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5977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其中,管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约束件(10)和第二约束件(20),第一约束件(10)和第二约束件(20)通过连接组件(30)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汽车中无有效固定点的两根线束与线束、线束和管路、管路和管路之间的摩擦及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线固定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上设置有越来越多的线束、管路等零部件。现有技术中,管夹主要由用于收容管线的卡扣件和能够插入到钣金、车架的弹性卡头组成,因此现有的管线固定装置只适合固定走向沿着车身钣金或车架的管线。但是实际装车过程中有许多管线较长而出现悬空的状态。由于汽车的空间狭小,会导致空间中无有效固定点的两根线束与线束、线束和管路、管路和管路之间的摩擦及干涉情况。如果干涉的部分在此空间无有效固定点,将会出现二者相互磨损的状况,影响整车美观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汽车中无有效固定点的两根线束与线束、线束和管路、管路和管路之间的摩擦及干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通过连接组件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轴座,设置在第一约束件上;枢转轴,设置在第二约束件上,枢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轴座中。进一步地,枢转轴包括转轴本体及设置在转轴本体的端部的止挡部;轴座包括轴座本体及限位部,轴座本体内形成容纳孔,限位部将止挡部限位在容纳孔内,止挡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孔内。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顶盖及限位钩,顶盖设置在轴座本体上,顶盖上设置有容纳转轴本体并与容纳孔连通的第一豁口,轴座本体上对应第一豁口的位置设有用于止挡部通过的第二豁口,限位钩设置在第二豁口处以防止止挡部从第二豁口脱出。进一步地,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包括:约束座及可拆卸地设置在约束座上的卡条。进一步地,卡条的第一端与约束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约束座的第二端与卡条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卡条上设置有卡齿,约束座的第二端设置有使卡条通过的卡条通道,卡条通道内设置有与卡齿配合的卡槽。进一步地,卡齿设置在卡条的远离约束座的表面上。进一步地,约束座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凸耳,约束座的第二端对应卡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调节凸耳。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具有管线固定装置,管线固定装置为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邻的两根线束(管路)可以通过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分别进行约束,这样,即使没有固定点,两根线束(管路)之间也不会产生摩擦和干涉。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之间可以转动,这样能够有效地适应相邻的两根线束(管路)之间的走向。【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管线固定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管线固定装置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管线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管线固定装置的第一约束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的管线固定装置的第二约束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约束件;11、约束座;111、卡条通道;112、第一调节凸耳;113、第二调节凸耳;12、卡条;121、卡齿;20、第二约束件;30、连接组件;31、轴座;311、轴座本体;3111、第二豁口 ;3121、顶盖;31211、第一豁口 ;3122、限位钩;32、枢转轴;321、转轴本体;322、止挡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管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约束件10和第二约束件20。第一约束件10和第二约束件20通过连接组件30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邻的两根线束(管路)可以通过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分别进行约束,这样,即使没有固定点,两根线束(管路)之间也不会产生摩擦和干涉。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之间可以转动,这样能够有效地适应相邻的两根线束(管路)之间的走向。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连接组件30包括:轴座31和枢转轴32。其中,轴座31设置在第一约束件10上,枢转轴32设置在第二约束件20上,枢转轴32可转动地安装在轴座31中。可选地,轴座31安装在第一约束件10的对称中心位置,枢转轴32安装在第二约束件20的对称中心位置。实现轴座31和枢转轴32转动配合的结构有多种,本实施例示出了其中的一种优选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枢转轴32包括转轴本体321及设置在转轴本体321的端部的止挡部322。轴座31包括轴座本体311及限位部,轴座本体311内形成容纳孔,限位部将止挡部322限位在容纳孔内,止挡部322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孔内。通过止挡部322和限位部之间的配合使得枢转轴32不会从轴座31上脱离。上述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部包括顶盖3121及限位钩3122,顶盖3121设置在轴座本体311上,顶盖3121上设置有容纳转轴本体321并与容纳孔连通的第一豁口 31211,轴座本体311上对应第一豁口 31211的位置设有用于止挡部322通过的第二豁口 3111,限位钩3122设置在第二豁口 3111处以防止止挡部322从第二豁口脱出。在枢转轴32与轴座31装配时,只需要将枢转轴32的止挡部322装入至容纳孔中即可。安装时,枢转轴32的转轴本体321从第一豁口处进入,枢转轴32的止挡部322从第二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约束件(10)和第二约束件(20),所述第一约束件(10)和所述第二约束件(20)通过连接组件(30)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言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