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及其在质子交换膜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质子交换膜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高磺化度交联聚酰亚胺是分子链间具有共价交联链桥结构的磺化聚酰亚胺聚合物,其制备有含可交联乙烯基侧基芳香二胺单体的制备,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合成和聚合物膜的交联及酸化处理三个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磺化度交联聚酰亚胺能够作为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材料,其具有高质子传导率、较低的溶胀率、较低的甲醇渗透率、优良的耐溶剂性、氧化稳定性、水解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能够满足材料作为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及其在质子交换膜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质子交换膜领域。
技术介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发电装置,它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具有比功率高、操作温度低和寿命长等优点。其中聚合物质子交换膜(PEM)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传输通道、阻隔燃料气体和氧化剂的功能,因此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的运行稳定性、燃料利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当前,商用的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是以Nafion为代表的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PFSA),其具有优异的化学、机械稳定性和高质子传导率。然而,较高的燃料渗透性导致电池运行过程中性能的降低。此外,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10℃)和复杂的合成工艺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和商业化。磺化芳香聚合物因为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突出的耐热、化学稳定性和低的燃料渗透性能,有希望成为全氟磺酸膜的替代材料。但是,刚性的芳香聚合物骨架结构阻碍了连续的亲水-疏水相分离结构的形成,使得芳香聚合物膜的质子传导率低于全氟磺酸膜。提高磺化度是增强芳香聚合物膜质子传导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较高的磺化度也常常导致聚合物膜吸水率的明显增加,吸水会导致膜的尺寸稳定性、阻醇性能和机械性能降低,从而影响高磺化度聚合物膜的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高磺化度聚酰亚胺具有吸水性在制备成膜后吸水率明显增加,而吸水则导致制备成膜后其尺寸稳定性、阻醇性能和机械性能降低,针对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聚合物的自身共价交联能够减弱高磺化度聚酰亚胺因吸水性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种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以及制备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过程中所必需的可交联的芳香二胺单体。本专利技术还利用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得到了高磺化度交联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因其一方面克服了吸水率增加导致的性能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引入小分子导致热性能降低的问题,使该质子交换膜具有了优异的性能。本专利技术中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为:x=0.05~0.4。在将所述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时,使用的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分子量为5万~10万之间。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的反应路线如下:具体步骤如下:将摩尔比为1:2~2.5的4,4’-(二氨基二苯)醚-2,2’-二磺酸和三乙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二胺单体、1,4,5,8-萘四甲酸二酐和苯甲酸后搅拌均匀,升温至60~90℃反应3~6小时,160~200℃反应16~24小时,得到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与反应物混合溶液;待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与反应物混合溶液冷却后,加入有机溶剂稀释,然后在丙酮中出料,过滤后所得滤饼经丙酮抽提、干燥获得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其中,二胺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2,2’-二磺酸、1,4,5,8-萘四甲酸二酐和苯甲酸的摩尔比为(0.05~0.4):(0.6~0.95):1:(1~1.4);有机溶剂质量为4,4’-(二氨基二苯)醚-2,2’-二磺酸、二胺单体和1,4,5,8-萘四甲酸二酐总质量的4~9倍(含固量10%~20%);所述二胺单体为2,2-二[3-氨基-4-(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或3,3’-二(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4,4’-联苯二胺;所述有机溶剂通常使用间甲酚。其中,所述二胺单体为可交联的芳香二胺单体,其分子结构式为:其中,或即:2,2-二[3-氨基-4-(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以下简称6FATFVP)或3,3’-二(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4,4’-联苯二胺(以下简称TFVBPA)。