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瑞椅专利>正文

直接驱动型梭芯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361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接驱动型梭芯绕线机,其于一机壳内空间中设有一马达,该马达设有一朝外前方延伸的转轴;于马达转轴组合一接轴,该接轴一端与马达转轴接合连动,另一端设有配合梭芯中空芯部内孔的弹力组卸定位装置;马达转轴及其接轴旁则在平台表面固设一支架,供组接一摇臂以及一作动把手;一作动销则穿过摇臂含有内尽端扩大槽部的控制槽,以与作动把手接合连动,一触控件以可调整结构组装于摇臂一端,以及在摇臂设定位置含有一压杆;一微动开关对应设于邻近压杆,以控制马达带动梭芯进行绕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直接驱动型梭芯绕线机,尤指一种采用直接 驱动的改进梭芯绕线机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缝纫机为进行缝制作业,通常必须配置含有成巻缝线的梭芯, 为将大量连续长度的缝线缠绕于此类梭芯, 一般均会使用梭芯绕线机 对梭芯进行绕线,再提供缝纫机使用。为配合不同缝制作业的需求, 绕设于梭芯的缝线数量亦有所不同,亦即其会形成不同大小直径的绕 线梭芯。现有梭芯绕线机大都以马达作为动力源,经由其转轴将外界线筒 上的缝线巻绕于梭芯上。但在公知梭芯绕线机中,其马达转轴通常是 经由外部多组传动盘以连动梭芯进行绕线,在此种公知绕线传动结构 会有构件复杂、体积大及成本较高的缺点,同时,其更容易因磨耗而 产生作业噪音,相当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直接驱动型梭芯绕线机,尤 指一种构件简化、体积小及成本低的改进梭芯绕线机。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接驱动型梭芯绕线机,其 设有一平台,供于平台表面设置一含有机壳遮护的马达,该马达设有一朝外前方延伸的转轴;于上述马达转轴组合一接轴,该接轴一端与 马达转轴接合连动,另一端设有一配合梭芯中空芯部内孔的弹力组卸 定位装置;于上述马达转轴及其接轴旁的平台表面固设一支架,供于 该支架组接一摇臂以及一作动把手; 一作动销穿过上述摇臂含有内尽 端扩大槽部的控制槽,以与上述作动把手接合, 一触控件组装于上述 摇臂一端,以及在摇臂设有一压杆; 一微动开关对应设于邻近压杆, 以控制马达带动梭芯进行绕线。于一可行实施例中,上述平台机壳旁 设置一立杆,该立杆顶端设置一绕有缝线的线筒,该线筒的缝线拉向上述梭芯。于另一可行实施例中,上述接轴一端设有一套筒部,该套筒部含 有一与转轴直径相配的内孔,以及一与该内孔相通的径向螺孔,以一 螺栓锁入固接;上述弹力组卸定位装置则包括设有一由另一端向内开 设的切槽,于该切槽内设置一局部长度常态斜向弹张出的弹片,以及 一配合梭芯轴向宽度的挡肩。于又一可行实施例中,上述支架设有一含槽孔以固设于平台表面 的底折片;上述支架具有一通孔,上述摇臂另一端则设有相对孔及一 枢接件将两者活动铆接;上述支架具有另一通孔,供以另一枢接件组 接上述作动把手一端,该作动把手另一端设有柄部;上述作动把手与 支架之间组装一拉伸弹簧。上述摇臂一端设置一含有长孔的承座,上述触控件相对设有一螺 孔, 一调整螺栓经由该长孔锁接上述触控件的相对螺孔。由于采用直接驱动结构,无需使用外部多组传动盘,因而具有构 件简化、体积小及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正视结构图; 图2系图1的局部机体放大图; 图3显示图2卸下机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4系图3的局部构件分解图; 图5显示如图3在未绕线下的局部构件端视图; 图6系如图5的端视图,显示其进行绕线; 图7为接续图6的动作,显示其已完成绕线; 图8显示本技术使用于大径梭芯绕线。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平台 11立杆 12线筒13缝线 14侧板 15螺栓16螺孔 17螺栓131、 132、 133线外径 20机壳 21孔 22接件23托盘24立杆25夹件26切线器27弹簧30马达31转轴32电源线33控制开关34支件35底板36、 37螺栓40梭芯41中空芯部42梭芯50接轴51套筒部52切槽53内孔54弹片55挡肩56径向螺孔57螺栓60支架61底折片62槽孔63通孔64枢接件65枢接件66螺栓67孔70摇臂71承座72控制槽73扩大槽部74长孔75孔76压杆77螺帽78调整螺:79触控件781垫片791螺孔80驱动把手81柄部82孔83驱动销84孔85弹簧90微动开关91弹性驱动臂92导线93支板9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新颖性及其他特点,将在以下配合附图通过较佳实 