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崇焕专利>正文

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7382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是由具有转向梯形机构的四轮车架,带三角构架并挂有配重的立柱,简易伸缩吊臂和顶出器所组成。顶出器可为人力或电力驱动的螺旋升降机构,也可为人力液压长行程千斤顶或液压手泵,油缸所组成。吊装重物,回转和在地面上移动,全部用人力或部分用电力操纵。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投资少,适用性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一般用于中小型加工,装配,修理车间和仓库的起重机,多为桥式起重机,电葫芦吊车、壁式或位置固定的摇臂吊车等。用这些起重设备投资大,使用范围小,利用率不高,存在着很大的浪费。因此,有不少这种工作场合就没有购置起重设备。遇到工件、货物重量超过人力起重能力的时候,往往采取临时搭架子挂倒链的起重方式,既不方便工作效率又低。国外已有的在地面上可移动的轮式简易人力起重机(如西德HAHN&KOLB的车间液压起重机和美国ENERPAC的维修用地面移动起重机)其结构是在带轮子的支架上垂直装有立柱,立柱顶端铰接吊臂,吊臂内穿有可调整长短的小臂,小臂端连接吊钩,在立柱上装着液压顶出器,顶出器的头部与吊臂铰接,顶出器顶杆的伸缩使吊臂上下摆动,来实现吊重动作,这种起重机在使用功能上只能提升置于带轮子的叉式支架空间之内的重物,没有吊重旋转的功能,使用场合很受限制,也不方便,利用率大受影响。本技术根据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改进成结构简单,能吊重迥转,移动方便的简易人力起重机,以便达到经济实用,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为了实现吊重迥转,在四轮车架的中心设置一个枢轴管,将立柱下端伸出的轴颈插入枢轴管的孔内,使立柱可以绕车架中心在水平面内旋转360°在立柱上装有顶出器,顶出器的顶杆头部与吊臂铰接,顶出器的顶杆伸长和缩短,可以使铰接在立柱顶部的吊臂在垂直平面内上下摆动,来实现吊重的升降动作。吊臂内穿有小臂,小臂的伸缩可以实现变幅吊重,其定位是通过设在吊臂和小臂上的定位通孔,用插销联接来实现。为了实现该起重机在地面上的移动,以立柱为一边,由立柱的上下端为两点设置了一个三角构架,在三角构架另一个交点处装一个与地面平行的扶手,推动扶手可以使起重机行走。为了实现起重机在行走中车轮与地面无滑动的转弯,在四轮车架的枢轴管和车轮轴轴线之间装上类似一般汽车、拖拉机的转向梯形机构,该转向梯形机构可以通过一个销子和跟立柱一体的三角构架下面的支座联接,侧向推动扶手即可使四个车轮其中的两个在同一轴线上的车轮转变方向,使前进中的起重机转弯。顶出器可以是由一套液压手泵和油缸组成,或是一个长行程的液压千斤顶,也可以做成一个一侧有手摇曲柄,另一侧有棘轮扳手的螺旋升降机构,还可以做成有电磁制动的电动机和减速机构的螺旋升降机构。为了起吊较重物体时减轻轮压,可以在两个未装转向梯形机构的转子内侧的轴上安装可调螺旋支腿。采用金属车轮时不必安装可调螺旋支腿。为了使起吊平稳和扩大起重范围,在立柱的三角构架的下部还装有适当的配重。本技术与其它已有技术的小型人力起重机相比,它是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好制造,成本低,功能齐全,适用性广,使用方便的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的示意图。一种用人力操纵的螺旋顶出器(12)有一个手摇曲柄(14),另一侧还有一个棘轮扳手(13),螺旋顶出器(12)的顶杆头部与吊臂(3)铰接,当摇动曲柄或扳动棘轮扳手时,会使顶出杆伸长和缩短,同时带动铰接在立柱(5)顶端的吊臂(3),小臂(2)和吊钩(1),以销轴(4)为铰点在垂直平面内上下摆动,实现吊重的升降动作。小臂(2)穿装在吊臂(3)内,小臂(2)的伸缩可以实现变幅吊重,其定位是通过设在吊臂(3)和小臂(2)上的定位通孔,用插销(11)联接来实现。为了实现吊重迥转,在四轮车架(16)的中心设置一个枢轴管(18),将立柱(5)下端伸出的轴颈插入枢轴管(18)的孔内,使立柱(5)可以绕四轮车架(16)的中心在水平面内360°旋转。为实现该起重机在地面上移动,以立柱(5)为一边,由立柱(5)的上下端为两点,设置了一个三角构架(6),在三角构架(6)的另一个交点处,装一个与地面平行的扶手(7),推动扶手(7)可以使起重机行走。