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88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通过栏杆面板改变手提行李的移动方向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即使作用在栏杆上,也能够稳定地对栏杆进行支撑。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栏杆面板(11、20)位于比移动扶手(7)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栏杆(6)的终端部分设置堵塞栏杆面板(11、20)与扶手框架(12)之间部分的倾斜构件(16),在所述终端部分形成与所述倾斜构件(16)相连的倾斜部分(17),并且在该倾斜部分(17)的比栏杆面板(11、20)更靠内侧的位置形成平坦部分(18),并且形成用于堵塞该平坦部分(18)与栏杆面板(11、20)之间部分的倾斜部分(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和电动道路等的乘客传送设备,尤其是涉及 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的左右的栏杆上形成有凹部,该凹部 的间隔大于左右的移动扶手之间的间隔。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己经公开了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 在栏杆上形成有间隔比左右的移动扶手之间的间隔更宽的凹部。专利文献1: WO2003 / 048021号公报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由于在栏杆上形成有凹部, 所以乘客在乘坐乘客传送设备时能够使手提行李位于该凹部内,因此其手 提行李不会占用梯级上站人的空间。此外,在栏杆的终端部分中,与凹部 相连的倾斜构件一直设置到扶手框架为止,因此,位于凹部内的手提行李 能够由该倾斜构件引导到栏杆的外部,而不会与栏杆的终端部分发生碰 撞o可是,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栏杆,由于在通过栏杆终端部分的瞬间, 手提行李被朝着内侧引导,所以为了使手提行李改变移动方向而产生的反 作用力作用在栏杆的终端部分上,使得栏杆终端部分朝外侧扩展。该反作 用力反复作用在栏杆终端部分上,可能导致处于悬空状态的栏杆终端部分 的支撑逐渐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通 过栏杆面板改变手提行李的移动方向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即使作用在栏 杆上,也能够稳定地对栏杆进行支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使栏杆面板位于比移动扶手更靠外 侧的位置,并且在栏杆的移动扶手转向的转向部分处设置堵塞栏杆面板与 扶手框架之间部分的倾斜构件,在所述倾斜构件上形成位于比栏杆面板更 靠内侧的位置上的平坦部分,并且在该平坦部分设置用于堵塞该平坦部分 与栏杆面板之间部分的倾斜部分。如上所述,能够获得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由于 在栏杆的转向部分形成了位于比栏杆面板更靠内侧的位置上的平坦部分, 并且设置了与该平坦部分相连并且一直延伸到栏杆面板的倾斜部分,所以 在栏杆终端部分前面的靠近栏杆支撑部分的位置上,乘客的手提行李在倾 斜部分的作用下改变移动方向。其结果,虽然在使手提行李改变移动方向 时会产生反作用力,但由于该反作用力的作用点靠近栏杆支撑部分,所以 能够稳定地对栏杆进行支撑。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侧视示 意图。图2是表示图1的自动扶梯的上部楼层侧的栏杆终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线处的纵向剖面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B线处的横向剖面放大图。 图中1自动扶梯2上部楼层地板3下部楼层地板4框架主体5梯级6栏杆7移动扶梯8上部出入口地板9下部出入口地板10支柱411栏杆面板 12扶手框架 13外侧盖板14内侧盖板15裙部护板16倾斜构件17第一倾斜部分18平坦部分19第二倾斜部分20终端栏杆面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图1至图4所示的自动扶梯对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一实 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一般情况下,自动扶梯1具有支撑在上部楼层地板2和下部楼层地 板3之间的框架主体4、具有踏板并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5、竖立设置在 位于这些梯级5的移动方向两侧的所述框架主体4上的栏杆6、在该栏杆 6的周缘的引导下进行移动的移动扶手7、用于踏入或者步出所述梯级5 的上部出入口地板8和下部出入口地板9。