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1298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苯胺技术领域。该聚苯胺纳米纤维,具有树枝状结构,纤维直径为53.6~94.3nm。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苯胺溶于无机酸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高氯酸铁溶于无机酸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然后将混合溶液B一次性倒入混合溶液A中,静止放置24h以上,过滤,得到反应产物;最后将反应产物水洗、干燥,得到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其中,混合溶液A中的苯胺与混合溶液B中的高氯酸铁的摩尔比为1:(0.5~10)。该聚苯胺纳米纤维在乙醇中具有优异的溶解性,且能够自支撑成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苯胺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聚苯胺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在光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生物制药、电化学催化、电池电极材料以及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备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聚苯胺纳米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获得。常用的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电化学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其中,电化学合成法能够制备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导电性的聚苯胺,但是电化学合成法难以产业化,不便于大规模生产,目前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电流下快速合成导电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公开号103255433A),该方法在两电极体系内,采用恒电流法,以苯胺单体和质子酸掺杂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在电流密度为40?100mA/cm2,反应温度为10?30°C下进行电聚合反应3?lOmin,获得墨绿色的,直径为100?350nm纳米棒状聚苯胺。聚苯胺的化学合成方法是实用性最强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氧化剂是聚苯胺化学合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分,氧化剂的种类不同,得到的聚苯胺的形貌有着巨大的差别。如中国专利101139440A(公开号)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纳米片聚苯胺的制备方法,是将浓度为0.1?2.0mol.L 1的苯胺的醇溶液,及浓度为0.05?1.0mol.L 1的有机酸掺杂剂的醇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器中,再向反应器加入浓度为0.1?1.0mol.L 1的过硫酸钱氧化剂的的醇溶液,反应温度为10?70°C,反应12?72h生成聚苯胺,再经过滤、干燥得到纳米片厚度为10?20nm的纳米片状聚苯胺。2011年王献红等人(J Power Sources, 2011, 196, 10484-10489)以硝酸铁为氧化剂,在0?5°C温度下进行反应28h,得到了直径为17?26nm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中国专利103214670A(公开号)公开了一种水性聚苯胺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以铁氰化钾为氧化剂合成了直径为300?600nm,壁厚为50?68nm的聚苯胺中空微球。从上面的相关报道可以看出,不同的氧化剂是得到不同形貌的聚苯胺的决定性因素。树枝状高分子是近年来研究领域的重点,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导致了该类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树枝状的聚苯胺纳米纤维材料的合成的报道很少,大多需要通过对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才能得以合成,但是,这种方法由于操作难度大,难以产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聚苯胺纳米纤维材料操作难度大,难以产业化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直径为53.6?94.3nm,是以高氯酸铁为氧化剂,经苯胺单体在无机酸水溶液中反应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苯胺溶于无机酸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二、将高氯酸铁溶于无机酸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三、将混合溶液B—次性倒入混合溶液A中,静止放置24h以上,过滤,得到反应产物;步骤四、将反应产物水洗,真空干燥,得到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所述混合溶液A中的苯胺与混合溶液B中的高氯酸铁的摩尔比为1: (0.5?10)。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无机酸为盐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无机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3mol/L。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A中苯胺的浓度为0.1?2mol/L。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混合溶液B中高氯酸铁的浓度为0.1?2mol/L。优选的,所述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体积比为1: (0.75?2)。优选的,步骤三中,将混合溶液B —次性倒入混合溶液A中后,对溶液进行搅拌,先搅拌再静止,搅拌转速为800?1200rpm,搅拌时间为10_30s。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静止放置的温度为-5?10°C,静止放置时间为24?72h。优选的,步骤四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8?45°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使用高氯酸铁为氧化剂,制备树枝状聚苯胺纤维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2、本专利技术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具有树枝状结构,纤维直径为53.6?94.3nm,在乙醇中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而且可以不需要任何成膜树脂,自支撑成膜,自支撑成膜具有高电导率3.5-15S/cm,这是其他的聚苯胺无法达到的,普通的聚苯胺都需要在成膜树脂辅助下,才可以成膜。【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在乙醇中分散性。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形成的自支撑膜。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形成的自支撑膜。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直径为53.6?94.3nm,以高氯酸铁为氧化剂,经苯胺在无机酸水溶液中反应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苯胺溶于无机酸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二、将高氯酸铁溶于无机酸水溶液中,搅拌均匀,高氯酸铁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三、将混合溶液B —次性倒入混合溶液A中,静止放置进行反应24h以上,过滤,得到反应产物;步骤四、将反应产物水洗、真空干燥,得到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上述方法中,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无机酸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中常用无机酸即可,如盐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无机酸的浓度一般采用1?3mol/L。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体积比为1: (0.75?2)。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搅拌速度没有限制,搅拌均匀即可。当混合溶液A中苯胺的浓度为0.1?2mol/L时,苯胺单体在高氯酸铁的作用下,可以缓慢地进行阳离子自由基聚合,得到规整的树脂状聚苯胺纳米纤维,浓度低于0.lmol/L时,高氯酸铁对苯胺单体的聚合速度过慢,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得到产物,苯胺浓度高于2mol/L时,苯胺浓度过高,会导致苯胺单体聚合时,放热剧烈,产生大量的聚苯胺交联副产物,无法得到规整的树枝状聚苯胺,所以优选苯胺的浓度为0.1?2mol/Lo当混合溶液B中高氯酸铁的浓度为0.1?2mol/L时,高氯酸铁产生的阳离子自由基可以使得苯胺单体不断链增长,得到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高氯酸铁浓度低于0.lmol/L时,高氯酸铁生成的阳离子自由基较少,使得苯胺单体无法进行连续的链增长,导致苯胺聚合时间过长,当高氯酸铁浓度高于2mol/L时,会在聚合体系中产生大量的阳离子自由基,导致体系温度过高,产生聚苯胺的交联副反应,而且使得苯胺单体产生大量的齐聚物,导致得到的聚苯胺的分子量较小,所以优选高氯酸铁的浓度为0.1?2mol/L。混合溶液A中的苯胺和混合溶液B中的高氯酸铁的摩尔比为1: (0.5?10)才能制备出树枝状聚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CN105295039.html" title="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树枝状聚苯胺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纤维的直径为53.6~94.3nm,是以高氯酸铁为氧化剂,经苯胺单体在无机酸水溶液中反应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张红明王献红王佛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