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3807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输水管和集水管,输水管与冷却水源连接,沿集水管排布有喷嘴;输水管上设有调节阀和流量计;集水管与轧辊平行且分别设在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集水管上的喷嘴分别指向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与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与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分别关于轧制中心线对称。该装置布置合理,在有效控制降温幅度的同时用水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轧辊的热凸度是影响板带轧机负载辊缝的重要因素,当轧辊的热凸度超过一定值时轧机将失去板形凸度控制能力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轧辊的热凸度与轧辊的温度相关,当轧辊冷却不充分时轧辊的热凸度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微米,所以对轧辊温度的控制是控制热凸度的有效手段。现有的轧辊温度控制方式主要是向轧辊喷射冷却水使其降温,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对喷嘴排布、喷射位置、喷射角度、用水量分配、控制方式等作具体说明,因此,现有的轧辊温度控制方式只能达到一个笼统的降温效果,虽然起到了降温的目的,但是不能精确控制降温幅度也不能通过合理的配置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该装置布置合理,在有效控制降温幅度的同时用水量小。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输水管和集水管,输水管与冷却水源连接,沿集水管排布有喷嘴;输水管上设有调节阀和流量计;集水管与轧辊平行且分别设在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集水管上的喷嘴分别指向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与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与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分别关于轧制中心线对称。进一步地,上、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共用一组调节阀和流量计,上、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各用一组调节阀和流量计,上、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用水量之和占总用水量的14%-17%,上、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喷嘴的用水量之和占总用水量的83%-86%。进一步地,分别以上、下轧辊横截面的圆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喷射范围在上轧辊表面的第二、三象限,其中70%以上在第二象限;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喷射范围在下轧辊表面的第二、三象限,其中70%以上第三象限;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喷嘴的喷射范围在上轧辊表面的第一、四象限,其中70%以上在第四象限;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喷嘴的喷射范围在下轧辊表面的第一、四象限,其中70%以上在第一象限。进一步地,上、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上分别设有两排喷嘴,其中,远离轧制中心线的一排喷嘴的偏转角度为25°,接近轧制中心线的一排喷嘴的偏转角度为30°,两排喷嘴的散射角度均为45°或60°、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均为15-20°,上、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上分别设有三排喷嘴,三排喷嘴的偏转角度均为30°、散射角度均为45°或60°、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均为15-20°。进一步地,在上、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上,位于同排的相邻的喷嘴的间距均为70-90mm,两排喷嘴之间相互错开半个间距;在上、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上,位于同排的相邻的喷嘴的间距均为70-90mm,中间一排喷嘴与另一排喷嘴相互错开半个间距、与剩下的一排喷嘴同步。进一步地,喷嘴为燕尾扇形喷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冷却水依次经过输水管、集水管和喷嘴最终喷射到轧辊表面,随着轧辊的旋转对轧辊辊身进行冷却,同时,调节阀通过调节流量控制轧辊温度进而控制轧辊热凸度,流量计可以实时检测流量、为调节阀控制提供参考和反馈,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集水管与轧辊平行,保证了轧辊沿轴向热凸度分布均匀;将喷嘴分别对准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四个位置,集中对轧辊温升最高的四个部位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排布合理,节约了用水;两组集水管及其喷嘴分别关于轧制中心线对称,保证了上、下轧辊的冷却效果相同,缩小了上、下轧辊的辊温差。2.合理分布轧辊进口侧和出口侧的用水量,通过实践应用得出当上、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用水量之和占总用水量的14%-17%,上、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喷嘴的用水量之和占总用水量的83%-86%时,轧辊最高温度在70℃以内,上、下轧辊的温差在5℃以内,轧辊沿轴向方向的温差在30℃以内,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由于上、下轧辊出口侧是冷却的关键部位,集水管喷嘴的用水量大,所以各自采用一组调节阀和流量计单独控制,保证足够的用水供应,并能单独进行水量调节以此控制辊温即轧辊凸度。3.上轧辊的第二、四象限以及下轧辊的第一、三象限的温升最高,在辊温温升最高的地方进行精准冷却,有效降低辊温,并节约用水。4.喷嘴的偏转角度选用25°或30°在同排喷嘴之间喷射形成的水印互不干涉,在各排喷嘴之间喷射水印也互不干涉;倾斜角度选用15-20°,有效喷射面积大。5.结合所选喷嘴8特性及喷嘴8安装角度及位置,以喷嘴8喷射水印紧密布置又互不干涉为原则,以有效提高冷却效果为目的,同排喷嘴8之间的间距选用70-900mm最合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两个虚线圆从上到下分别表示上轧辊和下轧辊)。