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平面幅材段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179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提供一种输送从幅材(1)中分割出的平面幅材段(1′)的装置,其中该幅材段从第一输送装置被转送往第二输送装置并且它具有保持分割出的幅材段的机构,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5)平行于幅材段纵向且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6)垂直于幅材段纵向,幅材段可通过夹紧装置(2)从第一输送装置平面移入第二输送装置平面并被供给第二输送装置,为获得快节奏而提议,每个夹紧装置由一夹料钳口对构成,其夹料钳口可彼此无关地移动,就是说可垂直于幅材或幅材段的平面地及平行于幅材段输送方向并平行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地移动,从而在第一位置上,夹料钳口在第一输送装置平面内夹紧分割出的幅材段并将其转入第二输送装置平面并可使其移向第二输送装置,在第二位置上,使夹料钳口从闭合状态转入打开状态,第一夹料钳口前移向第二输送装置并返回其可由此移入第一位置的第三位置,在第二位置上,还可以使第二夹料钳口与其输送方向相反地离开第二输送装置并返回其可由此进入第一位置的第一输送装置平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一个从幅面产品(以下称幅材)中分割出的平面幅材段如由纺织品、纸、纸板、塑料、薄板或薄膜构成的一段幅材的装置,其中该幅材段在尤其是水平的状态下可从第一输送机构被转送往第二输送机构,该装置由非连续工作式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机构)以及连续工作式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机构)组成,其中一个产品储存装置可借助第一输送装置卸下或拿取幅材并且张紧或未张紧地保持着幅材的要分断的自由端,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平行间隔开地延伸并且它具有保持幅材段的机构,其中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平行于幅材的纵向,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垂直于幅材的纵向,第一输送装置最好由一个用于幅材的夹钳和一个输送钳构成,在这里,输送钳可移向和离开夹钳,最好在夹钳和输送钳之间设置一个分割装置,可借助该分割装置来分割幅材地形成一个幅材段,该幅材段可在进行分割及第一输送装置且尤其是夹钳和输送钳放行的同时或在此之后通过一个转运机构从第一输送装置平面移入第二输送装置平面并被供给第二输送装置,其中该转运机构由一个夹紧装置构成,借助该夹紧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区域且最好是与其边缘有间隔的幅材段边缘被夹紧在第一输送装置平面内并且借助该夹紧装置将该区域移到第二输送装置平面内,该夹紧装置可以在第二输送装置平面内移向和离开第二输送装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一个产品储存装置来卸下连续纺织品并从连续纺织品上分开纺织品片段。随后,该纺织品片段被送往一个加工站或继续输送站,以便继续进行加工。一旦纺织品片段离开产品储存装置卸下连续纺织品的区域,则可以从连续纺织品上分开另一个纺织品片段并又将其送出。就在从进行纺织品片段分割的区域中送走纺织品片段的期间内无法分开另一个纺织品片段而言,或者就至少无法转交给第二平面而是只有在已分割的纺织品片段完全被送离第二平面内的交付区后才能分开另一个纺织品片段而言,这样的设计方案是有缺陷的。还已经知道了具有重叠的横向输送平面和纵向输送平面的装置。在这里,纺织品片段被固定在针板上并与连续纺织品分开并从针板移向作为横向输送机构的针链以及被转交给针链。这样的装置就针板的结构和取向来说是复杂且难于操作的,在这里,针板造成如纺织品片段受损被认为是不利的,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希望发生的。已有人在一个早期的提案中提出了,近似重叠地设置这两个输送装置,从而一产品储存装置可以尽量按照纺织品片段量地卸下连续纺织品。随后,为了与幅材分开而分开幅材段,在这里,可借助圆盘刀或借助切断横梁来进行这种切分。在分割过程前,要分割的幅材段的横边缘被一夹紧装置(从幅材方向上看)夹住并使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随后,该夹紧装置和分割出的幅材段一起转入第二输送平面,在这个平面内设置了连续工作式第二输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幅材段可在其边缘处被如此保持住,即该边缘突出到两个设置在两边缘上的夹紧装置外。因而,分割出的幅材段借助该夹紧装置在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内被送往第二输送装置并被转交给它。就幅材段不受拘束地保持在夹紧装置中而言,这样的结构是有利的,从而产品可自由运动并无张力地得到保持。因此,避免了幅材段的翘曲现象。但是,和以前一样地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存在问题,即转运机构不得不前移向第二输送装置的转运位置,除非离开位于其上的要分割的纺织品片段所占据的重叠区。只有这样,才能使夹紧装置部件返回初始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夹紧装置的一个部件在上平面内设置在要分割的纺织品片段上,而夹紧装置的另一部件在第一平面内设置在要分割的纺织品片段下,以便当分割纺织品片段时或在分割过程中夹住纺织品片段。由此一来,工作过程受到了不利影响,这总的造成了要获得的幅材段的数量不理想。本专利技术为完成该任务而提出了,每个夹紧装置由一个夹料钳口对或两个彼此侧隔开的夹料钳口对构成,所述夹料钳口对的夹料钳口可彼此无关地移动,确切地说是可垂直于幅材或幅材段的平面地以及平行于幅材段的输送方向并平行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地移动,更确切地说是可在这个输送方向上和与该输送方向相反地移动,位于幅材段上方的第一夹料钳口可以彼此不同步或同步地运动,在幅材段下方的第二夹料钳口可以不同步或同步地运动,从而在所述夹料钳口对的第一位置上,第一、第二夹料钳口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内夹紧分割出的幅材段并且将其转入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内,其中这两个夹料钳口对可在闭合状态下在从第一平面转到第二平面的转移过程中或在该转移过程后移向第二输送装置,而在至少已开始或正进行第二输送装置的货物接收的并且幅材段仍在从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转入第二输送装置平面的转移路程中的第二位置上,使夹料钳口从闭合状态转入打开状态,第一夹料钳口一直前移向第二输送装置并在完全离开转移路程之后移入一个在第一输送装置平面那边(之上)的位置并使它返回其可由此移入第一位置的第三位置,在这里,在第二位置上,还可以使第二夹料钳口与其输送方向相反地离开第二输送装置并且使第二夹料钳口在完全离开由被转交给第二输送装置的幅材段形成的覆盖区后返回在第一输送装置平面前(之下)的且其可由