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034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2)将水溶性大豆多糖与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水溶性大豆多糖与山嵛酸甘油酯的质量比优选为6:4,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3)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的质量比优选为300~200:1,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至平均粒径到2微米以下,即得葡萄籽超微破壁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相对常规超微破壁粉碎方法具有加工时间短、出粉率高、原花青素B1保留率与溶出率高和粉末平均粒径小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葡萄籽含丰富的原花青素等有效成分,能抗氧化、抗过敏、延缓皮肤衰老,兼有抑 制血小板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应用常以粉末形式。葡萄籽超微粉碎后,由于粒径的比表面积增加,能够大幅度增加原花青素 Bl等有 效成分的溶出率,从而提高药效。现有的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存在粉碎时间长、出粉率 低和原花青素等有效成分损失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 B:将水溶性大豆多糖与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 油酯混合粉; C: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超微粉碎至平 均粒径到2微米以下。水溶性大豆多糖与山嵛酸甘油酯的质量比优选为6:4。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的质量比优选为300~200:1。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是: 本专利技术的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具有加工时间短、出粉率高、原花青素 Bl保留 率与溶出率高和粉末平均粒径小等优势。本专利技术的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独特,是在大 量实验中的意外发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和葡萄籽细粉的混合顺序及比例均 不能调整。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成分、比例和添加顺序,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应注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受这 些实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6g水溶性大豆多糖和4g山嵛 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 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 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1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实施例2 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9g水溶性大豆多糖和6g山嵛 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 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 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2。表2实施例2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实施例3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7.2g水溶性大豆多糖和4. Sg 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 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 定平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3。表3实施例3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1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5.7g水溶性大豆多糖和3. Sg 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 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 定平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4。表4对比例1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2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9.3g水溶性大豆多糖和6.2g 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 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 定平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5。表5对比例2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3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葡萄籽粉采用SWFJ超微粉碎 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 6〇表6对比例3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4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葡萄籽粉与IOg水溶性大豆多 糖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7。表7对比例4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5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葡萄籽粉与IOg山嵛酸甘油酯 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 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8。表8对比例5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6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葡萄籽粉与15g水溶性大豆多 糖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I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9。表9对比例6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7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葡萄籽粉与15g山嵛酸甘油酯 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 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10。表10对比例7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8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7g水溶性大豆多糖和3g山嵛 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 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 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11。表11对比例8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9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5g水溶性大豆多糖和5g山嵛 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 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 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12。表12对比例9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对比例10将3kg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将4g水溶性大豆多糖和6g山嵛 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 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采用SWFJ超微粉碎机组粉碎1小时,所得粉末测定平 均粒径、出粉率、原花青素 Bl保留率及溶出速率,结果见表13。表13对比例10的葡萄籽超微粉相关数据 本专利技术筛选了大量的组方,发现:只有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即水溶性大豆多糖与 山嵛酸甘油酯的质量比优选为6:4,且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的 质量比优选为300~200:1,可以实现2微米以下的粉碎,同时无论出粉率还是原花青素 Bl保 留率或溶出率都高于95%。而不按本专利技术比例,如即使水溶性大豆多糖与山嵛酸甘油酯的 质量比为6:4,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的质量比不是300~ 200:1,如对比例1和2所示,其结果粒径大于2微米,同时出粉率还是原花青素 Bl保留率或溶 出率都低于95%。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葡萄籽超微破壁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将葡萄籽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葡萄籽粉;B:将水溶性大豆多糖与山嵛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C:将葡萄籽粉与水溶性大豆多糖‑山嵛酸甘油酯混合粉混合均匀,超微粉碎至平均粒径到2微米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瑞雪张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罗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