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KS‑6前轮边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905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技术领域的新型KS‑6前轮边隔套,包括隔套本体,所述隔套本体一侧设有大头端,所述大头端一侧连接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一侧连接有小头端且所述大头端、小头端以及过渡段铸为一体,所述过渡段和小端头上设有供齿轮油流通的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运用利用隔套的结构特征,补偿轴承因磨损造成的间隙增加,延长了零部件使用寿命,以及大头端和小头端的外径设置,使隔套能够与齿轮轴形成小间隙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弹性隔套与齿轮轴的同轴,减少运转的不平衡量,降低NVH振动值,此外,通过控制小端段的外径值,加大与外突段直径的径向差值,可以有效的获得更小的刚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A new KS 6 front wheel sleeve

The new K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chanical technical field of the 6 front wheel sleeve, including sleeve body, the sleev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ig end and the big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transition section, the transition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small end and the big end and the small end and transition some cast as a whole, the transition section and the small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tion channel for gear oil circ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by using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cer sleeve, bearing due to the increase of compensation gap caused by wear,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arts, and the big end and the small end diameter of the sleeve set capable of forming complexes with small gap and gear shaft,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elastic sleeve coaxial with the gear shaft, unbalance reduction operation, reduce the vibration value of NVH,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small end section of the outer diameter and the outer value increase The radial difference of the diameter of the segment can effectively obtain the smaller stiffness,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KS-6前轮边隔套,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机械零件制造和消费大国,而隔套生产已经在零件制造总比值中名列前茅,成为零件制造的生力军,在冶金、汽车制造、农业生产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隔套生产工艺包括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但是能为隔套业独当一面的产品却迟迟未见,并不能够解决现有行业所遇到的问题,而我们的新型KS-6边隔套却不同,一改传统结构轴承间刚性固定的固定方式,同时,安装时通过调整垫控制了间隙,避免了轴承使用磨损后,间隙会加大,因此无法在使用过程中调节间隙的情况,该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应运而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运用利用隔套的结构特征,补偿轴承因磨损造成的间隙增加,延长了零部件使用寿命,以及大头端和小头端的外径设置,使隔套能够与齿轮轴形成小间隙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弹性隔套与齿轮轴的同轴,减少运转的不平衡量,降低NVH振动值,此外,通过控制小端段的外径值,加大与外突段直径的径向差值,可以有效的获得更小的刚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械
的新型KS-6前轮边隔套,包括隔套本体,所述隔套本体一侧设有大头端,所述大头端一侧连接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一侧连接有小头端,且所述大头端、小头端以及过渡段铸为一体,所述过渡段和小端头上设有供齿轮油流通的流通通道。进一步而言,所述流通通道包括设置在过渡段上的异形流通孔,以及设置在小头端上的、与异形流通孔连通的直通孔。进一步而言,所述隔套本体的轴向长度上,大头端占总长的40%左右,过渡段占总长度的50%左右,余下的为小头端所占长度。进一步而言,所述隔套本体表层经由度铬处理。本技术通过运用利用隔套的结构特征,补偿轴承因磨损造成的间隙增加,延长了零部件使用寿命,以及大头端和小头端的外径设置,使隔套能够与齿轮轴形成小间隙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弹性隔套与齿轮轴的同轴,减少运转的不平衡量,降低NVH振动值,此外,通过控制小端段的外径值,加大与外突段直径的径向差值,可以有效的获得更小的刚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机械
的新型KS-6前轮边隔套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
的新型KS-6前轮边隔套,包括隔套本体1,所述隔套本体1一侧设有大头端2,所述大头端2一侧连接有过渡段3,所述过渡段3一侧连接有小头端4,且所述大头端2、小头端4以及过渡段3铸为一体,造型符合隔套实用规律,稳定性强,所述过渡段3和小端头4上设有供齿轮油流通的流通通道5,确保了对轴承的散热与润滑。更具体而言,所述流通通道5包括设置在过渡段3上的异形流通孔,以及设置在小头端4上的、与异形流通孔连通的直通孔,使齿轮油通过流通通道而与轴承充分接触,确保了对轴承的散热与润滑,所述隔套本体1的轴向长度上,大头端2占总长的40%左右,过渡段3占总长度的50%左右,余下的为小头端4所占长度,通过特定形状的结构,获得特定的刚度曲线,增加了有效的弹性变形量,可以在弹性范围内有效的弥补轴承磨损后的间隙,保证了整体的预紧效果基本不变,所述隔套本体1表层经由度铬处理,增加了表面光洁度,提高了其耐腐蚀性与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运用利用隔套的结构特征,补偿轴承因磨损造成的间隙增加,延长了零部件使用寿命,以及大头端和小头端的外径设置,使隔套能够与齿轮轴形成小间隙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弹性隔套与齿轮轴的同轴,减少运转的不平衡量,降低NVH振动值,此外,通过控制小端段的外径值,加大与外突段直径的径向差值,可以有效的获得更小的刚度。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KS‑6前轮边隔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KS‑6前轮边隔套,包括隔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本体一侧设有大头端(2),所述大头端(2)一侧连接有过渡段(3),所述过渡段(3)一侧连接有小头端(4),且所述大头端(2)、小头端(4)以及过渡段(3)铸为一体,所述过渡段(3)和小头端(4)上设有供齿轮油流通的流通通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KS-6前轮边隔套,包括隔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本体一侧设有大头端(2),所述大头端(2)一侧连接有过渡段(3),所述过渡段(3)一侧连接有小头端(4),且所述大头端(2)、小头端(4)以及过渡段(3)铸为一体,所述过渡段(3)和小头端(4)上设有供齿轮油流通的流通通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KS-6前轮边隔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克维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