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505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它由回转加料器(1)、物料发生器(2)、压缩空气控制阀(3)、压缩空气入口(4)、物料输送出口(5)、锥形集料口(6)和压缩空气接管(7)组成,物料发生器(2)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回转加料器(1)在物料发生器(2)的上方,物料发生器(2)的一侧连接有压缩空气管(7),压缩空气管(7)上有压缩空气控制阀(3),末端为压缩空气入口(4);物料发生器(2)的另一侧为锥形集料口(6),锥形集料口(6)连接有物料输送出口(5)。(*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少量的粉状物料输送过程中的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技术背景在电解铝用炭素行业的少量炭粉水平输送过程中,一般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物料,由于螺旋轴本身重量的影响,致使较长的螺旋轴产生一定的挠度而向下弯曲,使螺旋叶片摩擦螺旋外壳,增加吊轴承又增加了堵料的可能,因此采用螺旋输送物料时,输送距离受到限制,同时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检修工作量。另外,如果需要垂直向上输送物料时,还要增加其他的输送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输送比较少量的物料,减少机械运转设备,增加输送距离,灵活控制输送方向及输送高度,减少输送设备需要的安装及检修空间,保证各设备长期有效的正常运行,并减少工作人员的设备检修工作量。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由回转加料器(1)、物料发生器(2)、压缩空气控制阀(3)、压缩空气入口(4)、物料输送出口(5)、锥形集料口(6)和压缩空气接管(7)组成,物料发生器(2)为圆柱形,回转加料器(1)在物料发生器(2)的上方,物料发生器(2)的一侧连接有压缩空气管(7),压缩空气管(7)上有压缩空气控制阀(3),末端为压缩空气入口(4);物料发生器(2)的另一侧为锥形集料口(6),锥形集料口(6)连接有物料输送出口(5)。为了使输送效果达到最佳,锥形集料口(6)、物料输送出口(5)和压缩空气接管(7)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回转加料器(1)和压缩空气控制阀(3)连接有自动控制器,二者联动。物料发生器(2)的底部连接有法兰(8),便于物料发生器(2)被堵塞时清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机械运转设备,增加输送距离,灵活控制输送方向及输送高度,减少输送设备需要的安装及检修空间,保证各设备长期有效的正常运行,并减少工作人员的设备检修工作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回转加料器(1)安装在圆柱形物料发生器(2)的正上方,控制物料的加料量及加料的启停,物料发生器(2)的一侧焊接压缩空气管(7),压缩空气管(7)上安装自动控制的压缩空气控制阀(3),控制压缩空气的供给,末端安装一个压缩空气入口(4);物料发生器(2)的另一侧焊接一个锥形集料口(6),锥形集料口(6)连接物料输送出口(5),焊接时保证锥形集料口(6)、物料输送出口(5)和压缩空气接管(7)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回转加料器(1)和压缩空气控制阀(3)均连接自动控制装置,而且二者联动。在物料发生器(2)的底部安装一个法兰(8),便于物料发生器(2)被堵塞时清理。输送时,通过回转加料器(1)将粉状物料加入物料发生器(2),然后开启压缩空气控制阀(3),利用压缩空气将粉状物料吹入锥形集料口(6)和物料输送出口(5),通过管道输送至目的地。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它由回转加料器(1)、物料发生器(2)、压缩空气控制阀(3)、压缩空气入口(4)、物料输送出口(5)、锥形集料口(6)和压缩空气接管(7)组成,物料发生器(2)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回转加料器(1)在物料发生器(2)的上方,物料发生器(2)的一侧连接有压缩空气管(7),压缩空气管(7)上有压缩空气控制阀(3),末端为压缩空气入口(4);物料发生器(2)的另一侧为锥形集料口(6),锥形集料口(6)连接有物料输送出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集料口(6)、物料输送出口(5)和压缩空气接管(7)在同一水平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加料器(1)和压缩空气控制阀(3)连接有自动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物料发生器(2)的底部连接有法兰(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粉状物料输送装置,它由回转加料器、物料发生器、压缩空气控制阀、压缩空气入口、物料输送出口、锥形集料口和压缩空气接管组成,回转加料器在物料发生器的上方,物料发生器的一侧连接有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上有压缩空气控制阀,末端为压缩空气入口;物料发生器的另一侧为锥形集料口,锥形集料口连接有物料输送出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灵活控制输送方向及输送高度,减少输送设备需要的安装及检修空间,保证各设备长期有效的正常运行,并减少工作人员的设备检修工作量。文档编号B65G53/04GK2786054SQ20042015072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邓翔, 黄 俊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翔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