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焦油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243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初焦油分离器。其包括:壳体、中心轴杆、溢流堰、稳流筒、上伞面、下伞面、刮刀、电机、进水管、出水管以及焦油出管;壳体呈圆柱体状,底部呈倒置圆锥体状,中心轴杆纵向贯穿壳体的中心位置,且上端伸出壳体外部与电机连接,下端位于壳体内底部与刮刀固定连接,跟随电机的转动,以带动刮刀旋转;稳流筒和下伞面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分别与中心轴杆活动连接,溢流堰围设位于稳流筒顶部外围四周,进水管一端伸入稳流筒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外部,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溢流堰的底部,另一端伸出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初焦油分离器可实现对带有焦油、煤尘等杂质的原始煤气水进行分离处理,有效地分离出煤气水中的焦油和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初焦油分离器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很多生产工艺流程需要用到煤气,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越来越多利用煤气作为能源。为了满足人们对煤气的需求,通常采用煤炭气化装置将煤块、塑料、垃圾、旧纸等等这些含碳固体燃料气化并产生煤气。例如,现有技术中通常以煤为原材料通过采用固定床气化炉制得煤气。但是在固定床气化炉制造煤气的过程中,所制得的煤气中含有甲烷,煤气热值高,制气效率高;但同时由于其逆流气化的特性,在煤气化过程中产生了众多副产物,如焦油等物质,在煤气洗涤过程中被冷凝下来;而且煤气带出的的煤尘颗粒也会被洗涤下来,一起进入煤气水。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分离煤气水中的焦油与煤尘等杂质的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初焦油分离器,用以对煤气水中的焦油与煤尘等物质进行分离。本技术提供一种初焦油分离器,包括:壳体、中心轴杆、溢流堰、稳流筒、上伞面、下伞面、刮刀、电机、进水管、出水管以及焦油出管;所述壳体呈圆柱体状,底部呈倒置圆锥体状,且所述底部中心设有开口 ;所述中心轴杆纵向贯穿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且上端伸出所述壳体外部与所述电机连接,下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底部与所述刮刀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杆跟随所述电机转动,所述中心轴杆带动所述刮刀旋转;所述溢流堰、所述稳流筒、所述上伞面以及所述下伞面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稳流筒和所述下伞面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分别与所述中心轴杆活动连接,所述稳流筒为上下开口的圆柱体,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稳流筒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下伞面的下边缘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环隙,所述焦油出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下伞面上部,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溢流堰围设位于所述稳流筒顶部外围四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溢流堰的底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上伞面围设于所述稳流筒中部外围四周,下边缘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环隙;所述溢流堰、所述稳流筒、所述上伞面以及所述下伞面相互之间和/或各自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具有固定连接关系。进一步地,上述初焦油分离器中,所述第二环隙远小于所述第一环隙。进一步地,上述初焦油分离器中,所述稳流筒为喇叭形的圆柱体。进一步地,上述初焦油分离器中,所述上伞面的顶部靠近稳流筒四周设有出水孔。进一步地,上述初焦油分离器中,所述上伞面的下边缘一圈向上设有挡板。进一步地,上述初焦油分离器中,上伞面的下边缘向下设有下降管,所述挡板与所述上伞面形成的拦截空间与所述下降管连通。进一步地,上述初焦油分离器中,所述下降管的下端向所述中心轴杆方向倾斜。进一步地,上述初焦油分离器中,所述刮刀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轴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拉杆与所述中心轴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初焦油分离器,通过在初焦油分离器壳体中设置中心轴杆、溢流堰、稳流筒、上伞面、下伞面以及刮刀等组件,实现对带有焦油、煤尘等杂质的原始煤气水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分离后的煤气水、洁净焦油以及含有焦油的煤尘,并分别通过出水管、焦油出管以及底部开口排出初焦油分离器送入下道工序,解决了洁净焦油以及焦油煤尘可利用物质的回收问题,同时初步净化了煤气水的水质,为煤气水深度处理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初焦油分离器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初焦油分离器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溢流堰2、稳流筒3、上伞面4、下伞面5、刮刀6、电机7、中心轴杆8、进水管S1、出水管S2以及焦油出管S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初焦油分离器中,壳体1大致呈圆柱体状,底部呈倒置圆锥体状,且底部中心设有开口 S3,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利于煤气水中的煤尘能够很容易的沉积到壳体的底部,从开口 S3处排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初焦油分离器中,壳体1的中心轴杆8纵向贯穿壳体1的中心,中心轴杆8的上端伸出壳体1外部,且与电机7连接,能够跟随电机7旋转,并且中心轴杆8的下端位于壳体1的内底部与刮刀6固定连接,中心轴杆8跟随电机7转动,中心轴杆8带动刮刀6旋转。