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新广专利>正文

磁驱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152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3:49
磁驱动机,设置电磁铁和与之相对应的聚磁磁体,电磁铁固定在机座上;聚磁磁体连同联接在其上的导杆简称为磁动体;导杆与曲轴连杆机构相联系,曲轴连杆机构的曲轴的一端安装动力输出轮。电磁铁的线圈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稳压器连接,稳压器外接电源。设置磁动体位置传感器,此传感器是光电型的或其它形式的,此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磁驱动机充分提高永磁力的利用率,效率高、节电、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是一种磁驱动机
技术介绍
永磁电机有比传统的电机效率高、损耗小、体积小等优点。永磁电机中的永磁材料主要用来励磁,永磁材料的利用率很低,所以永磁电机节能效果并不显著。如何充分提高永磁力的利用率,提高电机效率,是现代科技的重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一种磁驱动机,目的是充分高效地利用永磁力,从而提供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动力源。本技术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设置电磁铁和与之相对应的聚磁磁体,电磁铁固定在机座上;聚磁磁体连同联接在其上的导杆简称为磁动体;导杆与曲轴连杆机构相联系,曲轴连杆机构的曲轴的一端安装动力输出轮。电磁铁的线圈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稳压器连接,稳压器外接电源。设置磁动体位置传感器,此传感器是光电型的或其它形式的,此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给电磁铁通电流,使电磁铁吸引处于远处的磁动体作靠近电磁铁的冲动,当磁动体冲到行程端点,控制器根据设置的磁动体位置传感器传来的信号有规律地改变电磁铁线圈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排斥处于近处的磁动体作远离电磁铁的冲动,磁动体又冲到行程另一端点,此过程循环往复。磁动体带动动曲轴上的动力输出轮向外输出功率。假设将所述磁驱动机中的聚磁磁体用电磁体代替,那么,按上述磁驱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不计损耗,发动机输出能量等于输入的电能。而本技术使聚磁磁体与电磁铁相互作用,电磁铁与聚磁磁体之间作用力大小与在它们之间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而此磁感应强度值是电磁铁和聚磁磁体磁感应强度的叠加值,若保持此值不变,提高聚磁磁体在所述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值,等量地减小电磁铁在所述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值的,则所述磁驱动机输出能量值不变。所以磁驱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就象永磁电机比过去不用永磁体的电机效率高一样。但磁驱动机的结构特征比永磁电机能更多地利用永磁体的磁力,所以磁驱动机比现有的永磁电机效率更高,也就相当于说磁驱动机比现有的永磁电机节电。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本技术充分利用永磁体的磁力,所以耗电少,损耗小,效率高,节能,因而运行费用低。2、本技术,不产生有害气体,噪音小,发热较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聚磁体26的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聚磁体26的另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聚磁圈27的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中聚磁圈27的另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示。机座构成:左立板4、右立板25间隔垂直联接在底板16,顶板5联接在左立板4、右立板25的上端面,左立板4、右立板25、顶板5皆用非磁性材料制作。