所述栏杆6具有竖立地固定在框架主体4上的多根支柱10、由这些支 柱10支撑的栏杆面板11、固定在所述支柱10的上端部分并用于引导所述 移动扶手7移动的扶手框架12、设置在扶手框架12外侧的外侧盖板13、 覆盖所述栏杆面板11下部的内侧盖板14、以及与内侧盖板14的下方垂直 地连接并将所述梯级5与框架主体4侧隔开的裙部护板15。并且,所述栏杆6的栏杆面板11位于比移动扶手7更靠外侧(梯级5 的相反侧)的位置。其结果,相对于扶手框架12,栏杆面板ll位移到外 侧,并在由于该位移而在扶手框架12与栏杆面板11之间产生的高低差部 分上设置了倾斜构件16。该倾斜构件16可以采用与栏杆面板11相同的材 质形成,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形成,其优选由摩擦阻力小的材料形成。如上所述地使栏杆面板11位移后,由倾斜构件16、栏杆面板11以及内侧盖板14形成了延伸到比移动扶手7更靠外侧位置的凹部。另一方面,在栏杆6的终端部分中,沿着与移动扶手7转换方向的转 向部分相连的水平区域的扶手框架12,设置有与所述倾斜构件16相连的 第一倾斜部分17,并且在移动扶手7转换方向的转向部分的扶手框架12 的内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栏杆面板11内侧(梯级5侧)的平坦部分18, 并且设置了消除该平坦部分18与所述第一倾斜部分17之间高低差的第二 倾斜部分19。此外,在由第一倾斜部分17和第二倾斜部分19围住的部分 中,端部栏杆面板20由支柱IO支撑成与所述栏杆面板11齐平。此外,至少第一倾斜部分17和平坦部分18以及第二倾斜部分19由 相同材料一体地构成。基于制造方面和强度方面或有效利用材料方面的考 虑,优选除了第一倾斜部分17和平坦部分18以及第二倾斜部分19以外, 还将端部栏杆面板20 —体地形成在一起。通过如上形成栏杆6的终端部分,在由倾斜构件16、栏杆面板ll以 及内侧盖板14形成的凹部内移动的乘客的手提行李,在到达移动扶手7 的转向部分前,在第二倾斜部分19的作用下,其移动方向朝箭头P所示 方向改变。此时,虽然手提行李改变移动方向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作用 在第二倾斜部分19上,但由于第二倾斜部分的附近设置有支柱IO等强度 构件,所以能够充分承受该反作用力,因此能够稳定地对栏杆进行支撑。此外,通过将第一倾斜部分17和第二倾斜部分19与平坦部分18以 及/或者端部栏杆面板20形成为一体,能够稳定地支撑容易受到手提行 李改变移动方向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影响的栏杆终端部分处的第一倾斜 部分17和第二倾斜部分19。而且,通过将第一倾斜部分17、平坦部分18、第二倾斜部分19以及 端部栏杆面板20形成为一体,能够减少安装在栏杆上的零部件的数量, 因此能够使栏杆的组装作业变得更为方便。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乘客传送设备,以自动扶梯为例作了说明,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自动扶梯,理所当然地还可以适用于踏板之间不形成 高低差的电动通道中。权利要求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有竖立设置在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的行进方向两侧的栏杆,该栏杆具备支柱、由该支柱支撑的栏杆面板、由所述支柱的前端部分支撑的扶手框架、以及在该扶手框架的引导下进行移动的移动扶手,所述栏杆面板位于比所述移动扶手更靠外侧的位置上,并且该乘客传送设备还设置有倾斜构件,该倾斜构件堵塞所述栏杆面板与所述扶手框架之间的部分,在所述栏杆的所述移动扶手转向的转向部分处的倾斜构件上一体形成平坦部分,并且在所述平坦部分上设置倾斜部分,其中,所述平坦部分位于比所述栏杆面板更靠内侧的位置上,所述倾斜部分用来堵塞所述平坦部分与所述栏杆面板之间的部分。2 . —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有竖立设置在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的行 进方向两侧的栏杆,该栏杆具备支柱、由该支柱支撑的栏杆面板、由所 述支柱的前端部分支撑的扶手框架、以及在该扶手框架的引导下进行移动 的移动扶手,所述栏杆面板位于比所述移动扶手更靠外侧的位置上,并且 该乘客传送设备还设置有倾斜构件,该倾斜构件堵塞所述栏杆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有竖立设置在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的行进方向两侧的栏杆,该栏杆具备:支柱、由该支柱支撑的栏杆面板、由所述支柱的前端部分支撑的扶手框架、以及在该扶手框架的引导下进行移动的移动扶手,所述栏杆面板位于比所述移动扶手更靠外侧的位置上,并且该乘客传送设备还设置有倾斜构件,该倾斜构件堵塞所述栏杆面板与所述扶手框架之间的部分,在所述栏杆的所述移动扶手转向的转向部分处的倾斜构件上一体形成平坦部分,并且在所述平坦部分上设置倾斜部分,其中,所述平坦部分位于比所述栏杆面板更靠内侧的位置上,所述倾斜部分用来堵塞所述平坦部分与所述栏杆面板之间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村直子斋藤忠一松本通显小岛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