中心轴杆8纵向贯穿壳体1,可以对壳体1内呈悬浮状态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为可旋转的结构提供一个原点。上端伸出壳体1外部是为了能够连接电机7,下端位于壳体1底部是保证能与刮刀6连接。并且随着电机7启动带动中心轴杆8转动,刮刀6也跟随中心轴杆8转动。电机7可以持续运转,也可以间隔时间段运转。相应的刮刀6随着电机7运转而旋转。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初焦油分离器中溢流堰2、稳流筒3、上伞面4以及下伞面5均位于壳体1内部,稳流筒3和下伞面5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分别与中心轴杆8活动连接,稳流筒3仅底部上下开口,进水管S1 —端伸入稳流筒3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部。下伞面5的下边缘与壳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环隙,焦油出管S4的一端伸入下伞面5上部,另一端伸出至壳体1外部;溢流堰2围设位于稳流筒3顶部外围四周,出水管S2的一端伸入溢流堰2的底部,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部;上伞面4围设于稳流筒3中部外围四周,下边缘与壳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环隙,目的是为了使重力沉降分离杂质后的煤气水沿着第二环隙向上挤出,且上伞面4与壳体1的侧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连接点连接,优选的是两个连接点对称连接,以保障上伞面4的稳定性,也可以是大于两个的奇数或者偶数个连接点,连接点越多,稳定性越强。下伞面5位于上伞面4的下方,用于控制从原始煤气水中分离出的焦油能够在壳体1内一定的空间中保持稳定。本实施例中的溢流堰2、稳流筒3、上伞面4以及下伞面5相互之间具有固定连接关系和/或各自与壳体1侧壁之间具有固定连接关系。实际应用中,这样的固定连接关系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其他固定连接关系。整体上的固定关系是以各自与壳体1侧壁的固定连接为主,相互之间的固定连接为辅。为了能够使得沉降到壳体1底部的煤尘顺利从壳体1底部的开口 S3排出,需要在壳体1的底部的侧壁上设置刮刀6,所述刮刀6的一端固定在中心轴杆8的下端,刮刀6的另一端通过拉杆11与中心轴杆8连接,当壳体1外部的电机7启动后带动中心轴杆8转动,中心轴杆8带动刮刀6转动将沉降在壳体1底部的锥形侧壁上的煤尘刮起并向底部中心聚集,然后从开口 S3排出。本实施例的初焦油分离器,通过在初焦油分离器壳体1中设置中心轴杆8、溢流堰2、稳流筒3、上伞面4、下伞面5以及刮刀6等组件,实现对带有焦油、煤尘等杂质的原始煤气水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分离后的煤气水、洁净焦油以及含有焦油的煤尘,并分别通过出水管S2、焦油出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初焦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中心轴杆、溢流堰、稳流筒、上伞面、下伞面、刮刀、电机、进水管、出水管以及焦油出管;所述壳体呈圆柱体状,底部呈倒置圆锥体状,且所述底部中心设有开口;所述中心轴杆纵向贯穿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且上端伸出所述壳体外部与所述电机连接,下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底部与所述刮刀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杆跟随所述电机转动,所述中心轴杆带动所述刮刀旋转;所述溢流堰、所述稳流筒、所述上伞面以及所述下伞面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稳流筒和所述下伞面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分别与所述中心轴杆活动连接,所述稳流筒为上下开口的圆柱体,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稳流筒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下伞面的下边缘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环隙,所述焦油出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下伞面上部,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溢流堰围设位于所述稳流筒顶部外围四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溢流堰的底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上伞面围设于所述稳流筒中部外围四周,下边缘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环隙;所述溢流堰、所述稳流筒、所述上伞面以及所述下伞面相互之间和/或各自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具有固定连接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敏燕窦余信刘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泽玛克敏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