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725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包括设备支撑框架,所述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还包括下支撑压板、上支撑压板、导向柱、控制气缸、气缸支座、下行程限位和上行程限位,所述气缸支座固定在所述设备支撑框架的顶端,在所述上支撑压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柱,在一侧的导向柱上设置有所述的下行程限位和上行程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现有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升级改造,所设置的导向柱保证了上支撑压板在上下垂直方向滑动,造价低,改造简单,易实施,挤压和打捆使用方便,可明显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节省运输车辆的使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压包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属于铝冶炼、加工行业包装

技术介绍
:在氧化铝吨包回收打捆环节过程中,由于氧化铝吨包数量多、体积大、材质硬、不好整型,导致人工打捆效率低,且挤压力度不够,装车时体积大,增加了运输成本。本技术的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主要用于氧化铝吨包回收利用过程中的挤压打捆使用,可以明显提高打捆效率,减小整捆吨包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为满足生产线大批量短时间内将氧化铝吨包打捆整型,规整吨包现场摆放和管理及便于装车和运输的需求,提供技术保障。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包括设备支撑框架,所述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还包括下支撑压板、上支撑压板、导向柱、控制气缸、气缸支座、下行程限位和上行程限位,所述气缸支座固定在所述设备支撑框架的顶端,在所述上支撑压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柱,在一侧的导向柱上设置有所述的下行程限位和上行程限位。所述下支撑压板上面放置需要挤压的氧化铝吨包,所述控制气缸驱动所述上支撑压板向下运动,所述导向柱保证上支撑压板垂直向下挤压氧化铝吨包;所述上支撑压板到达下行程限位时,所述下行程限位的辅助触点动作,控制气缸停止向下挤压;当所述控制气缸上升到所述上行程限位时,所述上行程限位的辅助触点动作,控制气缸停止,完成一次压包过程。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基于现有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升级改造,所设置的导向柱保证了上支撑压板在上下垂直方向滑动,造价低,改造简单,易实施,挤压和打捆使用方便,可明显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同时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2、本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打捆效率,减小整捆吨包体积,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车辆的使用空间,提高运输效率。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参照图1,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包括设备支撑框架1,还包括下支撑压板2、上支撑压板3、导向柱4、控制气缸5、气缸支座6、下行程限位7和上行程限位8,气缸支座6固定在设备支撑框架1的顶端,在上支撑压板3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柱4,在一侧的导向柱4上设置有所述的下行程限位7和上行程限位8。在下支撑压板2上面放置需要挤压的氧化铝吨包,使用时,控制气缸5驱动上支撑压板3向下运动,所设置的导向柱4保证了上支撑压板(3)垂直向下挤压氧化铝吨包;当上支撑压板(3)到达下行程限位(7)时,下行程限位7的辅助触点动作,控制气缸5停止向下挤压;当控制气缸5上升到上行程限位8时,上行程限位8的辅助触点动作,控制气缸5停止,完成一次压包过程。本技术基于现有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升级改造,所设置的导向柱4保证了上支撑压板3在上下垂直方向滑动,造价低,改造简单,易实施,挤压和打捆使用方便,可明显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可以节省运输车辆的使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主权项】1.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包括设备支撑框架(1 ),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还包括下支撑压板(2)、上支撑压板(3)、导向柱(4)、控制气缸(5)、气缸支座(6)、下行程限位(7)和上行程限位(8),所述气缸支座(6)固定在所述设备支撑框架(1)的顶端,在所述上支撑压板(3)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柱(4),在一侧的导向柱(4)上设置有所述的下行程限位(7)和上行程限位(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压板(2)上面放置需要挤压的氧化铝吨包,所述控制气缸(5)驱动所述上支撑压板(3)向下运动,所述导向柱(4)保证上支撑压板(3)垂直向下挤压氧化铝吨包;所述上支撑压板(3)到达下行程限位(7)时,所述下行程限位(7)的辅助触点动作,控制气缸(5)停止向下挤压;当所述控制气缸(5)上升到所述上行程限位(8)时,所述上行程限位(8)的辅助触点动作,控制气缸(5)停止,完成一次压包过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包括设备支撑框架,所述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还包括下支撑压板、上支撑压板、导向柱、控制气缸、气缸支座、下行程限位和上行程限位,所述气缸支座固定在所述设备支撑框架的顶端,在所述上支撑压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柱,在一侧的导向柱上设置有所述的下行程限位和上行程限位。本技术基于现有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升级改造,所设置的导向柱保证了上支撑压板在上下垂直方向滑动,造价低,改造简单,易实施,挤压和打捆使用方便,可明显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节省运输车辆的使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IPC分类】B65B13/20【公开号】CN205060087【申请号】CN201520846783【专利技术人】刘新锋, 赵聪锋 【申请人】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日【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包括设备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气动压包装置还包括下支撑压板(2)、上支撑压板(3)、导向柱(4)、控制气缸(5)、气缸支座(6)、下行程限位(7)和上行程限位(8),所述气缸支座(6)固定在所述设备支撑框架(1)的顶端,在所述上支撑压板(3)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柱(4),在一侧的导向柱(4)上设置有所述的下行程限位(7)和上行程限位(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锋赵聪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