油管与液动阀(31)的液动阀第一油压入口(29)相连通,液动阀(31)的液动阀工作油口(30)由油管与制动器油缸(24)的油腔相连通;液动阀(31)的液动阀液控口(28)由油管与工况选择阀(15)的工况选择阀工作油口(14)相连通;动力落钩自控阀(35)的动力落钩自控阀油压入口(36)由油管与油压源(P)相连通,动力落钩自控阀(35)的动力落钩自控阀液控口(34)由油管与油马达(1)的操作先导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友山沈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