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发动机装配辅助工装技术领域的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所述的防错工装包括板件结构的工装本体(1),工装本体(1)上设置四个通孔(2),四个通孔(2)与发动机缸盖(3)相邻两缸的四个进气门孔(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还设置能够将工装本体(1)和发动机缸盖(3)定位的定位部件(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防错工装,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与发动机缸盖配合使用,在使用后能够有效降低气门错装概率,从而提高发动机装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装配辅助工装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
技术介绍
发动机每缸都有两个进气门和两个个排气门,并且进气门和排气门的伞部直径相差不大,肉眼不容易分辨,在进气门和排气门装配时很容易错装,而且错装后不容易发现,到后面工序才能发现问题,需要将缸盖吊下线返工,影响生产节拍,发动机装配效率低下。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简单快捷防止气门错装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与发动机缸盖配合使用,在使用后能够有效降低气门错装概率,从而提高发动机装配工作效率的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所述的防错工装包括板件结构的工装本体,工装本体上设置四个通孔,四个通孔与发动机缸盖相邻两缸的四个进气门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工装本体上还设置能够将工装本体和发动机缸盖定位的定位部件。所述的工装本体设置为能够扣装在发动机缸盖上的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扣装在发动机缸盖上时,工装本体上的四个通孔设置为与发动机缸盖相邻两缸的四个进气门孔位置——对应的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上的定位部件包括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方形结构的定位凸块设置在工装本体侧面位置,方形结构的定位凹槽设置在发动机缸盖上,工装本体扣装在发动机缸盖上时,定位凸块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定位凹槽内的结构。所述的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均设置多个,发动机缸盖每相邻两缸设置一个定位凹槽,工装本体侧面按间隙设置多个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设置为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的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设置为能够扣装在发动机缸盖上相邻两缸位置的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扣装在发动机缸盖上时,四个通孔的圆心分别与相邻两缸的四个进气门孔的圆心同心的结构,通孔为圆形结构,通孔的直径尺寸设置为大于进气门孔直径尺寸的结构。 所述的防错工装还包括用于抓取气门的抓取手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当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气门装配时,先将防错工装放置到发动机缸盖上,使得防错工装的工装本体位于相邻两缸的位置,例如,先将工装本体放置在第一缸和第二缸的位置,这时,工装本体上的四个通孔分别与第一缸的两个进气门孔和第二缸的两个进气门孔一一对应,而第一缸的两个排气门孔和第二缸的两个排气门控则被工装本体遮挡,这时,可以通过通孔安装四个进气门孔,而定位部件则确保在安装进气门时工装本体与发动机缸体之间位置固定。安装完第一缸和第二缸的进气门后,将工装本体移动到第三缸和第四缸的位置,安装工序与上面相同,以此类推,即可完成发动机缸盖所有进气门的安装。在进气门安装完毕后,再进行排气门的安装。这样的结构,通过防错工装的使用,不会导致进气门和排气门发生混淆,能够有效降低气门错装概率,提高发动机装配工作效率的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扣装在发动机缸盖上时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图2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工装本体;2、通孔;3、发动机缸盖;4、进气门孔;5、定位部件;6、定位凸块;7、定位凹槽;8、抓取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 一附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所述的防错工装包括板件结构的工装本体1,工装本体1上设置四个通孔2,四个通孔2与发动机缸盖3相邻两缸的四个进气门孔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还设置能够将工装本体1和发动机缸盖3定位的定位部件5。上述结构设置,当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气门装配时,先将防错工装放置到发动机缸盖上,使得防错工装的工装本体位于相邻两缸的位置,例如,先将工装本体放置在第一缸和第二缸的位置,这时,工装本体上的四个通孔分别与第一缸的两个进气门孔和第二缸的两个进气门孔一一对应,而第一缸的两个排气门孔和第二缸的两个排气门控则被工装本体遮挡,这时,可以通过通孔安装四个进气门孔,而定位部件则确保在安装进气门时工装本体与发动机缸体之间位置固定。安装完第一缸和第二缸的进气门后,将工装本体移动到第三缸和第四缸的位置,安装工序与上面相同,以此类推,即可完成发动机缸盖所有进气门的安装。在进气门安装完毕后,再进行排气门的安装。这样就不会导致进气门和排气门发生混淆,能够有效降低气门错装概率,提高发动机装配工作效率的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所述的工装本体1设置为能够扣装在发动机缸盖3上的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1扣装在发动机缸盖3上时,工装本体1上的四个通孔2设置为与发动机缸盖3相邻两缸的四个进气门孔4位置一一对应的结构。上述结构,在进行进气门安装时,在防错工装放置到发动机缸盖上时,工装本体上的四个通孔分别与相邻两缸的四个进气门位置一一对应,这样,通过防错工装,就能方便实现进气门安装。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的定位部件5包括定位凸块6和定位凹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发动机气门错装的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错工装包括板件结构的工装本体(1),工装本体(1)上设置四个通孔(2),四个通孔(2)与发动机缸盖(3)相邻两缸的四个进气门孔(4)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还设置能够将工装本体(1)和发动机缸盖(3)定位的定位部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林超,黄大泛,隋吉林,严磊,刘山,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