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25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悬挂件的长度可通过延伸件和连杆件进行调节,因为在门架悬挂重物于各自固定位置时,起重机门架顶点和各平衡重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根据固定位置变化。为了实现长度的调节,重物上表面的环件的不同突出量设置成,最前重物的突出量最大,最后重物的突出量最小。这样可减少用于连接和脱开重物的悬挂件所需连杆的类型数,减少连接和取下连杆的操作数量,和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可连接平衡重物到上转动体,或与其脱开。
技术介绍
大型履带式起重机难以运输,因此,履带起重机要拆解成多个组件,这些组件通过拖车进行运输,在工地再安装成起重机。当没有其他起重机时,履带起重机自身可通过使用吊杆提升机构连接平衡重物和将其脱开。现有技术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及使用这种机构的方法将参考图7到图10对其进行介绍,用于与本专利技术进行比较。图8所示的悬挂重物5至8的门架11的顶点到重物5至8上表面之间距离L(下面有时称作顶点至重物距离)根据重物5至8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变化对悬挂件15的长度进行调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只通过延伸和收缩液压筒16来充分调节长度,还要选择性地使用连杆18,19和20来进行调节。下面对这种调节方式进行更具体的介绍(i)当具有最长距离L的第一重物5连接或脱开时,所有连杆18到20是串接的,使悬挂件15的长度最长(见图9中左边的状态)。(ii)当第二和第三重物6,7连接或脱开时,取下连杆18,使用其他的连杆19,20(见图9中右边的状态和图10中左边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重物6,7之间的长度L的差通过液压筒16的延伸和收缩来解决。(iii)当具有最短距离L的第四重物8连接或脱开时,取下连杆20,只使用连杆19,使得悬挂件15的长度最小(见图10中右边的状态)。悬挂件15的下端固定到从重物5到8上表面突出的环件21到24中的任一个,通过门架11的上升和下降,重物5到8在地面和固定位置之间上下移动。重物5至8的环件21到24的突出量A(用孔中心的突出量表示,固定图8中悬挂件15下端的销可插入孔)设置成相同。由于悬挂件15的长度只能通过连杆18到20来调节,以符合顶点到重物距离L的变化,需要对应重物5到8选择连杆18到20。即,长和重的连杆18,20在连接或脱开重物5,6及7,和8的三个操作期间必须取下或连接,使得操作中断。因此,操作效率严重下降。可以想到只通过长液压筒而不用连杆来调节长度,如日本的技术No.2542385所公开的。但是,除了在平衡重物连接或脱开期间,长液压筒很碍事(例如,当折叠门架时必须移开液压筒)。这是个实际问题。还可以想到使用多行程的液压筒,其尺寸缩小很多。缺点是价格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其使用的悬挂件包括延伸件和连杆,可减少所需连杆的种类,即重物的连杆连接和脱开的操作数量可减少,同时可保证调节悬挂件到所需长度的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包括下移动体;上转动体,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下移动体;门架,用作吊杆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上转动体的后部,可上下移动;悬挂件,悬挂在门架顶点;多个重物,沿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的前后方向设置,构成垂直方向的平衡重物,所述各重物分别具有环件,悬挂件固定到环件上;和机构,在悬挂件顺序地固定到各重物的环件时,通过上下移动所述门架,可顺续地连接重物到上转动体的后端或与其脱开。悬挂件包括可延伸和收缩的延伸件,可垂直移动重物;和连杆,可脱开地连接到延伸件。当门架悬挂各重物于各自的固定位置时,门架顶点和各重物上表面之间距离根据固定位置变化,悬挂件的长度可通过延伸件和连杆根据距离进行调节。环件具有从重物上表面突出的至少三个不同突出量,接近上转动体的最前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最大,最后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最小,以实现对悬挂件长度的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是不同的,环件成为悬挂件长度的调节件。因此,可减少所需连杆的种类,同时可保证所需的长度调节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在连接或脱开平衡重物的一个操作中连接或取下连杆的操作数量(例如,在使用4个重物的现有技术的两个操作可减少到一个)。