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1425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块包含一框架及一显示面板。框架的二邻接内侧之间形成一内角。显示面板位于框架中,显示面板的二邻接侧面之间形成一端角。端角与内角相互抵靠,且显示面板的二邻接侧面分别抵靠框架的二邻接内侧。显示面板包含一实质上呈L型的无线路区域,无线路区域邻接显示面板的这二邻接侧面,且无线路区域上不具有任何引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且特别关于一种有助提高组装精度的。
技术介绍
—般来说,显示模块的组装工序包含将显示面板放入框架内。为了确保显示面板于框架内的位置得以精确配合显示面板上的触控面板,显示面板需要精确地对位于框架内。当欲使显示面板放入框架内,组装人员大多需要使用合适的对位治具,以让显示面板尽量位于框架内的预期位置,或至少使显示面板于框架内的位置与此预期位置的差异落于合理公差内。然而,若每次将显示面板放入框架都必需使用上述的对位治具,不仅导致成本的上升,也会耗费组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省略对位治具的使用与减少组装时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此种显示模块包含一框架及一显示面板。框架具有一挡墙。挡墙具有相互邻接的一第一内侧与一第二内侧。第一内侧与第二内侧之间形成一内角。显示面板位于框架中并被挡墙环绕。显示面板具有相互邻接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形成一第一端角。第一端角与内角相互抵靠,且第一侧面抵靠第一内侧,且第二侧面抵靠第二内侧。显示面板包含一阵列基板、至少一像素电路、至少一引线、一对向基板与一介于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阵列基板具有一第一显示区域与一布线区域。布线区域围绕第一显示区域。像素电路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中。引线电性连接像素电路,并引线至少部分位于布线区域中。对向基板相对阵列基板设置,对向基板具有一环绕区域与一第二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的正投影重叠第一显示区域,且受环绕区域所围绕。此外,显示面板更具有一第一无线路区域。第一无线路区域实质上呈L型,其上不具有任何引线,且第一无线路区域邻接阵列基板的布线区域或对向基板的环绕区域,且第一无线路区域邻接显示面板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步骤如下。提供一阵列基材母片与一对向基材母片,阵列基材母片包含多个阵列基板区,对向基材母片包含多个对向基板区,各阵列基板区与其对应的对向基板区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于其边缘位置保留有一实质上呈L型的无线路区域,且无线路区域的尺寸根据阵列基板区或对向基板区的一显示区域将来在一框架中的一预定位置所决定;对组阵列基材母片与对向基材母片以成为一显示母板结构,其中这些阵列基板区分别对应这些对向基板区,以形成多个显示面板区;将显示母板结构切割为多个显示面板,各显示面板包含一阵列基板与一对向基板,显示面板由这些显示面板区其中之一构成,且无线路区域邻接显示面板的二相邻侧面,并且无线路区域上没有线路存在;以及将一框架与这些显示面板其中之一组合,使得显示面板的这二相邻侧面之间所形成的一第一端角与框架的一内角相互抵靠,藉由无线路区域的存在,使得显示区域在框架中落在预定位置。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组装人员不需通过任何对位治具,只需将显示面板具有无线路区域的侧面直接抵靠框架的对应内侧,便可让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精确地位于框架内的预期位置上,以提高显示面板组装至框架内的组装精度。【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模块的上视图;图2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的上视图;图3绘示图2沿线段3-3的剖视图;图4A绘示图2的阵列基板的上视图;图4B绘示图2的对向基板的上视图;图5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的上视图;图6绘示图5沿线段6-6的剖视图;图7A绘示图5的阵列基板的上视图;图7B绘示图5的对向基板的上视图;图8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的上视图;图9绘示图8沿线段9-9的剖视图;图10A绘示图8的阵列基板的上视图;图10B绘示图8的对向基板的上视图;图11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2A绘示图11的步骤1的操作示意图;图12B绘示图11的步骤2的操作示意图;图12C绘示图11的步骤3的操作示意图;图13A绘示图11的步骤3的细部步骤流程图;以及图13B?