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槛的吸能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593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的吸能盒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吸能盒结构吸能效果不佳,加工工艺复杂等问题。本吸能盒设置在A柱上且位于A柱与车轮之间,吸能盒结构包括受力板,受力板包括呈板状的本体和由本体各边沿均向所述本体的一侧弯折形成的翻边一,所述翻边一与本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汽车在正向碰撞过程中,力作用在轮胎上,轮胎撞击A柱上的吸能盒,撞击力会作用在吸能盒的受力板上,受力板向翻边一方向运动,在力作用下翻边一溃缩变形,在这个过程中翻边一会产生阻力抗衡撞击力,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本结构安装在汽车A柱上,在能量传递过程中不会直接撞击到门槛,缓冲保护效果更佳,且结构简单,有利于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吸能盒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门槛的吸能盒结构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使用量逐渐增加,汽车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改进探索不断在进行。现有的许多汽车碰撞时,车轮会与乘员舱的门槛直接接触,冲击力由车轮直接传递乘员舱,导致车轮陷入乘员舱,使乘客的腿部卡在车舱里,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腿部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研发出各种汽车缓冲结构,用于减缓汽车撞击时对人的伤害: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20464805.8)公开了一种门槛前端缓冲结构,包括横截面为多边形的筒状盒体,所述盒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向内馅的吸能槽。当发生碰撞时,汽车前车轮和盒体接触,盒体受到碰撞冲击力,在吸能槽的引导下发生压溃变形,吸收前车轮传至门槛的冲击能量,减少前车轮对乘员舱的侵入量,从而减小对前排乘员腿部的伤害。上述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的车身存在的缺陷,但仍存在以下缺陷:1、该缓冲结构安装在门槛前端,在撞击的情况下缓冲后力还是会作用在门槛上,虽然吸能槽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槛的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板(1),所述受力板(1)包括呈板状的本体(5)和由本体(5)各边沿均向所述本体(5)的一侧弯折形成的翻边一(3),所述本体(5)与翻边一(3)之间形成盒状结构,所述翻边一(3)与本体(5)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风蔚范全晓张强姜岸柳孙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