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500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电梯(1)中,具有电梯轿厢(2)、配重(3)、设置在配重下方并设置有驱动滑轮(5)的驱动单元(4),以及电梯支撑装置(6),所述电梯支撑装置在驱动滑轮(5)以及至少一个偏置滑轮(12-14)上被引导,且支撑和沿相反移动电梯轿厢(2)和配重(3),电梯支撑装置(6)的、被引导到驱动滑轮(5)的至少一个轨道(6.1;6.2)被引导通过配重(3)中的切除部分(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梯轿厢、配重和驱动单元的电梯,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滑轮并设置在位于最下端位置的配重下方,其中在驱动滑轮和至少一个偏转滑轮上被引导的电梯支撑装置支撑电梯轿厢和配重,并且当驱动单元的驱动滑轮驱动电梯支撑装置时,电梯支撑装置沿相反方向移动电梯轿厢和配种。
技术介绍
从美国专利US5,469,937可知一种驱动滑轮电梯,其具有电梯轿厢、配重和安装在配重的运行路径下的驱动单元,其中驱动单元如此构成并设置以便其基本不凸出到配重的、与配重侧处竖井壁相平行的侧表面之外。因此,在与配重侧处的竖井壁呈直角地进行测量的情况下,电梯轿厢能够具有最大可能宽度,且在此情况下,可以移动通过驱动单元,而不需要在竖井截面外部具有用于驱动单元的安装空间。根据美国专利US5,469,937的教导而构造的电梯安装结构具有的缺点在于,电梯支撑装置的、从驱动单元的驱动滑轮延伸到存在于竖井头中的偏置滑轮的轨道(run)必须被引导横向通过配重。因此,驱动滑轮的外径必须大于配重的、以平行于配重侧处竖井壁方式测量的宽度。由于较大的驱动滑轮直径造成驱动电动机的较大扭矩,因此也增大了电动机尺寸,因此,对驱动滑轮的直径以及上述的配重宽度的限制相对较严。在现代电梯安装中,由于安装在配重下面的驱动单元减少了可用于配重的运行路径长度,因此,最小可能竖井头高度和竖井底坑深度同样严重地限制了配重长度。因此,所需的配重质量只能通过增加配重的、以与配重侧竖井壁呈直角的方式测量时的厚度来实现。由于得益于高挠性的支撑装置,现代电梯驱动器用很小的驱动滑轮直径、从而以极小的电动机直径进行工作,因此,在先前所述条件下的配重厚度通常超过在此厚度方向上测量的驱动单元的尺寸,结果,不能获得电梯轿厢的、与给定竖井截面和给定驱动单元尺寸相对应的最佳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造一种前面所述类型的、没有发动机室的电梯,其不具有如目前技术水平中所引述的设备所具有的缺点,所述电梯的电梯轿厢具有最大可使用面积,且驱动单元安装在配重的运行路径的下面,以及具有给定的电梯竖井截面,其中整个驱动器的复杂性以及电梯的整个成本保持尽可能地小。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没有发动机室的电梯情况下,以下目的-其包括能够沿轿厢运行路径移动的电梯轿厢,以及沿轿厢运行路径横向设置的配重运行路径移动的配重,-其中驱动单元设置在处于其最低位置中的配重的下方,以及-其中在驱动滑轮以及设置在竖井头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偏置滑轮上被引导的电梯支撑装置支撑电梯轿厢和配重,并且当驱动单元通过驱动滑轮驱动电梯支撑装置时,在相反方向上移动电梯轿厢和配重,中的至少一个目的能够被实现,因为电梯支撑装置的、被近似垂直地引导至驱动滑轮的至少一个轨道被引导通过配重中的切除部分(cut-out)。本专利技术实现的优点基本可以看出来,其消除了先前引用的电梯所述的缺点和问题。具体地说,是通过以下方面体现的可以使用宽度实际上不受限制的配重,并且配重的厚度不超过小驱动单元的、沿厚度方向测量的尺寸,其可以确保具有用于给定竖井截面的最佳使用面积尺寸的电梯轿厢的安装。驱动滑轮的直径不依赖于配重的宽度,因此可以设计为与支撑装置允许的同样小。因此,可以使用具有对应低扭矩、小尺寸以及低价格的、商业上可得到的驱动电动机。从以下附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可以清晰地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发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另一优选形式,驱动单元设置在处于其最低位置的配重的下方,以便电梯轿厢可以通过。这样就使以最小可能竖井底坑深度构造电梯安装结构成为可能。在实施方式的特别经济的形式中,驱动滑轮的轴线以及至少一个偏置滑轮的轴线设置为与配重侧处的竖井壁平行。从而,可以使用经济的、商业上可以得到的、其长度大于其直径的电动机作为驱动单元。在所述的安装位置中,优选为无齿轮结构的细长驱动单元允许在配重侧处的轿厢壁和配重侧处的竖井壁之间具有小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发展方式在于,分别与支撑装置绳相关联的驱动滑轮和所述至少一个偏置滑轮设置为它们的中心滑轮平面位于公共垂直平面。这样对于几个平行支撑缆绳的设置来说具有明显的优点,其中在此设置中缆绳不是必须绕公共轴线缠绕。通过此支撑缆绳的设置减少了组装强度以及磨损。这种设置是使用具有几个平行支撑装置绳的、平带形式的支撑装置的前提条件。