聚磁磁体构成:导磁体7的左端有一个环槽。在导磁体7左端外缘联接沿轴向磁化的聚磁圈27 ;在导磁体7左端中部联接沿轴向磁化的聚磁体26 ;聚磁体26的左端极性与聚磁圈27的左端极性相反;一号非磁性固定套28套结在聚磁圈27和导磁体7的外周面;二号非磁性固定套29插结于聚磁圈27和导磁体7的内周面;三号非磁性固定套8套结聚磁体26和导磁体7左端中部的外周面。如图2不,是聚磁体26的一种结构:一号永磁体26-2、二号永磁体26_5、三号永磁体26-7沿轴向依次首尾相接,它们的磁化方向沿轴向且一致;一号永磁圈26-1套接在一号永磁体26-2左端外周,一号永磁圈26-1的磁化方向垂直于轴向,并且一号永磁圈26-1与一号永磁体26-2相接处极性相同;二号永磁圈26-6套接在三号永磁体26-7右端外周,二号永磁圈26-6的磁化方向垂直于轴向,并且二号永磁圈26-6与三号永磁体26-7相接处极性相同;一号非磁性筒26-4套结在一号永磁体26-2、二号永磁体26-5、三号永磁体26_7的外圆,一号非磁性筒26-4的左端面、右端面分别与一号永磁圈26-1的右端面、二号永磁圈26-6的左端面相接;一号导磁筒26-3套接在一号永磁圈26-1、一号非磁性筒26_4、二号永磁圈26-6的外周。如图3不,是聚磁体26的另一种结构:四号永磁体26-8、五号永磁体26_11、六号永磁体26-10沿轴向依次首尾相接,它们的磁化方向沿轴向且一致;一号永磁环26-9和二号永磁环26-12套接在四号永磁体26-8、五号永磁体26-11、六号永磁体26-10的外周,一号永磁环26-9的左端面、二号永磁环26-12的右端面分别和四号永磁体26-8的左端面、六号永磁体26-10的右端面对齐,一号永磁环26-9的轴向尺寸和二号永磁环26-12的轴向尺寸相等,一号永磁环26-9磁化的N极斜向四号永磁体26-8和五号永磁体26_11的磁化N极方向汇聚,二号永磁环26-12磁化的S极斜向六号永磁体26-10和五号永磁体26-11的磁化S极方向汇聚;在一号永磁环26-9和二号永磁环26-12的外周套接一号导磁环26-13。如图4不,是聚磁圈27的一种结构:三号永磁圈27-2、四号永磁圈27_6、五号永磁圈27-8沿轴向依次首尾相接,它们的磁化方向沿轴向且一致;六号永磁圈27-3套接在三号永磁圈27-2右端外周,六号永磁圈27-3的磁化方向垂直于轴向,并且六号永磁圈27-3与三号永磁圈27-2相接处极性相同;七号永磁圈27-7套接在五号永磁圈27-8左端外周,七号永磁圈27-7的磁化方向垂直于轴向,并且七号永磁圈27-7与五号永磁圈27-8相接处极性相同;八号永磁圈27-1插接在三号永磁圈27-2右端内周,八号永磁圈27-1的磁化方向垂直于轴向,并且八号永磁圈27-1与三号永磁圈27-2相接处极性相同;九号永磁圈27-9套接在五号永磁圈27-8左端内周,九号永磁圈27-9的磁化方向垂直于轴向,并且九号永磁圈27-9与五号永磁圈27-8相接处极性相同;二号非磁性筒27-5套结在三号永磁圈27_2、四号永磁圈27-6、五号永磁圈27-8的外周,二号非磁性筒27-5的左端面、右端面分别与七号永磁圈27-7的右端面、六号永磁圈27-3的左端面相接;二号导磁筒27-4套接在六号永磁圈27-3、二号非磁性筒27-5、七号永磁圈27-7的外周;三号非磁性筒27-11插结在三号永磁圈27-2、四号永磁圈27-6、五号永磁圈27-8的内周,三号非磁性筒27-11的左端面、右端面分别与九号永磁圈27-9的右端面、八号永磁圈27-1的左端面相接;三号导磁筒27-10插接在八号永磁圈27-1、三号非磁性筒27-11、九号永磁圈27-9的内周。如图5不,是聚磁圈27的另一种结构:十号永磁圈27-14、十一号永磁圈27_15、十二号永磁圈27-19沿轴向依次首尾相接,它们的磁化方向沿轴向且一致;三号永磁环27-16和四号永磁环27-18套接在十号永磁圈27-14、十一号永磁圈27-15、十二号永磁圈27-19的外周,三号永磁环27-16的左端面、四号永磁环27-18的右端面分别和十号永磁圈27-14的左端面、十二号永磁圈27-19的右端面对齐,三号永磁环27-16的轴向尺寸和四号永磁环27-18的轴向尺寸相等,三号永磁环27-16磁化的S极斜向十号永磁圈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磁驱动机,其特征是:设置电磁铁和与之相对应的聚磁磁体,电磁铁固定在机座上;聚磁磁体连同联接在其上的导杆简称为磁动体;导杆与曲轴连杆机构相联系,曲轴连杆机构的曲轴的一端安装动力输出轮;电磁铁的线圈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稳压器连接,稳压器外接电源;设置磁动体位置传感器,此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广
申请(专利权)人:刘新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