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水的湿陷性黄土道路结构及具有该结构道路的修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88907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22:58
一种防渗水的湿陷性黄土道路结构,包括:基层、面层、路缘石、防水膜;在道路地基上铺垫有基层,在基层上摊铺有面层且面层宽度窄于基层,面层两侧铺设有路缘石,路缘石顶面低于路面,路缘石为倒L型,路缘石倒扣在基层两侧的拐角上,防水膜位于道路本体两侧且沿道路延伸方向铺设,防水膜下端与基层的垂直距离不低于70cm,防水膜上端位于基层的端面与路缘石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渗水的湿陷性黄土道路的修筑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防水膜切断边坡和路面下方黄土层的毛细孔以阻止边坡积水使路面下方黄土产生湿陷从而损坏道路,同时无需施工量大的换填、垫层、灰土桩等施工工艺和路基结构,节省成本、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修筑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干燥情况下,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遇水后在一定外力作用或在自重作用下强度骤降的一种特殊岩土。其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其形成过程中,充分的压力和适宜的湿度往往不能同时具备,导致土层的压密欠佳,接近地表2?3米的土层,受大气降水影响,一般具有适宜压密的湿度,但此时上覆土重很小,土层得不到充分的压密,便形成了低湿度、高孔隙率的湿陷性黄土,在天然湿度下压缩性较低,但遇水浸润时,下沉量大,发生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和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对公路工程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为遇水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公路路面大面积开裂、下陷,从而引起其他次生公路病害,进一步加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引起恶性循环。所以公路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运营期养护工程。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少量湿陷所造成的危害。对于一条修筑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渗水的湿陷性黄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面层、路缘石、防水膜;在道路地基上铺垫有基层,在基层上摊铺有面层且面层宽度窄于基层,面层两侧铺设有路缘石,路缘石顶面低于路面,路缘石为倒L型,路缘石倒扣在基层两侧的拐角上,防水膜位于道路本体两侧且沿道路延伸方向铺设,防水膜下端与基层的垂直距离不低于70cm,防水膜上端位于基层的端面与路缘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新丁晔赵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