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151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泵,所述气泵包括:上盖、阀座以及阀片,上盖上形成有出气口,阀座设在上盖的底部,阀座上形成有进气口,阀座与上盖之间限定出进气腔和出气腔,进气腔与进气口连通,出气腔与出气口连通,进气腔和出气腔通过连通通道连通,阀片可移动地设在进气口处以打开和关闭进气口。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泵,通过在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设置连通通道,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气泵的工作噪音,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泵。
技术介绍
微型气泵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汽车座椅等领域,例如血压计、按摩椅等,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气泵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降低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气泵,所述气泵的工作噪音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形成有出气口;阀座,所述阀座设在所述上盖的底部,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阀座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通过限定在所述上盖和所述阀座之间的连通通道连通;以及阀片,所述阀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进气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气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通过在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设置连通通道,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气泵的工作噪音,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具体地,所述阀座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其中所述连通通道环绕所述容纳腔设置。可选地,所述连通通道沿曲线延伸。进一步地,所述阀座的顶部形成有第一进气槽,所述上盖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进气槽,所述第一进气槽与所述第二进气槽共同限定出所述进气腔。具体地,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第一进气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一进气槽的底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口间隔开的定位孔,所述阀片包括阀片部和定位部,所述阀片部连接在所述定位部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进气腔内,所述定位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孔配合,所述阀片部覆盖在所述进气口上。可选地,所述进气口为多个且所述多个进气口沿所述定位孔的周向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阀座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入的第一出气槽,所述上盖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入的第二出气槽,所述第一出气槽与所述第二出气槽共同限定出所述出气腔。具体地,所述第一进气槽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出气槽的底壁,所述第二进气槽的顶壁与所述第二出气槽的顶壁平齐。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形成有进气连通口和出气连通口,所述进气连通口将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出气连通口将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出气腔连通。可选地,所述进气腔为多个且所述多个进气腔沿周向间隔开分布。具体地,所述阀座上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排气管,所述上盖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配合以限定出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气腔和所述出气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气管伸入所述第一排气管内,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壁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排气通道。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气管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孔以将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底端敞开且沿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连通孔为两个且所述两个连通孔沿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径向相对。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气管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孔以将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伸入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周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通孔以将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二排气管伸入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底面,所述第二连通孔为两个且所述两个第二连通孔沿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径向相对,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径向方向交错设置。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气泵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气泵的剖面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阀座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阀座的主视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阀座的仰视图;图7是图1中所示的上盖的立体图;图8是图7中所示的上盖的主视图;图9是沿图8中A-A线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00:气泵;1:上盖;11:出气口;12:第二进气槽;13:第二出气槽;15:第二排气管;151:第二孔;2:阀座;21:第一进气槽;211:进气口;212:定位孔;22:第一出气槽;23:第一排气管;231:第一孔;232:第一连通孔;3:阀片;31:阀片部;32:定位部;321:定位球;4:隔板;41:内隔板部;411:第一内隔板部;412:第二内隔板部;42:外隔板部;421:第一外隔板部;422:第二外隔板部;431:进气连通口;432:出气连通口;S:容纳腔;S1:进气腔;S2:出气腔;S3:连通通道;S31:底面;S32:顶面;S4:排气通道;S41:第一子通道;S42:第二子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施例的气泵100。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100,包括:上盖1、阀座2以及阀片3。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3,上盖1上形成有出气口11,阀座2设在上盖1的底部,阀座2上形成有进气口211,阀座2与上盖1之间限定出进气腔S1和出气腔S2,其中,进气腔S1与进气口211连通,出气腔S2与出气口11连通,进气腔S1和出气腔S2通过连通通道S3连通,阀片3可移动地设在进气口211处以打开和关闭进气口21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进气口211”仅针对阀座2的进气而言,而非暗示气泵100整体的进气口,“出气口11”仅针对上盖2的出气而言,而非暗示气泵100整体的出气口。如图1和图3所示,上盖1适于盖合在阀座2的顶部,上盖1与阀座2共同限定出进气腔S1、出气腔S2。此外,连通通道S3限定在上盖1和阀座2之间,气体例如空气可以从进气口211流入阀座2内的进气腔S1内,然后从进气腔S1流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形成有出气口;阀座,所述阀座设在所述上盖的底部,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阀座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通过限定在所述上盖和所述阀座之间的连通通道而相连通;以及阀片,所述阀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进气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所述上盖上形成有出气口;
阀座,所述阀座设在所述上盖的底部,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阀座与所述上
盖之间限定出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腔与所述出气口
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通过限定在所述上盖和所述阀座之间的连通通道而相连通;
以及
阀片,所述阀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进气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容纳腔,
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其中所述连通通
道环绕所述容纳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沿曲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顶部形成有第一进气槽,所
述上盖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进气槽,所述第一进气槽与所述第二进气槽共同限定出所述进气
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第一进气槽的底
壁上,所述第一进气槽的底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口间隔开的定位孔,
所述阀片包括阀片部和定位部,所述阀片部连接在所述定位部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进气
腔内,所述定位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孔配合,所述阀片部覆盖在所述进气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为多个且所述多个进气口沿
所述定位孔的周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入的第一
出气槽,所述上盖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凹入的第二出气槽,所述第一出气槽与所述第二出气
槽共同限定出所述出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槽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出
气槽的底壁,所述第二进气槽的顶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振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