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树元专利>正文

藤黄酸季铵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0687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20:50
藤黄酸季铵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藤黄酸季铵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有效性高且安全性高的一种藤黄酸季铵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藤黄酸季铵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步骤。(1)取壳聚糖原料(70k,12g),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40mL,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g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搅拌,在60℃水浴中回流1h。(2)采用混合溶剂法制备载药纳米粒。14mgGA与10mgTMC分别溶于0.56mL二甲亚砜和1.67mL蒸馏水中。(3)标准曲线的建立:将藤黄酸标准品用色谱甲醇溶解制成1.084mg/mL的储备液。(4)粒径、电位与形态:纳米粒溶液经过0.45µm微孔滤膜后,干燥后使用透射电镜JEM-200CX在200kV下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品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藤黄酸为植物藤黄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藤黄酸与L-精氨酸形成盐、加入聚氧乙烯麻油(cremophorEL)或进行结构改造达到增溶的目的。纳米粒具有稳定、载药量高的特点,粒径较小,可以避免被网状内皮系统细胞摄取实现在血液中长循环,并通过肿瘤部位通透性增强滞留效应最终被动靶向到肿瘤部位。水溶性季铵化壳聚糖(TMC)是天然聚合物壳聚糖的衍生化产物,可作为药物和基因载体。由于TMC具有正电性,GA结构中具有带负电的羧基。因此笔者设想可将TMC与GA通过电性作用形成水溶性纳米粒,增加藤黄酸的水溶性,提高GA在化学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现有的,有效性低且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有效性高且安全性高的一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下步骤。(1)取壳聚糖原料(70k, 12g),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40mL,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g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搅拌,在60°C水浴中回流lh。反应完毕,将反应产物倾入300mL乙醇和200mL乙醚的混和溶剂中,沉淀,离心,沉淀物用乙醚洗涤2次,然后再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60L,加热到40°C,除去乙醚,冷却到室温后加入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快速搅拌,60°C水浴加热30min,再加入碘甲烷12mL,2.4gNaOH,继续反应lh,反应结束后,沉淀,离心,沉淀用乙醚洗涤2次,将产物倒入10%NaC1240mL中交换I 一,去离子水透析3d,冻干。得淡黄色絮状的水溶性TMC。(2)采用混合溶剂法制备载药纳米粒。14mgGA与lOmgTMC分别溶于0.56mL 二甲亚砜和1.67mL蒸馏水中,两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混合装入透析袋,封口后在蒸馏水中透析,所得溶液经3000r/min离心后过0.451^微孔滤膜。所得样品在4°C下避光保存。(3)标准曲线的建立:将藤黄酸标准品用色谱甲醇溶解制成1.084mg/mL的储备液,分别吸取上述储备液和量瓶中,容量瓶中,以流动相定容的标准溶液,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测定GA含量,记录色谱峰面积A,绘制标准曲线。(4)粒径、电位与形态:纳米粒溶液经过0.45Mm微孔滤膜后,在25°C,633nm的He-Ne光下,使用Zetasizer3000H粒径测定仪测定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将过0.22Mm膜的纳米粒溶液滴加到铜载网上,干燥后使用透射电镜JEM-200CX在200kV下观察。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两步季铵化合成季铵化壳聚糖(TMC),用FT-1R和1HNMR表征其结构并计算季铵化程度(DQ)。通过混合溶剂法制备藤黄酸(GA)TMC纳米粒,采用HPLC测定载药量与包封产率。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本文粒径、电位与形态:粒径对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纳米粒的平均粒径能影响其被动革G向以及所包裹药物的传递,纳米粒粒径在10~200nm之间能减少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进入体循环的可能性,这也是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具有一些独特性质的结构基础。经测定载药纳米粒的粒径是98.24nm。从透射电镜照片中可以看出载药纳米粒为粒径lOOnm左右球体。电镜结果与粒径仪测定相符。是一种效果好且操作简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下步骤。(1)取壳聚糖原料(70k,12g),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40mL,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g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搅拌,在60°C水浴中回流lh。