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73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保险杠本体、雾灯支架和雾灯,所述雾灯通过雾灯支架安装在所述保险杠本体上;所述保险杠本体与雾灯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挖空部,所述保险杠本体装配面上、第一挖空部的周侧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呈片状的第一定位件;所述雾灯支架上与所述第一挖空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挖空部,所述雾灯支架第一面上、第二挖空部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保险杠本体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雾灯支架第二面上、第二挖空部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一侧具有第二定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准确,易于装配,结构简单,不易产生缩印痕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上装配有很多零部件,保险杠与零部件的装配时,普遍采用卡子结构和定位结构进行装配,此种结构对模具设计加工和产品出模成型要求高,且设计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过多的卡子结构和定位结构的设计可能导致产品外观存在缩印,考虑到外观质量,其背面无法设计过多的连接或固定结构。而且,若装配空间比较狭小,卡子结构和定位结构不易布置也不易装配,影响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定位准确,易于装配,结构简单,不易产生缩印痕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保险杠本体、雾灯支架和雾灯,所述雾灯通过雾灯支架安装在所述保险杠本体上;所述保险杠本体具有与所述雾灯支架配合的装配面,所述保险杠本体与雾灯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挖空部,所述保险杠本体装配面上、第一挖空部的周侧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呈片状的第一定位件;所述雾灯支架具有与保险杠本体装配面配合的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雾灯支架上与所述第一挖空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挖空部,所述雾灯支架第一面上、第二挖空部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保险杠本体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雾灯支架第二面上、第二挖空部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平行设置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焊接固定或者紧固件固定。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件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按以上技术方案,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件和水平设置的第一定位件交替排列。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挖空部的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挖空部的轮廓尺寸。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保险杠本体的装配面、第一挖空部边缘处均匀分布有多条与所述第二挖空部配合的限位筋。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雾灯支架第二面具有多条交错布置的加强筋结构。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雾灯支架的第二面上设置有与雾灯配合的预定位件,所述雾灯上设有与所述预定位件配合的预定位孔。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雾灯支架的第二面设置有与所述雾灯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为:该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配合,起到了定位作用,而且将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固定到一起后,又对保险杠本体和雾灯支架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无需另外增加其他固定结构,结构简单,不易产生缩印痕迹,易于装配,提高了产品质量和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A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1-保险杠本体(la-保险杠本体装配面、101-第一挖空部、102-第一定位件、103-限位筋)、2_雾灯支架(2a-雾灯支架第二面、201-第二挖空部、202-定位孔、203-第二定位件、204-加强筋结构、205-预定位件、206-第二限位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包括保险杠本体1、雾灯支架2和雾灯,所述雾灯通过雾灯支架2安装在所述保险杠本体1上;所述保险杠本体1具有与所述雾灯支架2配合的装配面la,所述保险杠本体1与雾灯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挖空部101,所述保险杠本体装配面la上、第一挖空部101的周侧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呈片状的第一定位件102 ;所述雾灯支架2具有与保险杠本体装配面la配合的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2a,所述雾灯支架2上与所述第一挖空部10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挖空部201,所述雾灯支架第一面上、第二挖空部201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保险杠本体1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雾灯支架第二面2a上、第二挖空部201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02配合的定位孔202,所述第一定位孔202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02平行设置的第二定位件203,所述第二定位件203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02通过焊接固定或者紧固件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102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更优选的,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件102和水平设置的第一定位件102交替排列。优选的,所述第二挖空部201的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挖空部101的轮廓尺寸;第二挖空部201的横向尺寸、纵向尺寸和面积均大于第一挖空部101的对应尺寸,可防止装配误差导致的可从第一挖空部101内看到雾灯支架第一面。优选的,所述保险杠本体的装配面la、第一挖空部101边缘处均匀分布有多条与所述第二挖空部201配合的限位筋103。优选的,所述雾灯支架第二面2a具有多条交错布置的加强筋结构204。优选的,所述雾灯支架的第二面2a上设置有与雾灯配合的预定位件205,所述雾灯上设有与所述预定位件205配合的预定位孔。优选的,所述雾灯支架的第二面2a设置有与所述雾灯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20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的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险杠本体、雾灯支架和雾灯,所述雾灯通过雾灯支架安装在所述保险杠本体上;所述保险杠本体具有与所述雾灯支架配合的装配面,所述保险杠本体与雾灯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挖空部,所述保险杠本体装配面上、第一挖空部的周侧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呈片状的第一定位件;所述雾灯支架具有与保险杠本体装配面配合的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雾灯支架上与所述第一挖空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挖空部,所述雾灯支架第一面上、第二挖空部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保险杠本体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雾灯支架第二面上、第二挖空部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平行设置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焊接固定或者紧固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件和水平设置的第一定位件交替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挖空部的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挖空部的轮廓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的装配面、第一挖空部边缘处均匀分布有多条与所述第二挖空部配合的限位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灯支架第二面具有多条交错布置的加强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灯支架的第二面上设置有与雾灯配合的预定位件,所述雾灯上设有与所述预定位件配合的预定位孔。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灯支架的第二面设置有与所述雾灯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保险杠与零部件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险杠本体、雾灯支架和雾灯,所述雾灯通过雾灯支架安装在所述保险杠本体上;所述保险杠本体具有与所述雾灯支架配合的装配面,所述保险杠本体与雾灯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挖空部,所述保险杠本体装配面上、第一挖空部的周侧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呈片状的第一定位件;所述雾灯支架具有与保险杠本体装配面配合的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雾灯支架上与所述第一挖空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挖空部,所述雾灯支架第一面上、第二挖空部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保险杠本体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雾灯支架第二面上、第二挖空部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平行设置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焊接固定或者紧固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