图13D绘示图13A的操作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 ?4、31 ?33:步骤10:显示模块20:显示模块30:显示模块40:显示模块110:框架111:内侧120:显示面板121:侧面122:余料区域210:框架220:挡墙221:第一内侧222:第二内侧223:第三内侧224:第四内侧225:底部226:内角227:容置空间230:显示面板240:阵列基板241:正面242:背面243:第一侧面244:第二侧面245:侧缘246:连接侧247:第一端角248:布线区域248A:布线区域一侧248B:布线区域另侧249:第一无线路区域249A:第一条形区249B:第二条形区250:对向基板251:正面252:背面253:第一外侧254:第二外侧255:侧缘256:侧边257:环绕区域260:像素电路2了0:引线280:框胶280A: 口字型虚线区域290:显示介质310:框架320:挡墙321:第一内侧322:第二内侧323:第三内侧324:第四内侧325:底部326:内角330:显示面板340:阵列基板341:正面342:背面343:第一外侧344:第二外侧345:侧缘346:连接侧348:布线区域350:对向基板351:正面352:背面353:第一侧面354:第二侧面355:侧缘356:侧边357:环绕区域357A:环绕区域一侧357B:环绕区域另侧358:第一无线路区域358A:第一条形区358B:第二条形区359:第一端角360:像素电路370:引线380:框胶380A: 口字型虚线区域410:框架420:挡墙421:第一内侧422:第二内侧423:第三内侧424:第四内侧425:底部426:内角430:显示面板440:阵列基板441:正面442:背面443:第一侧面444:第二侧面445:侧缘446:连接侧447:布线区域447A:布线区域一侧447B:布线区域另侧448:第一无线路区域448A:第一条形区448B:第二条形区449:第一端角450:对向基板451:正面452:背面453:第三外侧454:第四外侧455:侧缘456:侧边457:环绕区域457A:环绕区域一侧457B:环绕区域另侧458:第二无线路区域458A:第一条形区458B:第二条形区459:第二端角480:框胶480A: 口字型虚线区域510:阵列基材母片511:阵列基板区5111:阵列基板520:对向基材母片521:对向基板区5211:对向基板530:无线路区域540:框胶600:显示母板结构610:显示面板区611:显示面板612、613: 二相邻侧面700:配线板3-3、6-6、9-9:线段AA:显示区域AA1:第一显示区域AA2:第二显示区域AL:长轴方向AR1:第一空气间隔AR2:第二空气间隔AR3、AR4:空气间隔BL:长轴方向C1、C2:裂片方向cr:裂片G:间距F:静置平面d21 ?d24、d31 ?d34、d41 ?d42、d51 ?d52:最小直线距离w21 ?w22、w31 ?w32、w41 ?w42、w51 ?w52:最小宽度OLB:外引脚接合区R:余料T:遮光胶带V1:第一切割痕V2:第二切割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8/CN105355144.html" title="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框架,具有一挡墙,该挡墙具有相互邻接的一第一内侧与一第二内侧,该第一内侧与该第二内侧之间形成一内角;以及一显示面板,位于该框架中并被该挡墙环绕,其中该显示面板具有相互邻接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形成一第一端角,该第一端角与该内角相互抵靠,且该第一侧面抵靠该第一内侧,且该第二侧面抵靠该第二内侧,该显示面板包含:一阵列基板,具有一第一显示区域与一布线区域,该布线区域围绕该第一显示区域;至少一像素电路,位于该第一显示区域中;至少一引线,电性连接该像素电路,并该引线至少部分位于该布线区域中;一对向基板,相对该阵列基板设置,该对向基板具有一环绕区域与一第二显示区域,该第二显示区域的正投影重叠该第一显示区域,且受该环绕区域所围绕;以及一显示介质,介于该对向基板与该阵列基板之间,其中,该显示面板更具有一第一无线路区域,该第一无线路区域实质上呈L型,其上不具有任何引线,且该第一无线路区域邻接该阵列基板的该布线区域或该对向基板的该环绕区域,且该第一无线路区域邻接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丽朱珍珍胡琼吴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