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转运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27745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物转运,特别是在铁路车辆和一卸货部分之间的、垂直于铁路车辆运行方向的、铁路/铁路,公路/铁路和铁路/船舶转运,其中,为了进行转运,可横移地安装在铁路车辆上的交换底部用作货物中间搬运装置,在转运中,它在铁路车辆和一个装货和卸货系统之间横移。(*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货物转运的方法和设备。货物转运应理解为铁路/铁路或公路/公路或铁路/船舶的装货和卸货。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复杂性正在引起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运输日益侧重于铁路交通或公路/铁路复合交通。铁路交通政治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实际可能性,这是由于路线可用性,特别是转运设施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除了迫切需要外,近年来由于调控转运站的冗长法律程序,几乎没有产生任何重大的新转运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克鲁普研制出所谓的克鲁普快速转运系统,该系统布置在装、卸货轨道沿线。在这种布置中,在转过快速转运系统时,货运列车由转运设施自动地装卸,在卸货过程中,快速转运系统提升货运列车的各项货物并将其放置在与轨道平行的纵向输送机上。然后各项货物在纵向输送机上运至一横向输送机,横向输送机又将各项货物从轨道一侧送到一多层存取库房中,将货物在那里放置、分选并再送至装、卸列车或卸、装卡车的转运设施。克鲁普快速转运系统的要旨是使装货和卸货确实“在运动中”完成当列车缓慢通过转运系统时,在一个预置台位(prebay)中,货物组件的机车和标识由传感器进行电子检验,运载卡车作好准备以便转运。在主台位(main bay)中,包含在运动中的转运设施抓住待卸货的组件如集装箱、交换容器和半挂车等,将其从运输车提起并将其放在包括纵向输送机和横向输送机的转运系统上。这种系统的优点在于,转运完成快捷,可以进行预定和直接货运列车操作,整个系统与普通的转运设施如集装箱、交换容器和半挂车等兼容。另外,分选系统是在一个较小的基础区域上形成的,这使得在接续而来的货运列车和往来的卡车之间可进行灵活的转运。在1994年7月的《货运系统(Cargo System)》杂志中,自第55页起发表了一篇题为“在COMMUTER线上的等待”的文章,报告了法国铁路公司SNCF研制大容量、小场地转运系统的研究计划。计划中的系统包括30至36台沿铁路布置的起重机,即每节货车长度上一台起重机。起重机本身并不移动,代之以手摇车垂直于所谓的成组列车(blocktrains)移动,而在纵向上,所谓的穿梭列车(shuttle trains)用作成组列车之间的输送装置。各项货物借助一配重和强大的电机提起以便实现快速的货物转运。除了需要庞大的技术性开支外,计划中的COMMUTOR系统和克鲁普快速转运系统的缺点在于,货物要从货车上提起,因此需要货物移过动力悬链线(power catenary)的专门技术方案。这可以通过将各动力悬链线部分转至一侧的方式实现,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成本相当大。在1994年7月的德国期刊DVZ第78/3号,第5页上,一篇题为“Warum nicht mal horizontal-der Daimer-Benz-Kombi-Lifter”的文章描述了Daimler-Benz公司意图实现从公路向铁路及从铁路向公路的简单转运的发展。由于只要在连接轨道的公路顶部(topping)中插入一段铁路,因而在转运位置要实现的技术前提很简单。卡车将其货物在标准货物容器(一个具有铰接支腿的交换桥)中移动就位,它在铁路段中行驶,降下其伸出支腿的下部结构并将交换桥连同货物一起放在铁路上就象放在支撑物上;然后公路车辆驶离铁路段。然后,相互连接的货车加上机车向后转入铁路部分。整个列车在放置的交换桥下穿过直至规定的停靠位置。货车的支承结构由装在货车中的提升系统提起,使支腿松开与地面的接触,从而能够被机械式缩回。然后装载好的列车在货物组件降下后就可以驶离上述铁路段。