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式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018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滚轮式承载装置,包含有一基座与一滚轮座,其中该基座具有一容置槽与一第一结合部,而该滚轮座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并可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枢转地与该基座连接;当该滚轮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而当该滚轮座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脱离,使得该滚轮座是可收折于该基座的容置槽中;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滚轮式承载装置,可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与使用时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承载装置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滚轮式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承载装置(如台车)的底部是装设有滚轮,使得该承载装置载运重物时,可由该等滚轮而向前推进,以达到省力的目的。然而,由于该等滚轮通常是利用螺丝或可移动的卡栓锁设在承载装置的底部,使得该承载装置载运重物时,该等滚轮所能承受的重量有限,另外,若要收折该等滚轮,必须将螺丝或卡栓拆卸下来,当使用者不小心遗失螺丝或卡栓,该等滚轮将无法确实固定于承载装置的底部,使得承载装置的结构较为不稳定,因此,该等滚轮固定在承载装置的方式容易造成使用时的困扰与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其具有多数可收折的滚轮,用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与使用时的便利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滚轮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容置槽与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一滚轮座,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并可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枢转地与该基座连接,当该滚轮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当该滚轮座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脱离,使得该滚轮座可收折于该基座的容置槽中。其中该第一结合部开设有一固定槽,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一固定肋,当该滚轮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固定肋可嵌设于该固定槽中。其中该滚轮座具有一卡槽,当该滚轮座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卡槽可卡合于该基座,以将该滚轮座固定于该基座。由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滚轮式承载装置不仅能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亦可同时达到增加使用的便利性的目的。附图说明配合附图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所用图式先简要说明如下,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一立体图,主要是显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滚轮座于使用位置时的态样。图3是一剖视图,主要是显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滚轮座于使用位置时,固定肋嵌设于固定槽的态样。图4是一立体图,主要是显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滚轮座于收折位置时的态样。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滚轮式承载装置10,包含有一基座20以及多数滚轮座30。该基座20包含有一顶板22、一底板24,以及多数支撑柱26。该顶板22概呈矩形,其具有二中间板221,该等中间板221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该顶板22的四个侧边的中央位置,且各该中间板221垂直相交;该底板24亦概呈矩形且对应于该顶板22,其同样具有二中间板241,该等中间板241的两端亦分别焊接固定于该底板24的四个侧边的中央位置,且各该中间板241垂直相交。另外,该底板24具有一第一结合部243,该第一结合部243开设有一概呈矩形的固定槽245;该等支撑柱26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该顶板22与该底板24的四个角端及各该中间板(221,241)的两端与其相交的位置,使得该顶板22与该底板24之间相隔一预定距离,并由该等支撑柱26,该顶板22与该底板24的四个角端分别形成一向外开放且概呈矩形的容置槽28。请再配合参阅图4,各该滚轮座30具有一座体32与一枢设于该座体32的滚轮34;各该座体32具有一第二结合部321,各该第二结合部321具有一枢接部323与一固定部325,各该枢接部323是设于各该第二结合部321的前端,并枢设于该底板24的四个角端,使得各该滚轮座30可以该枢接部323为轴心而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相对该基座20枢转,而各该固定部325是利用多数螺丝326锁固于该底板24,若需要更换该滚轮座30时,只须将该等螺丝326拆卸下来,即可进行更换的动作。另外,各该第二结合部321的后端是向上弯折而形成一固定肋327,并于相对该固定肋327的一侧形成一卡槽329,当各该滚轮座30位于该使用位置时,各该固定肋327是嵌设于各该第一结合部243的固定槽245内,而当各该滚轮座30位于该收折位置时,各该固定肋327是脱离各该固定槽245,使得各该滚轮座30收折于该基座20的容置槽28中,并利用各该卡槽329卡合该顶板22,以将各该滚轮34固定于各该容置槽28中。经由上述结构,当使用者欲收折本技术所提供的滚轮座30时,仅需施力向下拉动各该滚轮34,使各该固定肋327脱离各该固定槽245,并以各该第二结合部321的枢接部323为轴心而相对该基座20枢转,将各该滚轮34收折于各该容置槽28中,接着再将各该第二结合部321的卡槽329卡合于该基座20的顶板22,即可固定各该滚轮34于各该容置槽28中;而当使用者欲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滚轮式承载装置10时,必须施力将各该第二结合部321的卡槽329脱离该基座20的顶板22,并将各该滚轮座30枢转至该底板24的底面,同时把各该第二结合部321的固定肋327嵌入该基座20的固定槽245中,使各该滚轮座30固定于各该基座20的底面,如此一来,使用者即可利用各该滚轮30,使该滚轮式承载装置10往前或往后推进。由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滚轮式承载装置10在该使用位置时,是利用各该固定肋327嵌设于各该固定槽245中,将该基座20与各该滚轮座30固定在一起,可增加该滚轮式承载装置10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各该滚轮座30从该使用位置置换至该收折位置的方式相当简单,可增加使用时的便利性。权利要求1.一种滚轮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容置槽与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一滚轮座,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并可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枢转地与该基座连接,当该滚轮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当该滚轮座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脱离,使得该滚轮座可收折于该基座的容置槽中。2.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滚轮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结合部开设有一固定槽,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一固定肋,当该滚轮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固定肋可嵌设于该固定槽中。3.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滚轮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滚轮座具有一卡槽,当该滚轮座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卡槽可卡合于该基座,以将该滚轮座固定于该基座。专利摘要一种滚轮式承载装置,包含有一基座与一滚轮座,其中该基座具有一容置槽与一第一结合部,而该滚轮座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并可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枢转地与该基座连接;当该滚轮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而当该滚轮座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脱离,使得该滚轮座是可收折于该基座的容置槽中;由本技术所提供的滚轮式承载装置,可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与使用时的便利性。文档编号B65D19/38GK2902965SQ200620006698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炳寰, 王先尧, 谢宗熹 申请人:东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轮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容置槽与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一滚轮座,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并可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枢转地与该基座连接,当该滚轮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当该滚轮座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第二结合部是与该第一结合部脱离,使得该滚轮座可收折于该基座的容置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寰王先尧谢宗熹
申请(专利权)人:东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