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7285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5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设置有轿厢,还设置有与所述轿厢相配套使用的对重块,所述轿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曳引机,所述对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曳引机,还设置有定滑轮,设置有绳头固定装置,还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绳头固定装置上,所述钢丝绳分别依次连接于一号曳引机、定滑轮和二号曳引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通过设置多个曳引机,并设置有定滑轮,通过设置钢丝绳将多个曳引机与定滑轮相串联起来,通过定滑轮将承载的重量分到多个曳引机上,从而极大地分担了整个系统的承载力,并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属于电梯

技术介绍
现有电梯只用单个曳引机,使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在对重装置,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绳槽内产生摩擦力,这样曳引机转动就带动轿厢与对重作相对运动,然而这种方法由于只使用一个曳引机,会消耗巨大的电能,并且如果这个曳引机发生了故障,那么整个电梯就不能运行了,特别是如果这台曳引机发生故障的时候停在高空或者停靠在了两个楼层之间,那就会引起电梯里乘客的担心,并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减少电梯的能量消耗并提高电梯运行时的安全性,成了目前行业面临的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对曳引机进行整改,使电梯的耗能下降并提高电梯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设置有轿厢,还设置有与所述轿厢相配套使用的对重块。作为优选,所述轿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曳引机,所述对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曳引机,还设置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设置有绳头固定装置。作为优选,还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绳头固定装置上,所述钢丝绳分别依次连接于一号曳引机、定滑轮和二号曳引机。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和对重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上设置有补偿链,所述补偿链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轿厢和对重块的底部,所述补偿链为全塑补偿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通过设置多个曳引机,并设置有定滑轮,通过设置钢丝绳将多个曳引机与定滑轮相串联起来,通过定滑轮将承载的重量分到多个曳引机上,从而极大地分担了整个系统的承载力,并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厢;2、对重块;3、一号曳引机;4、二号曳引机;5、定滑轮;6、绳头固定装置;7、钢丝绳;8、导向轮;9、补偿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设置有轿厢1,还设置有与所述轿厢I相配套使用的对重块2,所述轿厢I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曳引机3,所述对重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曳引机4,还设置有定滑轮5,所述定滑轮5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设置有绳头固定装置6,还设置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绳头固定装置6上,所述钢丝绳7分别依次连接于一号曳引机3、定滑轮5和二号曳引机4。所述轿厢I和对重块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向轮8,所述导向轮8上设置有补偿链9,所述补偿链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轿厢I和对重块2的底部,所述补偿链9为全塑补偿链。使用时,轿厢I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曳引机3,一号曳引机3会随着轿厢I上下运动,对重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曳引机4,二号曳引机4会随着对重块2上下运动,还设置有多个绳头固定装置6,将钢丝绳7分别依次连接于一号曳引机3、定滑轮5和二号曳引机4,这种结构的曳引比为2:1,当轿厢下行时,一号曳引机3驱动;轿厢上行时,二号曳引机4驱动。在一号曳引机3和二号曳引机4上还设置有制动器,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控制相关制动器是否制动。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设置有轿厢(1),还设置有与所述轿厢(I)相配套使用的对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I)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曳引机(3),所述对重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曳引机(4),还设置有定滑轮(5),所述定滑轮(5)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设置有绳头固定装置(6),还设置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绳头固定装置(6)上,所述钢丝绳(7)分别依次连接于一号曳引机(3)、定滑轮(5)和二号曳引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I)和对重块(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向轮(8),所述导向轮(8)上设置有补偿链(9),所述补偿链(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轿厢(I)和对重块(2)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链(9)为全塑补偿链。【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设置有轿厢,还设置有与所述轿厢相配套使用的对重块,所述轿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曳引机,所述对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曳引机,还设置有定滑轮,设置有绳头固定装置,还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绳头固定装置上,所述钢丝绳分别依次连接于一号曳引机、定滑轮和二号曳引机。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通过设置多个曳引机,并设置有定滑轮,通过设置钢丝绳将多个曳引机与定滑轮相串联起来,通过定滑轮将承载的重量分到多个曳引机上,从而极大地分担了整个系统的承载力,并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IPC分类】B66B11/04【公开号】CN204737560【申请号】CN201520491863【专利技术人】李革, 丁爱芹, 朱冬军 【申请人】苏州润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申请日】2015年7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节能曳引机组合结构,设置有轿厢(1),还设置有与所述轿厢(1)相配套使用的对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曳引机(3),所述对重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曳引机(4),还设置有定滑轮(5),所述定滑轮(5)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设置有绳头固定装置(6),还设置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绳头固定装置(6)上,所述钢丝绳(7)分别依次连接于一号曳引机(3)、定滑轮(5)和二号曳引机(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革丁爱芹朱冬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润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