这种系统的显著优点在于-不象其它转运技术那样,这种系统基本是用公知的已证明成功的构件实现的;-不需要复杂的龙门式起重机,消除了排队等候和过度负载的终点站;-甚至远离下一个货物终端的偏僻位置也能够由复合式货运交通包括。与上述的由起重机进行横向搬运的快速转运系统相比较,非集中化的可能性是一显著优点,这是由于甚至小的工业区也能够容易地参加铁路运输交通。但是,这种系统的缺点是,需要引入新的搬运容器,即,带有铰接支腿的新的交换桥,不如此即不可能加入这种复合式交通。另外,铁路/铁路转运,即途中转换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必须使另外的转运系统投入使用。似乎也可以预见到在用运载卡车的提升翼精确放置和取出输送容器中也存在问题。另外,需要建立适当的系统来控制使卡车进入适当位置的次序,即需要提供使用自己的卡车的单独的转运服务,然而这又需要另外的由卡车至卡车的转运工作。此外,对于这种系统来说,由于不可能用机车进行在停靠的输送容器下运行,因而必须推动列车。另外,如果没有另外的转运设施,使用这种复式提升器系统不能从列车的中部装、卸货。使用这种复式提升器系统不能在单轨道上同时进行装货和卸货,这是由于在单轨道上只能要么进行放置交换容器,要么进行接纳。另一种复式交通的转运系统公开在DE3607307中,其中,为了在铁路车辆上接纳一个容器,要设置一个旋转框架,其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铁路车辆的侧面,因而向外旋转这种旋转框架可以将一辆卡车驱动到位,使其尾端对着旋转框架的面侧,使一运输容器在纵向上移到卡车上或从卡车移离。这种转运系统成本相当高,并且当重负荷需要移到处于旋出位置的框架上时也会引起支承问题。在DE3239622中描述了一种装置,它使用从带有一种装货设备的运载车辆移送和放置负载,具体来说是集装箱,上述装货设备从一支架可伸缩地连接到车辆框架上,上述支架是由若干相互接合的截面形状构成的。这种装货设备包括两个相互接合的截面形状,其中一个连接在车辆框架上,另一个可在形状的纵向上伸展。截面形状可以选择,使两个形状截面之间留有一个敞开的空间,由两个形状的截面之间的间隙向着顶部敞口,使支承集装箱的支承件可从中通过。也试图用这种设备满意地移送重负载,这是借助铁路的一条长的被支承的导向槽来保证的。这种设备不是用于转运,而只是用于放置集装箱,使得车辆当集装箱由支腿支承留在放置地点时可独立于集装箱地使用。为了使这种装置无问题地发挥作用以便移动和放置负载,车辆框架必须由支承件保持稳定。另外,DE4244136A1描述了一种转运装置,其用于从一运输车辆向另一并排停靠的运输车辆横向装载运输容器。这种转运装置跨接并固定装货平面之间的间距,补偿其相互之间的高度差,侧向地在其顶面上将待装的容器从一部车辆的装货平面推或拉向另一部车辆的装货平面。DE3917470A1中提出了一种集装箱枢纽站,使集装箱从货车侧面卸下,并借助各轨道之间的滚道和地下道来回推移,在这种布置中的集装箱通路类似于普通轨道的地下人行道。由于横向搬运,因而在借助通常的集装箱起重机不可能卸下集装箱的、具有动力悬链线的铁路区域也可以进行转运。然而,从整个述文件中看不出关于如何将集装箱从铁路车辆的侧面移下的细节。DE3313019A1中公开了一种在铁路和公路交通中进行货物转运的方法,其中,集装箱在滚柱轨道上横向移送,在集装箱下侧面上设有专门的形状部分。由于这种集装箱的专门形状,集装箱不能通用。此外,用这种方法不能装载交换桥或半挂车。DE3136687A1中描述了另一种无需分路而在铁路和公路以及公路和铁路之间同时进行货物转运的方法。为此目的,设有可水平伸展至装置纵轴线且在下部夹紧的集装箱中可垂向升起的水平转运装置。这种方法及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铁路和/或铁路/公路和/或公路/公路和/或铁路/船舶转运货物的方法,包括在运输车辆和装货/卸货站之间的卸货和装货,这是通过可横向移动地装在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板状运载件在所述运输车辆和所述装货/卸货站之间,垂直于所述运输车辆的运行方向作横向移动而实现的,其中,所述运载件是所述运输车辆的一个构件,其形式是一个交换底部,这种交换底部用作铁路/铁路和/或铁路/公路和/或公路/公路和/或铁路/船舶的货物中间搬运装置,所述装货/卸货站是从转运站的形式使用的,关于运输车辆的纵轴线来说,所述转运站被横向划分成若干横移站或分选站,在纵向上被划分成若干横移区,所述交换底部通过在由所述横移所限定的平面中的横向和纵向的移动而被分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亚历山大法勒
申请(专利权)人:小亚历山大法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