为了实现起重机在行走中车轮与地面无滑动的转弯,在四轮车架(16)的枢轴管(18)和车轮(17)的轴线之间装上类似一般汽车、拖拉机的转向梯形机构(10),该转向梯形机构(10)可以通过一个销子和跟立柱(5)一体的三角构架(6)下面的支座(9)联接,侧向推动扶手(7),即可使四个车轮(17)中的两个在同一轴线上的车轮转变方向,使前进中的起重机转弯。支座(9)处的销子拆除后,起重机才能吊重迥转。为了使吊重平稳和扩大吊重范围,在立柱(5)的三角构架(6)的下部还装有适当的配重(8)。本技术的迥转、行走和转弯都是通过同一个扶手(7)来操纵的,转弯方向和操纵动作方向一致,符合人们的动作习惯。为了在起吊较重物体时,减小车轮的轮压,可以在两个未装转向梯形机构的车轮(17)的里侧轴上,安装可调螺旋支腿(15)。采用金属车轮时不必安装可调螺旋支腿。以上机构的原理和基本功能,就体现了本技术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但其功能是齐全的,如果将其螺旋顶出器做成通过带电磁制动的电动机和减速机构构成的螺旋升降机构,吊重动作由电力驱动将更方便,顶出器也可换用一套液压手泵和油缸,或用一个长行程的液压千斤顶来实现。采用这种起重机在厂房内外都可使用,比用其它形式的起重机可节约厂房基本建设投资和起重设备费用,所以说它是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好制造,成本低,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 附图说明1-吊钩10-转向梯形机构2-小臂11-插销3-吊臂12-顶出器4-销轴13-棘轮扳手5-立柱14-手摇曲柄6-三角构架15-可调螺旋支腿7-扶手16-四轮车架8-配重17-车轮9-支座18-枢轴管权利要求1.一种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在带轮子的支架上垂直装有立柱,立柱顶端铰接吊臂,吊臂内穿有可调整长短的小臂,小臂顶端连接吊钩,在立柱上装着使吊臂上下摆动的顶出器,顶出器的头部与吊臂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子的支架是一个四轮车架,车架中心有枢轴管,立柱下端伸出的轴颈插在枢轴管的孔内可转动,在枢轴管与车轮轴线之间装有转向梯形机构,以立柱为一边,由立柱上下端为两点设置三角构架,三角构架的另一交点处装有平行于地面的扶手,三角构架的下部安装着配重和焊有通过一个销子可以和转向梯形机构相联接的支座。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器是由一套液压手泵和油缸组成或是一个长行程液压千斤顶。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器是由一个一侧有手摇曲柄,另一侧有棘轮扳手的人力螺旋升降机构。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器是一个有电磁制动的电动机和减速机构的螺旋升降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是由具有转向梯形机构的四轮车架,带三角构架并挂有配重的立柱,简易伸缩吊臂和顶出器所组成。顶出器可为人力或电力驱动的螺旋升降机构,也可为人力液压长行程千斤顶或液压手泵,油缸所组成。吊装重物,回转和在地面上移动,全部用人力或部分用电力操纵。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投资少,适用性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文档编号B66C23/36GK2075187SQ9022084公开日1991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章崇焕 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轨轮式人力起重机,在带轮子的支架上垂直装有立柱,立柱顶端铰接吊臂,吊臂内穿有可调整长短的小臂,小臂顶端连接吊钩,在立柱上装着使吊臂上下摆动的顶出器,顶出器的头部与吊臂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子的支架是一个四轮车架,车架中心有枢轴管,立柱下端伸出的轴颈插在枢轴管的孔内可转动,在枢轴管与车轮轴线之间装有转向梯形机构,以立柱为一边,由立柱上下端为两点设置三角构架,三角构架的另一交点处装有平行于地面的扶手,三角构架的下部安装着配重和焊有通过一个销子可以和转向梯形机构相联接的支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崇焕
申请(专利权)人:章崇焕李昭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