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排布示意图(图中长度单位为mm)。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排布示意图(图中长度单位为mm)。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喷嘴的排布示意图(图中长度单位为mm)。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喷嘴的排布示意图(图中长度单位为mm)。图中:1-调节阀;2-流量计;3-输水管;4-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5-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6-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7-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8-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输水管3和集水管,输水管3与冷却水源连接,沿集水管排布有喷嘴8;输水管3上设有调节阀1和流量计2;集水管与轧辊平行且分别设在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集水管上的喷嘴8分别指向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4及其喷嘴8与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5及其喷嘴8、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6及其喷嘴8与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7及其喷嘴8分别关于轧制中心线对称(或近似对称)。冷却水依次经过输水管3、集水管和喷嘴8最终喷射到轧辊表面,随着轧辊的旋转对轧辊辊身进行冷却,同时,调节阀1通过调节流量控制轧辊温度进而控制轧辊热凸度,流量计2可以实时检测流量、为调节阀1控制提供参考和反馈,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集水管与轧辊平行,保证了轧辊沿轴向热凸度分布均匀;将喷嘴8分别对准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四个位置,集中对轧辊温升最高的四个部位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排布合理,节约了用水;两组集水管及其喷嘴8分别关于轧制中心线对称,保证了上、下轧辊的冷却效果相同,缩小了上、下轧辊的辊温差。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4和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5共用一组调节阀1和流量计2,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6和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7各用一组调节阀1和流量计2,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4的喷嘴8和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5的喷嘴8的用水量之和占总用水量的14%-17%,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6的喷嘴8和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7的喷嘴8的用水量之和占总用水量的83%-86%。合理分布轧辊进口侧和出口侧的用水量,通过实践应用得出当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4的喷嘴8和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5的喷嘴8的用水量之和占总用水量的14%-17%,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6的喷嘴8和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7的喷嘴8的用水量之和占总用水量的83%-86%时,轧辊最高温度在70℃以内,上、下轧辊的温差在5℃以内,轧辊沿轴向方向的温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输水管和集水管,输水管与冷却水源连接,沿集水管排布有喷嘴,其特征在于:输水管上设有调节阀和流量计;集水管与轧辊平行且分别设在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集水管上的喷嘴分别指向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与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与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分别关于轧制中心线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热凸度控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输水管和集水管,输水管与冷却水源连接,沿集水管排布有喷嘴,其特征在于:输水管上设有调节阀和流量计;集水管与轧辊平行且分别设在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集水管上的喷嘴分别指向上、下轧辊的进、出口侧;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与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与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及其喷嘴分别关于轧制中心线对称;分别以上、下轧辊横截面的圆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上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喷射范围在上轧辊表面的第二、三象限,其中70%以上在第二象限;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喷射范围在下轧辊表面的第二、三象限,其中70%以上第三象限;上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喷嘴的喷射范围在上轧辊表面的第一、四象限,其中70%以上在第四象限;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喷嘴的喷射范围在下轧辊表面的第一、四象限,其中70%以上在第一象限;上、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共用一组调节阀和流量计,上、下轧辊出口侧集水管各用一组调节阀和流量计,上、下轧辊进口侧集水管喷嘴的用水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