反应完毕,将反应产物倾入300mL乙醇和200mL乙醚的混和溶剂中,沉淀,离心,沉淀物用乙醚洗涤2次,然后再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60L,加热到40°C,除去乙醚,冷却到室温后加入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快速搅拌,60°C水浴加热30min,再加入碘甲烷12mL,2.4gNaOH,继续反应lh,反应结束后,沉淀,离心,沉淀用乙醚洗涤2次,将产物倒入10%NaC1240mL中交换I 一,去离子水透析3d,冻干。得淡黄色絮状的水溶性TMC。(2)采用混合溶剂法制备载药纳米粒。14mgGA与lOmgTMC分别溶于0.56mL 二甲亚砜和1.67mL蒸馏水中,两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混合装入透析袋,封口后在蒸馏水中透析,所得溶液经3000r/min离心后过0.45μπι微孔滤膜。所得样品在4°C下避光保存。(3)标准曲线的建立:将藤黄酸标准品用色谱甲醇溶解制成1.084mg/mL的储备液,分别吸取上述储备液和量瓶中,容量瓶中,以流动相定容的标准溶液,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测定GA含量,记录色谱峰面积A,绘制标准曲线。(4)粒径、电位与形态:纳米粒溶液经过0.45Mm微孔滤膜后,在25°C,633nm的He-Ne光下,使用Zetasizer3000H粒径测定仪测定载药纳米粒的粒径。为了观察其表面形态,将过0.22Pm膜的纳米粒溶液滴加到铜载网上,干燥后使用透射电镜JEM-200CX在200kV下观察。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两步季铵化合成季铵化壳聚糖,用FT-1R和1HNMR表征其结构并计算季铵化程度(DQ)。通过混合溶剂法制备藤黄酸TMC纳米粒,采用HPLC测定载药量与包封产率。【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步骤; (1)取壳聚糖原料(70k,12g),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40mL,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g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搅拌,在60°C水浴中回流lh ;反应完毕,将反应产物倾入300mL乙醇和200mL乙醚的混和溶剂中,沉淀,离心,沉淀物用乙醚洗涤2次,然后再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60L,加热到40°C,除去乙醚,冷却到室温后加入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快速搅拌,60°C水浴加热30min,再加入碘甲烷12mL, 2.4gNaOH,继续反应lh,反应结束后,沉淀,离心,沉淀用乙醚洗涤2次,将产物倒入10%NaC1240mL中交换I 一,去离子水透析3d,冻干;得淡黄色絮状的水溶性TMC ; (2)采用混合溶剂法制备载药纳米粒;14mgGA与lOmgTMC分别溶于0.56mL 二甲亚砜和1.67mL蒸馏水中,两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混合装入透析袋,封口后在蒸馏水中透析,所得溶液经3000r/min离心后过0.451^微孔滤膜;所得样品在4°C下避光保存; (3)标准曲线的建立:将藤黄酸标准品用色谱甲醇溶解制成1.084mg/mL的储备液,分别吸取上述储备液和量瓶中,容量瓶中,以流动相定容的标准溶液,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测定GA含量,记录色谱峰面积A,绘制标准曲线; (4)粒径、电位与形态:纳米粒溶液经过0.45Pm微孔滤膜后,在25°C,633nm的He_Ne光下,使用Zetasizer3000H粒径测定仪测定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将过0.22Pm膜的纳米粒溶液滴加到铜载网上,干燥后使用透射电镜JEM-200CX在200kV下观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两步季铵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藤黄酸季铵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步骤;(1)取壳聚糖原料(70k,12g),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40mL,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g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搅拌,在60℃水浴中回流1h;反应完毕,将反应产物倾入300mL乙醇和200mL乙醚的混和溶剂中,沉淀,离心,沉淀物用乙醚洗涤2次,然后再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260L,加热到40℃,除去乙醚,冷却到室温后加入碘甲烷70mL,碘化钠31.2和15%氢氧化钠溶液66mL,快速搅拌,60℃水浴加热30min,再加入碘甲烷12mL,2.4gNaOH,继续反应1h,反应结束后,沉淀,离心,沉淀用乙醚洗涤2次,将产物倒入10%NaCl240mL中交换I-,去离子水透析3d,冻干;得淡黄色絮状的水溶性TMC;(2)采用混合溶剂法制备载药纳米粒;14mgGA与10mgTMC分别溶于0.56mL二甲亚砜和1.67mL蒸馏水中,两溶液在磁力搅拌下混合装入透析袋,封口后在蒸馏水中透析,所得溶液经3000r/min离心后过0.45µm微孔滤膜;所得样品在4℃下避光保存;(3)标准曲线的建立:将藤黄酸标准品用色谱甲醇溶解制成1.084mg/mL的储备液,分别吸取上述储备液和量瓶中,容量瓶中,以流动相定容的标准溶液,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测定GA含量,记录色谱峰面积A,绘制标准曲线;(4)粒径、电位与形态:纳米粒溶液经过0.45µm微孔滤膜后,在25℃,633nm的He‑Ne光下,使用Zetasizer3000H粒径测定仪测定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将过0.22µm膜的纳米粒溶液滴加到铜载网上,干燥后使用透射电镜JEM‑200CX在200kV下观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树元
申请(专利权)人:史树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