施例加以详细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于附图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设有一平台10,供于该平台10表面设置一含有机壳20遮护的绕线装置,并于此 绕线装置旁含有一设定高度的立杆11,此一立杆11于顶端设有一绕有 缝线13的线筒12,使线筒12的缝线13可如附图箭头方向经由中继轮 拉向己定位的梭芯40。如图1至3所示,于上述平台10表面以螺栓15组装两侧板14, 以螺栓17经由机壳20的预设孔21锁入上述两侧板14的预设相对螺孔16,藉以形成一设定大小的内空间。于此一实施例中,机壳20顶面 以多个接件22连接一用以放置空梭芯或己绕线梭芯的托盘23,以及预 设立杆24,供于这些立杆24设置夹件25以套夹备用线筒。另于此一 机壳20 —侧角落则可预设一含有弹簧27的切线器26,以及一外露控 制开关33。现请参阅图3至5,于上述机壳20内的空间中设有一由底板35 及其支件34配合螺栓36、 37予以定位的马达30,该马达30设有一朝 外前方延伸的转轴31, 一侧含有电源线32以连接控制开关33。于上 述马达30转轴31组合一接轴50,该接轴50 —端与马达转轴31接合 连动,另一端则配合上述梭芯40的中空芯部41内孔而形成一弹力组 卸定位装置。于附图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接轴50—端设有套筒部51, 该套筒部51含有与转轴31直径相配的内孔53,其并能由与该内孔53 相通的径向螺孔56以螺栓57锁入固接。上述接轴50另一端弹力组卸 定位装置则包括设有一由另一端向内开设一段特定距离的切槽52,并 于该切槽52内预设一局部长度常态斜向弹张出轴身的弹片54,以及设 有一配合梭芯40轴向宽度的挡肩55。依上述结构于梭芯40的中空芯 部41内孔对准套入后,将因上述弹力组卸定位装置而被直接定位,并 且可于绕线完成后直接施力取出。于上述马达30转轴31及其接轴50旁则在平台10表面固设一支 架60,供于该支架60组接一摇臂70以及一作动把手80。至少一作动 销83则穿过一预设于上述摇臂70的控制槽72与上述驱动把手80接 合连动, 一触控件79则以可调整结构组装于上述摇臂70—端,以及 在摇臂70设定位置含有一以螺帽77锁定的压杆76; —微动开关90 则设于邻近上述压杆76,并使其外伸的弹性作动臂91常态压靠上述压 杆76。于附图实施例中,该微动开关90含有外接导线92,并将其定 位于一以螺栓94固设于平台10表面的支板93。于附图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架60设有一含槽孔62的底折片61, 以螺栓66固设于平台10表面,并于其架体设定位置具有一通孔63, 上述摇臂70 —端则设有相对孔75,而能以一枢接件65将两者活动铆 接,使摇臂70能以此一活动枢接点作为动作轴心进行另一端的摆动。 上述支架60的另一设定位置则具有另一通孔,供以另一枢接件64组 接上述作动把手80—端,该作动把手80预设施力用柄部81,并于其 与支架60之间预设孔84、 67以组装一拉伸弹簧85。上述作动销83则可穿过摇臂70控制槽72,以定位于上述作动把 手80的相对孔82,上述控制槽72于内尽端含有扩大槽部73。同时, 于上述摇臂70 —端预设一含有长孔74的承座71,上述触控件79则可 配合垫片781以相对调整螺栓78锁入其预设螺孔791,使该触控件79 被以选定的位置锁定于承座71,并位于上述梭芯40斜上方。如图5所示,本技术依上述结构于常态下,由于微动开关90 的弹性作动臂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驱动型梭芯绕线机,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平台,供于该平台表面设置一含有机壳遮护的马达,该马达设有一朝外前方延伸的转轴;于上述马达转轴组合一接轴,该接轴一端与马达转轴接合连动,另一端设有一配合梭芯中空芯部内孔的弹力组卸定位装置;于上述马达转轴及其接轴旁的平台表面固设一支架,供于该支架组接一摇臂以及一作动把手;一作动销穿过上述摇臂含有内尽端扩大槽部的控制槽,以与上述作动把手接合,一触控件组装于上述摇臂一端,以及在摇臂设有一压杆;一微动开关对应设于邻近压杆,以控制马达带动梭芯进行绕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椅
申请(专利权)人:吴瑞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