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5060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6:03
一种玉米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复合生态栽培方法,于每年五月中旬开始,将土地翻耕后起垄,播种玉米,每穴种2-3粒玉米种,盖土,两穴间间距为25-30cm;然后进行大球盖菇栽培料的预处理:根据温度决定是否需要建堆发酵,控制栽培料的含水量在70-75%;在玉米根部铺料,播大球盖菇菌种,待菌丝吃料至2/3时,覆土,遮盖松针;采收大球盖菇和玉米;采收结束后,大球盖菇栽培料直接翻耕入土,作为下茬小麦的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垄上种玉米,玉米间复合栽培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在提高玉米产量(每亩增产50kg以上)的同时又增加了大球盖菇(2000-3000kg)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并且,大球盖菇收获后的栽培料又为下茬小麦提供了养分,减少化肥的施入量,为土地立体、循环、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涉及食用菌栽培方法,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玉米的种植时间在5月中旬,生长期温度正好适合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待9月温度下降,大球盖菇出菇结束,玉米也结束收获。目前,现有技术中未见有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方法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持续高效利用土地空间,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的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土地翻耕和起垄,播种玉米,预处理大球盖菇栽培料,垄上种植玉米,两垄玉米之间栽培大球盖菇,大球盖菇的采摘与玉米收获,大球盖菇培养料还田作为下茬小麦基肥。所述的土地翻耕和起垄步骤是采用将土地翻耕后起垄,垄高10_15cm,宽110-120cm,呈龟背形,留40cm宽的过道。所述的播种玉米步骤是米用每穴种2-3粒玉米,盖土,两穴间距为25-30cm。所述的预处理大球盖菇栽培料步骤是用木肩和玉米芯浸泡后作栽培料,或用其他作物秸杆浸泡后作为栽培料,将栽培料浸水,使其充分软化,浸水结束后,捞出并沥去多余水分,白天气温在25°C以上,浸料后经5-6天建堆发酵,堆宽1.5_2m,高1-1.5m,长不限,3天后翻一次堆,再堆2-3天;气温低于23°C时栽培料预湿沥干后,再经过一天堆料软化后铺床播种,铺床时,含水量控制在70-75%。所述的大球盖菇的栽培步骤是待玉米长至30-50cm高时,在玉米根部进行大球盖菇栽培料铺床播种,待大球盖菇菌丝吃料至2/3以上时,进行覆土,土上遮盖一层松针。所述的大球盖菇的栽培步骤是采用在玉米根部直接铺料栽培,于每年5月中旬种植,包括:(1)先在玉米根部铺一层厚8-lOcm的栽培料,播一层菌种,用种50%;再铺第二层料10-12cm,播第二层菌种,用种50%;第三层铺料厚4-5cm,每平方米折干草料15_18kg,料总厚22-27cm,用栽培种1-1.5袋,菌种分成小块,采用梅花形点播,穴距9_10cm ;铺料时压实,使料与种接触紧密,播种完毕,覆薄膜保温、保湿发菌,每天要掀薄膜数次通风换气;(2)铺料后30-35天,菌丝吃料达2/3以上时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3-4cm,土层上再遮以松针,厚2-5cm,覆土后调湿覆土层,覆土后防止内湿外干,采用喷雾器喷湿覆土 ;覆土后严防菌床内部含水量过高,以免造成菌丝衰退;所以覆土后间隔1-3天喷水;(3)从覆土到出菇15-20天间,保持湿度并加强通风换气,使覆盖物和土层保持湿润的状态;晴天做到细雾勤喷,防止水流入料内,垄面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促使出菇。所述的大球盖燕的米摘是7_9月,所述的玉米收获是在9月。所述的大球盖菇培养料还田步骤是待玉米和大球盖菇采收结束后,大球盖菇菌渣直接翻耕入土作为下茬小麦的基肥。