因此,提高了操作效率,缩短了操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2所示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图;图4是显示了构成平衡重物的第一重物的固定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显示了构成平衡重物的第二重物的固定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显示了构成平衡重物的第三重物的固定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的侧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分别在右边和左边显示的现有技术的平衡重物的第一和第二重物的固定状态的后视图;图10是分别在右边和左边显示的现有技术的平衡重物的第三和第四重物的固定状态的后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到6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履带式起重机进行介绍。在下面的对实施例的介绍中,与图7到10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记表示。参考图1,实施例中的履带式起重机包括下移动体1,如履带牵引装置,和上转动体2,固定到下移动体1,可在垂直轴(旋转轴)转动。可移动的吊杆3安装到上转动体2的前部(当连接和脱开平衡重物时,只有吊杆的下部,如图所示),平衡重物25安装到转动体的后部。在这个实施例中,平衡重物25垂直设置,并包括多个(此实施例为4个)重物26,27,28和29,沿前后方向设置。重物26,27,28和29从最前部顺序地连接来组装平衡重物25,从最后部顺序地取下来拆卸平衡重物25。下面,重物从最前面开始称作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重物。即,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重物分别对应于重物26、27、28和29。各重物26到29设置了保持部分9,其形状如同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轴,如图2所示。保持部分9用作固定对应重物的机构。向上开口的容纳部分10设置在上转动体2的后端表面和第一到第三重物26,27和28的后侧面。保持部分9从上面安装到对应的容纳部分10,形成了钩状结构。接下来,第一重物26连接到上转动体2,然后第二到第四重物27至29分别连接到位于其前面的重物上。由于这种钩状结构,重物26至29从固定悬挂位置(沿前后方向)垂直下落进行连接,通过从固定位置垂直上升来脱开连接。连接后,通过沿前后方向通过重物延伸的螺栓(未显示),将重物26至29一起固定到上转动体2。设置在上转动体2的提升吊杆的门架11设有前构件11a和后构件11b,其设置成倒V形。当连接或脱开平衡重物25时,从吊杆提升绞盘12延伸的吊杆提升索13通过门架11固定到吊杆3。当吊杆3受到后止动件14的固定,吊杆提升绞盘12进行驱动时,门架11在前构件11a的下端部作枢轴转动。悬挂件34悬挂到门架11的顶点(门架顶点),用作从门架11悬挂重物26至29的机构。悬挂件34设置在门架11的宽度方向中心的左侧和右侧,图中只显示了位于一侧的悬挂件34。悬挂件34包括液压筒36,用作延伸件;筒固定件35,用于固定液压筒36的顶部侧(上侧)于门架顶点;第一和第二连杆37,38,其固定于液压筒36的杆侧(下侧)。第一和第二连杆37,38可根据进行连接和脱开的重物26至29进行不同的组合。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件30,31,32和33分别从重物26至29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环件30至33从重物26到29的上表面的突出量B1到B4(见图3)设置成,第一环件30的突出量B1最大,第四环件33的突出量B4最小,第二和第三环件31,33的突出量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的平衡重物连接和脱开机构,所述机构包括:下移动体;上转动体,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下移动体;门架,用作吊杆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上转动体的最后部,可上下移动;悬挂件,悬挂在所述门架的顶点;多个重物 ,沿前后方向设置,构成垂直方向的平衡重物,所述各重物分别设有环件,所述悬挂件固定到所述环件;和机构,在所述悬挂件顺序地固定到所述各重物的环件时,通过上下移动所述门架,可顺续地连接所述重物到所述上转动体的后端或与其脱开;其中, 所述悬挂件包括可延伸和收缩的延伸件,可垂直移动所述重物;和连杆,可脱开地连接到所述延伸件;其中,当所述门架悬挂各重物于各自的固定位置时,所述门架顶点和各重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根据固定位置变化,所述悬挂件的长度可通过所述延伸件和所述连杆 根据距离进行调节;和其中,至少三个从所述重物的上表面突出不同数量的环件设置成,接近所述上转动体的最前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最大,而最后重物的环件的突出量最小,以实现对所述悬挂件长度的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宙士
申请(专利权)人:神钢起重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