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双有专利>正文

皮带输送机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55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包括辊筒(1)、辊轴、轴承及轴承座(5),其特征在于辊轴是由两支半轴(4、8)构成的。(*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现有的皮带输送机托辊通常采用直通轴、滚动轴承定位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重量较重、轴承易磨损、锈蚀从而导致转动不灵、需经常更换,造成很大浪费。此外这种托辊自动调心结构复杂、易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磨损,制造成本低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本技术的皮带输送机托辊包括辊筒、辊轴、轴承及轴承座,所述的辊轴是由两支半轴组成的。上述皮带输送机托辊的轴承是由固定在轴承座上的铁基含油轴承碗为固定件及置于该轴承碗内的球状或半球状的半轴尾端为活动件组成的。本技术结构简单,由于采用半轴结构,使的轴材料用量节省了一半左右,重量亦随之降低。采用滑动含油轴承,其具有磨损自动补偿功能,从而克服了轴承磨损造成托辊报废的缺陷,较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这种结构的托辊还具有自动调心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托辊结构意图。图2是采用滚动轴承的托辊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技术的托辊包括辊筒、辊轴、轴承及轴承座,其中辊轴是由置于同一轴线的两个半轴4、8组成的。轴承是由固定在轴承座5上的铁基含油轴承碗2为固定件及置于该轴承碗2内的球状或半球状的半轴尾端6、7为活动件组成的。密封件3置于轴与轴承座之间,以防杂质进入。上述轴承结构可使托辊承受的外力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面轴付上,实现了托辊的平衡受力和自动调心。该轴承以使用铁基含油轴承材料效果较好,成本也较低。但使用其它类似材料也不影响其使用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轴承亦可是普通滚动轴承,如图2,轴4的尾端直径稍大于其前部直径,轴承9内环紧套在轴的尾端。如将轴承9的内环制成与轴4尾端相匹配的口径,则使用效果更好。本技术托辊的辊筒(1)可以是普通钢制辊筒,也可以是陶瓷,尼龙或其它材料的辊筒。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包括辊筒(1)、辊轴、轴承及轴承座(5),其特征在于辊轴是由两支半轴(4、8)构成的。2.如权利要求1的皮带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是由固定在轴承座(5)上的铁基含油轴承碗(2)为固定件及置于该轴承碗(2)内的球状或半球状的半轴尾端为活动件组成的。3.如权利要求1的皮带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为普通滚动轴承,半轴(4)的尾端直径稍大于其前部直径,滚动轴承(9)紧套在半轴(4)的尾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该托辊的辊轴为两支分别与托辊两端轴承相匹配的半轴。所述的轴承可以是滑动含油轴承,亦可是普通滚动轴承。本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可自动调心。制造成本低。文档编号B65G39/00GK2321760SQ97248330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侯双有 申请人:侯双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双有
申请(专利权)人:侯双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