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一种抗菌、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医用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450955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一种抗菌、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医用材料。所述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包括儿茶酚类化合物、聚胺类化合物、抗凝物质和金属盐。基于该涂层组合物的抗菌、抗凝涂层制备方法更加简单、方便。该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儿茶酚类化合物、聚胺类化合物二者之间发生席夫碱反应,构建酚胺底层涂层;再利用活化的抗凝物质与酚胺底层涂层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抗凝物质的固定;最后通过抗凝物质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在表面形成抗凝物质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涂层。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抗凝物质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涂层可活化抗凝物质的抗凝能力,提高涂层表面的自清洁能力和光催化抗菌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一种抗菌、抗凝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医用材料。


技术介绍

1、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植入血液接触类器械,例如导管、心脏瓣膜、人造血管等,已然成为临床中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方法。目前,聚氨酯因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已被广泛运用于制备医疗器械。然而,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较差,使用过程中容易生成血栓,限制了其在血液接触类器械中的应用。另外,血液接触类器械通常不具有亲水润滑能力和灭菌能力,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细菌、蛋白质的粘附,提高感染的风险。因此提高血液接触类器械的抗凝、抗菌效果,对于其实际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对于抗凝,有研究表明,在血液接触类器械表面固定抗凝物质,可以提高其抗凝效果。一般,抗凝物质的抗凝结构和抗凝机制具有较大差异。比如: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具有特殊的五糖序列,可以与抗凝血酶ⅲ特异结合,并且由于肝素的电荷作用,还能够进一步与凝血酶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起到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儿茶酚类化合物、聚胺类化合物、抗凝物质和金属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酚类化合物包括儿茶酚、儿茶酚酸、儿茶酚酸胺或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酚类化合物选自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盐酸多巴胺或苯丙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一种抗菌、抗凝涂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形成。

5.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儿茶酚类化合物、聚胺类化合物、抗凝物质和金属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酚类化合物包括儿茶酚、儿茶酚酸、儿茶酚酸胺或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酚类化合物选自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盐酸多巴胺或苯丙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一种抗菌、抗凝涂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抗凝涂层组合物形成。

5.一种抗菌、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强郭传宇王皓正关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