可交联的芳香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其中,或以二羟基二胺和五氟苯乙烯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剂,氢化钙和氟化铯作为催化剂,60-100℃反应8-30小时后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含有目标产物6FATFVP或TFVBPA。其中二羟基的二胺、五氟苯乙烯、氢化钙和氟化铯的投料摩尔比为1:(2~3):(2~3):(0.05~1)。混合溶液在水中出料,然后通过萃取、干燥、去除溶剂和色谱分离对目标产物进行提纯;所述的二羟基的二胺是(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或3,3’-二羟基-4,4’-联苯二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制备高磺化度交联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方法:制膜:将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配制为澄清透明浓度为0.05~0.1g/mL的聚合物溶液,过滤后倾倒于玻璃板上,通过干燥去除溶剂后,获得坚韧的聚酰亚胺薄膜(三乙胺盐形式)。交联:将聚酰亚胺薄膜置于真空烘箱中经240~270℃热处理2~4小时获得交联聚合物膜,待降至室温,将其浸泡于水中,将膜从玻璃板上取下。酸化:聚酰亚胺交联膜在1~2mol/L的强酸水溶液中室温浸泡10~24小时完全转化为磺酸形式的膜,去离子水将膜洗涤至中性,真空120℃干燥24小时,最终获得高磺化度交联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高磺化度交联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具有高质子传导率、较低的溶胀率、较低的甲醇渗透率、优良的耐溶剂性、氧化稳定性、水解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二胺单体2,2-二(3-氨基-4-(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6FATFVP)的核磁氢谱图。图2是实施例2制备的二胺单体3,3’-二(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4,4’-联苯二胺(TFVBPA)的核磁氢谱图。图3是实施例3中使用2,2-二(3-氨基-4-(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6FATFVP)合成的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聚合物SPI90-6FATFVP10的核磁氢谱图。图4是实施例4中使用3,3’-二(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4,4’-联苯二胺(TFVBPA)合成的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聚合物SPI90-TFVBPA10的核磁氢谱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高磺化度交联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二胺单体6FATFVP的制备)以具有二羟基的二胺(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五氟苯乙烯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剂,氢化钙和氟化铯作为催化剂,在安装带有温度计的氮气通口和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加入二羟基的二胺(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五氟苯乙烯、氢化钙和氟化铯,摩尔投料比为1:2.5:2.5:0.1。加入足量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使上述物料充分溶解(含固量为20%),在氮气保护下,60~100℃反应18h,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含有目标产物6FATFVP。目标产物提纯:将混合溶液倾倒入大量去离子水中,使用乙醚萃取后获得的有机相经过无水硫酸镁干燥,旋蒸去除溶剂后的固体经过层析色谱柱分离提纯最终获得纯净的目标产物。实施例2(二胺单体TFVBPA的制备)以具有二羟基的二胺单体3,3-二(2,3,5,6-四氟-4-乙烯基苯氧基)-4,4’-联苯二胺、五氟苯乙烯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为其中,x=0.05~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为或其中,x=0.05~0.4。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所需的二胺单体,其特征在于:该二胺单体为可交联的芳香二胺单体,其分子结构式为: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所需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二羟基二胺和五氟苯乙烯为原料,氢化钙和氟化铯作为催化剂,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在60-100℃反应8-30小时后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含有所述二胺单体;含有二胺单体的混合溶液在水中出料,得到二胺单体的粗产品;其中二羟基二胺、五氟苯乙烯、氢化钙和氟化铯的摩尔比为1:(2~3):(2~3):(0.05~1);所述二羟基二胺为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或3,3’-二羟基-4,4’-联苯二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胺单体的粗产品经萃取、干燥、去除溶剂和色谱分离的步骤进行提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羟基二胺、五氟苯乙烯、氢化钙和氟化铯的摩尔比为1:2.5:2.5:0.1。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摩尔比为1:2~2.5的4,4’-(二氨基二苯)醚-2,2’-二磺酸和三乙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二胺单体、1,4,5,8-萘四甲酸二酐和苯甲酸后搅拌均匀,升温至60~90℃反应3~6小时,160~200℃反应16~24小时,得到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与反应物混合溶液;待高磺化度可交联聚酰亚胺与反应物混合溶液冷却后,加入所述有机溶剂稀释混合溶液,然后在丙酮中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绍巍,姚洪岩,宋宁宁,石凯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