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叶、螺旋桨及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1200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桨叶、螺旋桨及无人飞行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桨叶包括桨叶主体和翼梢小翼,所述翼梢小翼包括平板部和连接部,所述翼梢小翼设置于所述桨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桨叶主体、所述连接部、所述平板部依次相连且形成一连续的平滑曲面,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平板部,所述平滑曲面的宽度逐渐减小,且所述翼梢小翼与所述桨叶主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倾角α,10°≤α<35°。该桨叶采用了翼梢小翼的布局设计,改善了该螺旋桨的气动性能和动力学特性,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并减少了扰流对翼梢的影响,提高了螺旋桨的控制性能,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桨叶、螺旋桨及飞行器。【
技术介绍
】螺旋桨是产生无人飞行器飞行所必需的升力、拉力和操作力的动力部件,提高螺旋桨的效率可以极大地改善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性能。现有的螺旋桨效率低、稳定性差,导致无人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小、续航距离短、飞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无人飞行器中,螺旋桨效率低、稳定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桨叶,以及使用该桨叶的螺旋桨和无人飞行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桨叶,所述桨叶用于无人飞行器的螺旋桨,所述桨叶包括桨叶主体和翼梢小翼,所述翼梢小翼包括平板部和连接部,所述翼梢小翼设置于所述桨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桨叶主体、所述连接部、所述平板部依次相连且形成一连续的平滑曲面,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平板部,所述平滑曲面的宽度逐渐减小,且所述翼梢小翼与所述桨叶主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倾角α,10° < α <35°。—些实施例中,所述翼梢小翼的高度为所述桨叶主体长度的3% -6%;所述连接部的高度为所述桨叶主体长度的1% _4%。—些实施例中,所述翼梢小翼的高度为所述桨叶主体长度的4% -5%;所述连接部的高度为所述桨叶主体长度的2% -3%。—些实施例中,所述桨叶主体与所述连接部的相接处为第一相接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平板部的相接处为第二相接处,所述第二相接处的宽度为所述第一相接处宽度的74% -77% ;所述平板部顶端宽度为所述第一相接处的宽度的61% -6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角α满足:15°彡α彡30°。—些实施例中,所述桨叶包括上下两叶面,以及分别在所述桨叶的两侧连接于所述上下两叶面之间的第一侧缘面和第二侧缘面,所述上下两叶面及所述第一侧缘面和所述第二侧缘面均为光滑曲面并且它们之间平滑过渡。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缘面包括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侧缘面包括向外凸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向外凸出的程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上靠近其根部的一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螺旋桨,包括桨箍和至少两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桨叶,所述至少两个桨叶分别与所述桨箍相连。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连接于所述机身的飞行控制装置和上述的螺旋桨,所述飞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螺旋桨旋转。—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身包括主壳体和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四个机臂,所述四个机臂呈十字交叉,且所述主壳体与所述机臂为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桨叶采用了翼梢小翼的布局设计,改善了该螺旋桨的气动性能和动力学特性,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并减少了扰流对翼梢的影响,提高了螺旋桨的控制性能,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旋桨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螺旋桨中翼梢小翼的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的螺旋桨中桨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桨叶中翼梢小翼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图1所示的螺旋桨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旋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螺旋桨1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桨1为无人飞行器的螺旋桨,包括一桨箍100和至少两个与桨箍100相连的桨叶200。优选地,螺旋桨1包括两个桨叶200,且两个桨叶200关于桨箍1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特别地,螺旋桨1为9.4寸螺旋桨。本专利技术螺旋桨1采用轻质材料一体化成型,该轻质材料可为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进一步参照图3和图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旋桨1中,桨叶200包括桨叶主体210和设置于桨叶主体210的第一端211的翼梢小翼220,且翼梢小翼220背离桨叶主体210的底面翘起。翼梢小翼220包括平板部221和连接部222,平板部221通过连接部222与桨叶主体210的第一端211相连,桨叶主体210、连接部222、平板部221依次相连且形成一连续的平滑曲面,连接部222与桨叶主体210的第一端211的第一相接处201平滑过渡,平板部221与连接部222的第二相接处202平滑过渡,从桨叶主体210的第一端211至翼梢小翼220的顶端203,桨叶200的宽度逐渐缩小。翼梢小翼220与桨叶主体210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倾角α,且10° < α < 35°,例如倾角α为10°、15°、20°、25°、30°、35°等。更优选地,15°彡α彡30°,倾角α为 15°、20°、25°、30° 等。螺旋桨1的桨叶200采用了翼梢小翼的布局设计,改善了螺旋桨1的气动性能和动力学特性,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效率,从而提高了使用螺旋桨1的无人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并减少了扰流对翼梢的影响,提高了螺旋桨1的控制性能,从而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进一步而言,翼梢小翼220的高度H1为桨叶主体210长度的3% _6%,翼梢小翼220的高度H1是指桨叶主体210的水平最低点至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3/CN105346720.html" title="桨叶、螺旋桨及无人飞行器原文来自X技术">桨叶、螺旋桨及无人飞行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桨叶,所述桨叶用于无人飞行器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包括桨叶主体和翼梢小翼,所述翼梢小翼包括平板部和连接部,所述翼梢小翼设置于所述桨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桨叶主体、所述连接部、所述平板部依次相连且形成一连续的平滑曲面,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平板部,所述平滑曲面的宽度逐渐减小,且所述翼梢小翼与所述桨叶主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倾角α,10°≤α<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