在优选方式中,驱动滑轮、至少一个偏置滑轮以及存在于给定情况中的支撑装置固定点是这样设置的当环绕驱动和偏置滑轮运行时,电梯支撑装置总是沿同样的方向弯曲。结果,明显增加了作为电梯支撑装置的支撑缆绳或平带状支撑装置的设置结构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对不同需求的高适用能力被给出,因为电梯支撑装置与驱动和偏置滑轮一起能够形成用于电梯轿厢和配重的1∶1悬置或2∶1悬置。在1∶1的悬置中,驱动滑轮区域中的支撑装置以与电梯轿厢同样的速度移动,在2∶1悬置的情况下,以与电梯轿厢的两倍速度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发展方式在于电梯支撑装置构成为平带方式。此电梯支撑装置可以使用小直径的驱动和偏置滑轮以及相对应的驱动单元的较细长电动机。一方面,需要用于安装驱动单元的、不再用来安装电梯轿厢的电梯竖井部分较小,并且可以减少用于具有控制装置和旋转速度调节装置的驱动单元的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平带形式的电梯支撑装置具有定位在纵向方向、以及与驱动滑轮和/或偏置滑轮的导向槽共同操作的导向肋。此导向装置提供驱动和偏置滑轮上的平带状支撑装置的精确的、低磨损的导向,并且能够以适合的形式增加可传递牵引力。通过外径小于100mm的驱动和/或偏置滑轮,能够实现与电梯轿厢的使用面积对应的竖井截面的良好利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得益于对扁平驱动单元的使用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滑轮的轴线设置为与配重侧处的竖井壁成直角。可以理解,对扁平驱动单元,是一种沿驱动滑轮轴线方向测量其长度小于其直径的驱动滑轮。然而,具有其中引导至驱动滑轮的电梯支撑装置的轨道不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被引导通过配重的这种驱动单元设置结构的电梯被公开在专利US5469937中,如现有技术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优选形式,驱动单元完全设置在配重侧处的轿厢壁和配重侧处的竖井壁之间的竖井空间中。只要驱动单元所需要的在配重厚度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不比配重本身需要的安装空间多,就可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简单且经济的形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优选形式,驱动单元的一部分凸出进配重侧处的竖井壁内的壁龛里。因此,可以使用驱动单元,而不损失电梯轿厢的使用面积,其在配重厚度方向上比配重本身需要更多的安装空间。用于维修驱动单元的优选条件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其中配重侧处的竖井壁,优选在有壁龛时,在驱动单元区中具有可关闭的维修开口,通过所述维修开口至少能够实现从电梯竖井的外部空间对驱动单元进行维修,还优选能够从位于电梯竖井外部的空间更换驱动单元。通过使用具有永久磁铁电动机的驱动装置,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以下实施方式其中竖井空间可以以对应电梯轿厢的使用面积的最佳方式被利用。对于同样的电动机长度,永久磁铁电动机比通常的异步或同步三相电动机需要更小的电动机直径,以得到所需的扭矩。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照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显示通过具有电梯轿厢的电梯的垂直截面简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1,101),包括:沿轿厢运行路径移动的电梯轿厢(2;102),以及沿设置在轿厢运行路径附近的配重运行路径移动的配重(3;103),驱动单元(4;104),其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滑轮(5;105),并且设置在位于其最下端位置的配重(3;103)的下方,至少一个电梯支撑装置(6;106),其在驱动滑轮(5;105)以及存在于竖井头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偏置滑轮(12-14;112-114)上被引导,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梯支撑装置支撑电梯轿厢(2;102)和配重(3;103),且当其通过驱动单元(4;104)的驱动滑轮(5;105)被驱动时,其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电梯轿厢和配重,其特征在于,电梯支撑装置(6;106)的、被引导至驱动滑轮(5;105)的至少一个轨道(6.1,6.2;106.1,106.2)被引导通过配重(3;103)中的切除部分(3.4;103.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厄恩斯特艾克
申请(专利权)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