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0349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酸烷乙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它包括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左上侧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液口,右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伸出反应装置,与变速器7和电机相连,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下端设置有反应床,所述反应床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固定床上端,并将叶轮遮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采用在反应装置设置有工字型的反应床结构,并且设置有叶轮转轴结构,通过叶轮带动水体的流动,增加反应床的接触液体量,大大增加了其反应效果与产率,为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酸烷乙酯
,具体涉及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碳酸烷乙酯(碳酸二乙酯或碳酸甲乙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碳酸酯,在有机溶剂、纺织品助剂、燃料添加剂、有机合成、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除此之外,碳酸烷乙酯在锂离子电解液方面的应用更为突出,一方面它对锂盐的溶解性较强,保证了它作为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沸点高,熔点低,对电池高温及低温状态下的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与其它锂离子电解液相比,具有难以超越的优良特性;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节能环保的大力提倡,电动汽车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而具有优势的锂离子电池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需求量也将会不断增加,碳酸烷乙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化工原料,它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提出一种生产碳酸烷乙酯的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反应1段:将乙醇和催化剂溶液按质量比2-8:1混合送入第一反应精馏塔中,再向第一反应精馏塔中加入碳酸二甲酯与乙醇,确保第一反应精馏塔中的混合物中乙醇与碳酸二甲酯的质量比为1.2-2.7:1,催化剂溶液的质量为混合物总质量的0.08-1.2%,反应温度为50-80°C,压力为0.05-0.5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2小时,第一反应精馏塔塔顶得到碳酸二甲酯与甲醇的常压共沸物,并将常压共沸物送入加压精馏塔内,控制塔内温度为145-200°C,塔内压力为1.4-2.0MPa,加压精馏塔塔顶得到高浓度甲醇,塔釜得到高浓度碳酸二甲酯作为第一反应精馏塔中生产碳酸烷乙酯的原料;反应2段:将加压精馏塔塔顶得到的高浓度甲醇送入第二反应精馏塔中,同时向第二反应精馏塔中添加新鲜甲醇、碳酸烷烯酯及催化剂,确保第二反应精馏塔中的混合物中甲醇与碳酸烷烯酯的质量比为1.5-4.0:1,催化剂的质量为混合物总质量的0.05-1.0%,控制反应温度为55-85°C,压力为0-0.5MPa,反应停留时间为0.1_2小时,第二反应精馏塔塔顶得到碳酸二甲酯与甲醇的常压共沸物,并将常压共沸物送入加压精馏塔内,控制塔内温度为145-200T,塔内压力为1.4-2.0MPa,加压精馏塔塔顶得到高浓度甲醇再次送入第二反应精馏塔中生产烷二醇,塔釜得到高浓度碳酸二甲酯作为第一反应精馏塔中生产碳酸烷乙酯的原料。在该方法中,催化剂如何使用以及固定方式成为一种急需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严重影响到整个反应的产率以及产品的质量,严重阻碍其进行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它采用在反应装置设置有工字型的反应床结构,并且设置有叶轮转轴结构,通过叶轮带动水体的流动,增加反应床的接触液体量,大大增加了其反应效果与产率,为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左上侧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液口,右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伸出反应装置,与变速器7和电机相连,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下端设置有反应床,所述反应床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固定床上端,并将叶轮遮挡。所述支撑板采用设置有倾斜微孔的支撑板。所述固定床由底部的层板支架与层板支架上端的催化剂组成,所述层板支架采用多层金属滤网。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它采用在反应装置设置有工字型的反应床结构,并且设置有叶轮转轴结构,通过叶轮带动水体的流动,增加反应床的接触液体量,大大增加了其反应效果与产率,为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采用斜微孔的支撑板的设置能够保证固定床的液体流通,增加其支撑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液体流通的效果;采用金属滤网制成的层板支架以及支架上的催化剂组合成固定床,在保证催化剂不飘落的情况下,增加液体流通效果;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装置;2、进气口;3、进液口 ;4、出液口;5、转轴;6、叶轮;7、变速器;8、电机;9、挡板;10、支撑板;11、反应床;12、层板支架;13、催化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1,所述反应装置1左上侧设置有进气口 2和进液口 3,右下端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反应装置1内部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上端伸出反应装置1,与变速器7和电机8相连,所述转轴5下端设置有叶轮9,所述叶轮9下端设置有反应床11,所述反应床11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端套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设置在固定床11上端,并将叶轮6遮挡。所述支撑板10采用设置有倾斜微孔的支撑板。所述固定床11由底部的层板支架12与层板支架12上端的催化剂13组成,所述层板支架12采用多层金属滤网。本技术它采用在反应装置设置有工字型的反应床结构,并且设置有叶轮转轴结构,通过叶轮带动水体的流动,增加反应床的接触液体量,大大增加了其反应效果与产率,为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采用斜微孔的支撑板的设置能够保证固定床的液体流通,增加其支撑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液体流通的效果;采用金属滤网制成的层板支架以及支架上的催化剂组合成固定床,在保证催化剂不飘落的情况下,增加液体流通效果;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装置(1),所述反应装置(1)左上侧设置有进气口(2)和进液口(3),右下端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反应装置(1)内部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上端伸出反应装置(1),与变速器(7)和电机(8)相连,所述转轴(5)下端设置有叶轮(9),所述叶轮(9)下端设置有反应床(11),所述反应床(11)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端套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设置在固定床(11)上端,并将叶轮(6)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采用设置有倾斜微孔的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11)由底部的层板支架(12)与层板支架(12)上端的催化剂(13)组成,所述层板支架(12)采用多层金属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碳酸烷乙酯
,具体涉及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它包括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左上侧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液口,右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伸出反应装置,与变速器7和电机相连,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生产碳酸烷乙酯中的搅拌回流式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装置(1),所述反应装置(1)左上侧设置有进气口(2)和进液口(3),右下端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反应装置(1)内部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上端伸出反应装置(1),与变速器(7)和电机(8)相连,所述转轴(5)下端设置有叶轮(9),所述叶轮(9)下端设置有反应床(11),所述反应床(11)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端套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设置在固定床(11)上端,并将叶轮(6)遮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余高贺恒松朱丽萍陈文美刘定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耐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