此进入第一位置的第三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主题还涉及一种用于输送一个分割出的平面幅材段的且具有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装置,其中该幅材段可从第一输送机构被转送往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以垂直间距平行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地延伸并且它具有保持分割出的幅材段的机构,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互交叉,幅材段借助保持机构被保持在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内并可通过一转运机构被固定在第一平面内以及它可由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移入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并或许被供应给第二输送装置,该转运机构由一个夹紧装置构成,借助该夹紧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区域被夹紧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内并且幅材段借助夹紧装置被移到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内,该夹紧装置可在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内最好是可移向和离开第二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每个夹紧装置由一个夹料钳口对或两个彼此侧隔开的夹料钳口对构成,所述夹料钳口对的夹料钳口可彼此无关地移动,确切地说是可垂直于输送装置的平面及或许与之平行地和/或与幅材段的输送方向平行并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地移动,更确切地说是可在这个输送方向上和与该输送方向相反地移动,夹料钳口可借助一控制装置而如此运动,即在所述夹料钳口对的第一位置上,第一、第二夹料钳口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内夹紧分割出的幅材段并且将其转入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内,其中这两个夹料钳口对或至少第一夹料钳口可在闭合状态下在从第一平面转到第二平面的转移过程中或在该转移过程后移向或使其移向第二输送装置,在至少已开始或正结束第二输送装置的货物接收的并且幅材段仍在从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转入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的转移路程中的第二位置上,使所述夹料钳口从闭合状态转入打开状态,第一夹料钳口一直前移向第二输送装置或可与该方向相反地进行调节,并且在完全离开该转移路程之后,可使第一夹料钳口朝着第一输送装置背离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的那侧地移入一个在平面那边的位置中并使它返回其可由此移入第一位置的第三位置,其中在第二位置上,或者使第二夹料钳口保持固定不动并通过第一夹料钳口的运动使幅材段移向第二输送装置,其中在完全离开幅材段从第一平面转入第二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送一个从一幅材(1)中分割出的平面幅材段(1′)的如由纺织品、纸、纸板、塑料、薄板或薄膜构成的幅材的一部分的装置,其中该幅材段(1′)可在尤其是水平的状态下从一第一输送机构被转送往第二输送机构,该装置由非连续工作式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机构)以及连续工作式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机构)组成,其中一个产品储存装置可借助第一输送装置卸下或拿取幅材(1)并且张紧或未张紧地保持着幅材的要分割的自由端,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Ⅱ)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Ⅰ)平行间隔开地延伸并且它具有保持分割出的幅材段(1,1′)的机构,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5)平行于幅材的纵向,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6)垂直于幅材的纵向,第一输送装置最好由一个用于幅材(1)的夹钳(7)和一个输送钳(4)构成,在这里,输送钳(4)可移向和离开夹钳(7),最好在夹钳(7)和输送钳(4)之间设置一个分割装置(9),可借助该分割装置来分割幅材(1)地形成一个幅材段(1′),该分割出的幅材段(1′)可在进行分割及第一输送装置且尤其是夹钳(7)和输送钳(4)放行的同时或在此之后通过一个转运机构从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Ⅰ)移入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Ⅱ)并被供给第二输送装置,在这里,该转运机构由一个夹紧装置(3)构成,借助该夹紧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区域且最好是与其边缘有间隔的幅材段(1′)边缘被夹紧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Ⅰ)内并且借助夹紧装置(2)将该区域移到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Ⅱ)内,该夹紧装置(3)可在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Ⅱ)内移向和离开第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夹紧装置(2)由一夹料钳口对(12,13)或两个彼此侧隔开的夹料钳口对构成,所述夹料钳口对的夹料钳口(12,13)可彼此无关地移动,确切地说是可垂直于幅材(1)或幅材段(1′)的平面地以及平行于幅材段(1′)输送方向(6)并平行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地移动,更确切地说是可在这个输送方向上和与该输送方向相反地移动,位于幅材段(1′)上方的第一夹料钳口(12)可以彼此不同步或同步地运动,在幅材段(1′)下方的第二夹料钳口(13)可以不同步或同步地运动,从而在所述夹料钳口对的第一位置上,第一、第二夹料钳口(12,13)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平面(Ⅰ)内夹紧分割出的幅材段(1′)并且将其转入第二输送装置的平面(Ⅱ)内,其中这两个夹料钳口对可在闭合状态下在从第一平面转到第二平面的转移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雷恩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施马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