本专利技术的可更具体地描述如下:1)玉米地的整理:玉米地的翻耕,起垄,垄高10-15cm,宽110-120cm,呈龟背形,留40cm宽的过道,垄上种植玉米,两垄玉米之间栽培大球盖菇;2)玉米的播种:每穴种2-3粒玉米,盖土,两穴间距为25-30cm ;3)大球盖菇栽培料的预处理:根据当时气温选择是否建堆:白天气温在25°C以上,浸料后经5-6天建堆发酵,堆宽1.5-2m,高1-1.5m,长不限,3天后翻一次堆,再堆2-3天;气温低于23°C时栽培料浸湿沥干,并控制含水量,发酵结束后含水量控制在75-80% ;4)大球盖菇的栽培:玉米苗长至30-50cm时,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大球盖菇栽培在玉米根部垄上,先铺一层厚8-lOcm的栽培料,播一层菌种,用种50 % ;再铺第二层料10-12cm,播第二层菌种,用种50%;第三层铺料厚4-5cm,每平方米折干草料15-20千克,料总厚22-27cm,用栽培种1-1.5袋,菌种要分成小块,采用梅花形点播,穴距8-lOcm,铺料时压实,使料与种接触紧密,播种完毕,覆薄膜保温、保湿发菌,每天要掀薄膜数次通风换气,菌丝吃料达2/3以上,以松针覆盖,并控制空气湿度在85-90%,15-20天后,保湿加强通风换气,促使出燕;5)大球盖菇的采摘与玉米收获:7月中旬开始,进行大球盖菇的采摘,采摘期至9月中下旬结束,玉米收获从9月份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6)大球盖菇培养料还田:玉米和大球盖菇收获后,用旋耕机对栽培肥料进行翻耕入土,作为后茬小麦的基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取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更立体、高效的利用土地,两者互相促进,垄上种玉米,玉米间栽培大球盖菇,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在提高玉米产量(每亩增产50kg以上)的同时又增收了大球盖菇(2000_3000kg),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大球盖菇收获后的栽培料又为下茬小麦提供了养分,减少化肥的施入量(每亩地节约用肥50元)。玉米和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的方法,打破以往单一的玉米地种植管理模式,利用食用菌和植株的相互作用,显著改善土壤性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一种多物种共存、多层次搭配、多级物质循环利用的新型立体农业经营模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图中:1走道,2垄上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但并不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玉米和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方法:1)玉米地的整理:玉米地的翻耕,起垄,垄高10-15cm,宽110-120cm,呈龟背形,留40cm宽的过道。垄上种植玉米,玉米之间栽培大球盖菇。2)玉米的播种:每穴种2-3粒玉米,盖土。两穴间距为25-30cm。3)大球盖菇栽培料的预处理:用木肩和玉米芯浸泡后作栽培料,或用其他作物秸杆浸泡后作为栽培料,将栽培料浸水,使其充分软化,浸水结束后,捞出并沥去多余水分,白天气温在25°C以上,浸料后经5-6天建堆发酵,堆宽1.5-2m,高1-1.5m,长不限,3天后翻一次堆,再堆2-3天;气温低于23°C时栽培料预湿沥干后,再经过一天堆料软化后铺床播种,铺床时,含水量控制在70-75%。4)大球盖菇的栽培:玉米苗长至30-50cm时,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大球盖菇栽培料铺在垄上玉米之间,先铺一层厚8-lOcm的栽培料,播一层菌种,用种50% ;再铺第二层料10-12cm,播第二层菌种,用种50% ;第三层铺料厚4-5cm。每平方米折干草料约17.5kg,料总厚22-27cm,用栽培种1-1.5袋,菌种要分成小块,采用梅花形点播,穴距约10cm。铺料时压实,使料与种接触紧密。播种完毕,覆薄膜保温、保湿发菌,每天要掀薄膜数次通风换气。菌丝吃料达2/3以上时以松针遮盖,控制空气湿度在85-90%。15-20天后,保湿,加强通风换气,促使出燕。5)大球盖菇的采摘与玉米收获:7月中旬开始,进行大球盖菇的采摘,采摘期至9月中下旬结束。9月份开始采收玉米,至9月下旬结束。6)大球盖菇培养料还田:玉米和大球盖菇收获后,用旋耕机对栽培肥料进行翻耕入土,作为后茬小麦的基肥。更祥细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方法可按如下具体步骤操作:—种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土地翻耕和起垄,播种玉米,预处理大球盖菇栽培料,垄上种植玉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大球盖菇复合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土地翻耕和起垄,播种玉米,预处理大球盖菇栽培料,垄上种植玉米,两垄玉米之间栽培大球盖菇,大球盖菇的采摘与玉米采收,大球盖菇培养料还田作为下茬小麦基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张鹏于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