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摇打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151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摇打气筒,其结构为,筒体的内腔为气室,气室的上部设置离心摆飞轮,离心摆飞轮通过连杆连接打气活塞,打气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橡胶管连接气门芯;筒体上设有手摇手柄,手摇手柄与离心摆飞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打气筒费时费力的问题,而且易于携带,从而达到方便快捷的使用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气筒,尤其涉及一种可方便快捷从而达到节省体力与时间的便携式手摇打气筒
技术介绍
传统打气筒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费时费力,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摇打气筒,解决了传统打气筒费时费力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打气筒,筒体的内腔为气室,气室的上部设置离心摆飞轮,离心摆飞轮通过连杆连接打气活塞,打气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橡胶管连接气门芯;筒体上设有手摇手柄,手摇手柄与离心摆飞轮相连。所述的手摇手柄为一个或两个。所述的筒体的底端设有固定脚蹬。所述的筒体的上方设有把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解决传统打气筒费时费力的问题,而且易于携带,从而达到方便快捷的使用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框图。图中:1、把手,2、离心摆飞轮,3、连杆,4、打气活塞,5、弹簧,6、出气口,7、橡胶管,8、固定脚蹬,9、手摇手柄,10、筒体,11、气门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所示,打气筒,筒体10的上方设有把手1,筒体10的底端设有固定脚蹬8,筒体10的内腔为气室,气室的上部设置离心摆飞轮2,离心摆飞轮2通过连杆3连接打气活塞4,打气活塞4的下方设有弹簧5;筒体10的下部设有出气口6,出气口6通过橡胶管7连接气门芯11;筒体10上设有手摇手柄9,手摇手柄9与离心摆飞轮2相连。所述的手摇手柄为一个或两个。根据不同人的习惯与需求,该便携式手摇打气筒设计成单手与双手两种手摇方式,其充气原理如图3所示。单手手摇方式:使用时一手扶住把手1,将打气筒固定在地面上,另一手握住手摇手柄9,旋转手摇手柄9,手摇手柄带动离心摆飞轮2旋转,离心摆飞轮由于惯性作用带动连杆3并推动打气筒活塞4往复运动,活塞对气室做功将气室中气体挤出出气口6,气体排出气室经橡胶管7、气门芯11与外界连接物体充气。双手手摇方式:使用时一脚踩住固定脚蹬8,将打气筒固定在地上,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手摇手柄9,旋转手柄并往复旋转手摇手柄,手摇手柄9带动离心摆飞轮2旋转,离心摆飞轮由于惯性作用带动连杆3并推动打气筒活塞4往复运动,活塞对气室做功将气室中气体挤出出气口6,气体排出气室经橡胶管、气门芯为外界连接物体充气。当活塞打气工作时,与活塞连接的弹簧同时发生回弹效应,节省手摇手柄摇动时间。以上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手摇打气筒,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腔为气室,气室的上部设置离心摆飞轮,离心摆飞轮通过连杆连接打气活塞,打气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橡胶管连接气门芯;筒体上设有手摇手柄,手摇手柄与离心摆飞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手摇打气筒,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腔为气室,气室的上部设置离心摆飞轮,离心摆飞轮通过连杆连接打气活塞,打气活塞的下方设有弹簧;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橡胶管连接气门芯;筒体上设有手摇手柄,手摇手柄与离心摆飞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俊锋李鹏超奔超柴源尼婧宇王晴李传兵董志鹏李航任可春钰赵浩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