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半轴、半轴套管与轴承,其中所述半轴包括半轴本体与半轴本体外端的半轴端盖,所述半轴套管套在半轴本体外,所述轮毂套在半轴套管外,轮毂的末端与半轴端盖之间设有螺钉相连,所述轴承位于半轴套管与轮毂之间,轴承包括外轴承与内轴承,其中内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内侧,外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外侧,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设有隔套,隔套的两端均与内轴承与外轴承的非基面相连本轴承单元是在内、外两个轴承的内套小端面之间加一个整体的隔套,此隔套可使得轴承的工作游隙达到原设计的准确合理的状态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技术介绍
我国现国产商用车的轮毂轴承绝大部分是由两套单独圆锥滚子轴承组成。即在装配时先将里端轴承内套组件装到车桥套管上,再将轮毂吊到套管上,而后是装上外端轴承的内套组件,再旋紧螺母并按要求将螺母倒退1/7?1/9圈。这使得汽车生产厂的装配时间加长,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主要的是轴承的游隙是在装配现场用电动扳手旋紧后自动倒退而产生的游隙,这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轴承的工作游隙达不到设计的理想状态。这种轮毂轴承装配方式轻则导致轴承损坏,需要花费时间和人力进行更换,重则导致轮毂损坏,对于使用者来说,每年高昂的维护费用苦不堪言。因此对于新型汽车轴承轮毂单元的研发刻不容缓。本技术主要使得装配过程简单快捷;隔套使两个轴承的工作游隙稳定,大幅度提高轴承寿命;使轴承内套与套管之间不再松动且节省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了隔套,即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半轴、半轴套管与轴承,其中所述半轴包括半轴本体与半轴本体外端的半轴端盖,所述半轴套管套在半轴本体外,所述轮毂套在半轴套管外,轮毂的末端与半轴端盖之间设有螺钉相连,所述轴承位于半轴套管与轮毂之间,轴承包括外轴承与内轴承,其中内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内侧,外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外侧,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设有隔套,隔套的两端均与内轴承与外轴承的非基面相连。优选的,所述外轴承的外侧设有锁紧垫片,锁紧垫片与外轴承之间设有螺栓与螺母。优选的,所述内轴承的内侧设有油封,油封与所述轮毂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半轴本体和所述半轴套管之间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半轴套管内。优选的,所述半轴端盖与所述轮毂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有益效果是:本轴承单元是在内、外两个轴承的内套小端面之间加一个整体的隔套,此隔套可使得轴承的工作游隙达到原设计的准确合理的状态不变。隔套使得轮毂有更大的抗倾覆力矩;由于是将内轴承、外轴承及隔套与轮毂组成一个单元可便于贮存,并在装配现场可方便的将整个单元装在半轴套管上;由于隔套的高度为确定值,从而使轴承得到合理不变化的工作游隙,轴承寿命大幅提高;增加隔套后使内轴承与外轴承的内圈与隔套组合成一体,避免了内轴承与外轴承的内套与半轴套管松动造成的轴承不正常失效;由于新结构的轴承单元可大幅提高轴承的工作寿命,即可减少更换轴承和润滑脂的频次,节省维护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轮毂;2,螺钉;3,螺母;4,第二密封圈;5,半轴端盖;6,半轴本体;7,半轴套管;8,锁紧垫片;9,螺栓;10,外轴承;11,隔套;12,内轴承;13,第一密封圈;14,油封;15,半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出示本技术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1、半轴15、半轴套管7与轴承,其中所述半轴15包括半轴本体6与半轴本体6外端的半轴端盖5,所述半轴套管7套在半轴本体6外,所述轮毂1套在半轴套管7外,轮毂1的末端与半轴端盖5之间设有螺钉2相连,所述轴承位于半轴套管7与轮毂1之间,轴承包括外轴承10与内轴承12,其中内轴承12位于半轴套管7的内侧,夕卜轴承10位于位于半轴套管7的外侧,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之间设有隔套11,隔套11的两端均与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的非基面相连。隔套11使得轮毂单元有更大的抗倾覆力矩;且内轴承12、外轴承10、隔套11以及轮毂组成一个单元可便于贮存,并在装配现场可方便的将整个单元装在半轴套管7上;由于隔套11的高度为确定值,使得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得到合理不变化的工作游隙,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的寿命均得到大幅提高。结合附图,所述外轴承10的外侧设有锁紧垫片8,锁紧垫片8与外轴承10之间设有螺栓9与螺母3。所述内轴承12的内侧设有油封14,油封14与所述轮毂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3。所述半轴端盖5的外端与所述半轴本体6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4位于半轴套管7内。所述半轴端盖5与所述轮毂1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基于上述,本轮毂轴承单元是将现有两套圆锥滚子轴承,即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之间加一隔套11,此隔套11的两端面紧靠在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的非基面。不改变原来轴承的所采用的ο型配置,以获得较宽的支撑间距。本轴承单元是在专用的轴承游隙检测机上组装成整体轮毂轴承单元,这使得内轴承12、外轴承10和轮毂1变成一个整体便于运输和保管,并在汽车在装配线上一次性装配轮毂成为现实,从而大大的缩短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轮毂轴承单元先精确计算出汽车轮毂1所需的理想工作游隙,同时使用轮毂轴承游隙检测仪,该检测仪在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隔套11装配后检测出该轮毂轴承轴向游隙,据此配出合适的隔套11,将隔套11装于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的两个内套中间拧紧即可,保证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得到最佳的游隙,避免了原来没有隔套11而出现的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工作时由于轴承零件的尺寸与形状不同,膨胀系数或膨胀量不同,在超常温下造成内轴承12与外轴承10工作游隙变化,而致使丧失精度而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本轮毂轴承单元保证游隙不变,这将大大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满足用户的超载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半轴、半轴套管与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包括半轴本体与半轴本体外端的半轴端盖,所述半轴套管套在半轴本体外,所述轮毂套在半轴套管外,轮毂的末端与半轴端盖之间设有螺钉相连,所述轴承位于半轴套管与轮毂之间,轴承包括外轴承与内轴承,其中内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内侧,外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外侧,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设有隔套,隔套的两端均与内轴承与外轴承的非基面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的外侧设有锁紧垫片,锁紧垫片与外轴承之间设有螺栓与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的内侧设有油封,油封与所述轮毂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本体和所述半轴套管之间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半轴套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端盖与所述轮毂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半轴、半轴套管与轴承,其中所述半轴包括半轴本体与半轴本体外端的半轴端盖,所述半轴套管套在半轴本体外,所述轮毂套在半轴套管外,轮毂的末端与半轴端盖之间设有螺钉相连,所述轴承位于半轴套管与轮毂之间,轴承包括外轴承与内轴承,其中内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内侧,外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隔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半轴、半轴套管与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包括半轴本体与半轴本体外端的半轴端盖,所述半轴套管套在半轴本体外,所述轮毂套在半轴套管外,轮毂的末端与半轴端盖之间设有螺钉相连,所述轴承位于半轴套管与轮毂之间,轴承包括外轴承与内轴承,其中内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内侧,外轴承位于半轴套管的外侧,内轴承与外轴承之间设有隔套,隔套的两端均与内轴承与外轴承的非基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经雨,杜学来,张怀林,侯志远,侯经利,颜光照,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吉利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