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5130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泵,所述气泵包括:上盖、阀座、阀片以及消音件,上盖上形成有出气口,阀座设在上盖的底部,阀座上形成有进气口,阀片可移动地设在进气口处以打开和关闭进气口,消音件设在上盖与阀座之间,消音件上形成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连通孔,消音件与上盖之间限定出进气通道、消音腔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与连通孔连通,出气通道与出气口连通,且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通过消音腔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泵,由于气体从进入阀座到排出上盖的过程中需要顺次流经进气通道、消音腔和出气通道,从而可以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而降低了气体的流动噪音和气泵的整体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泵。
技术介绍
微型气泵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汽车座椅等领域,例如血压计、按摩椅等,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气泵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降低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气泵,所述气泵的工作噪音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形成有出气口 ;阀座,所述阀座设在所述上盖的底部,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进气口 ;阀片,所述阀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进气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气口 ;以及消音件,所述消音件设在所述上盖与所述阀座之间,所述消音件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消音件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进气通道、消音腔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通过所述消音腔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由于气体从进入阀座到排出上盖的过程中需要顺次流经进气通道、消音腔和出气通道,从而可以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而降低了气体的流动噪音和气泵的整体噪音。具体地,所述消音件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所述凹槽和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所述消音腔,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形成在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且间隔开分布。可选地,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均沿直线和/或曲线延伸。具体地,所述进气通道依次包括位于所述凸台内侧的进气口、依次相连的多个环形通道和位于所述凸台外侧的出气口,其中,位于所述进气通道的上游侧的环形通道的出口端与位于所述进气通道的下游侧的环形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接。具体地,所述出气通道依次包括位于所述凸台外侧的进气口、环形通道、直线通道和位于所述凸台内侧的出气口,其中,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上游侧的环形通道的出口端与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下游侧的直线通道的进口端相连接。可选地,所述多个进气通道段为同心设置的圆弧段或椭圆弧段。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设在所述消音件的中心处且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彼此间隔开。具体地,所述阀座与所述消音件之间限定出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腔与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通过连通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泵进一步包括:阀座消音腔,所述阀座消音腔形成在所述阀座上,所述阀座消音腔与所述进气腔连通以使流出所述进气腔的气体中的至少部分流入所述阀座消音腔内。可选地,所述进气腔为多个且所述多个进气腔沿周向间隔开分布。可选地,所述消音件的横截面积与所述上盖的横截面积相等。或者可选地,所述上盖与所述阀座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消音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气泵装配后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上盖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上盖的仰视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面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消音件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消音件的俯视图;图8是图1中所示的阀座的立体图;图9是图8中所示的阀座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00:气泵;1:上盖;11:出气口 ;12:第一凸台;13 ??第一凹槽;2:消音件;21:连通孔;22:凸台;23:凹槽;3:阀座;31:进气口;32:定位孔;33:进气槽;34:出气槽;35:连通通道槽;36:阀座消音槽;4:阀片;41:阀片部;42:定位部;43:定位球;S1:进气通道;S11:第一进气通道段;S12:第一过渡段;S13:第二进气通道段;S14:第二过渡段;S15:第三进气通道段;S2:出气通道;S21:第一出气通道段;S22:第二出气通道段;S23:出气过渡段;S3:消音腔;S4:进气腔;S5:出气腔;S6:连通通道;S7:阀座消音腔;S71: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夕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100,包括:上盖1、阀座3、阀片4以及消音件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阀座3设在上盖1的底部,消音件2设在上盖1与阀座3之间,上盖1上形成有出气口 11,阀座3上形成有进气口 31,消音件2上形成有与进气口 31连通的连通孔21,阀片4可移动地设在进气口 31处以打开和关闭进气口 31,消音件2与上盖1之间限定出进气通道S1、消音腔S3和出气通道S2,进气通道S1与连通孔21连通,出气通道S2与出气口 11连通,且进气通道S1和出气通道S2通过消音腔S3连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进气口 31”仅针对阀座3的进气而言,而非暗示气泵100整体的进气口,“出气口 11”仅针对上盖1的出气而言,而非暗示气泵100整体的出气口。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盖1、消音件2以及阀座3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连接,其中,上盖1与消音件2共同限定出上气体容纳腔,上气体容纳腔包括顺次连通的进气通道S1、消音腔S3和出气通道S2,消音件2与阀座3共同限定出下气体容纳腔(例如可以包括下文所述的进气腔S4、出气腔S5、连通通道S6以及阀座消音腔S7),进气口 31与下气体容纳腔连通以向下气体容纳腔内供入气体,出气口 11与上气体容纳腔连通,以将上气体容纳腔内的气体排出,上气体容纳腔与下气体容纳腔通过消音件2上的连通孔21连通,以使下气体容纳腔内的气体排入上气体容纳腔内。这样,气体例如空气可以从进气口 31处流入阀座3与消音件2之间的下气体容纳腔内,然后通过连通孔21流入上气体容纳腔,在上气体容纳腔内顺次流经进气通道S1、消音腔S3和出气通道S2,最终从出气口 11排出上盖1。由此,可以延长和复杂化气体的流动路径,增加噪音损失,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气体的流动噪音和气泵100的整体噪音。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100,由于气体从进入阀座3到排出上盖1的过程中需要顺次流经进气通道S1、消音腔S3和出气通道S2,从而可以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而降低了气体的流动噪音和气泵100的整体噪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泵100的其他构成例如气囊(图未示出)等以及气泵100的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消音件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入的凹槽23,凹槽23的底壁上设有凸台22,凸台22、凹槽23和上盖1之间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形成有出气口;阀座,所述阀座设在所述上盖的底部,所述阀座上形成有进气口;阀片,所述阀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进气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气口;以及消音件,所述消音件设在所述上盖与所述阀座之间,所述消音件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消音件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进气通道、消音腔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通过所述消音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振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