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802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22:35
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上且自后向前依次并排布置的第一倒棱机、第二倒棱机和传送机;在第一倒棱机及第二倒棱机之间以及第二倒棱机与传送机之间设置翻料机构来将钢磨棒从第一倒棱机经第二倒棱机送至传送机,并在期间对钢磨棒的两端分别完成加工处理,最终由传送机传送至下一道工序。其实现钢磨棒倒棱处理的自动化,降低采工艺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提高生产安全性,能够保证倒棱工艺的标准化及加工所得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磨棒加工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
技术介绍
耐磨材料制成的钢磨棒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端部开裂现象。目前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是人工用砂轮机对钢磨棒的端部进行打磨倒棱处理后,人工用淬火液对钢磨棒的端部进行淬火,整个过程效率低,用工数量多且处理所得产品的质量不均匀,工艺性较差,次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钢磨棒倒棱工序的自动化、标准化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其不仅能够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减少用工人数,减低成本,而且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上且自后向前依次并排布置的第一倒棱机、第二倒棱机和传送机。在所述第一倒棱机及所述第二倒棱机的机座上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布置传送辊轮,在机座下端分别设置举升气缸,在举升气缸的缸杆上端设置顶料机座,在顶料机座的上端设置主动托辊、左右向布置的多个从动托辊及与主动托辊配合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倒棱机与所述第二倒棱机的设置方向相反,即在所述第一倒棱机的左端设置砂轮机,且其主动托辊的驱动电机亦设置在左端,在所述第二倒棱机的右端设置砂轮机,且其主动托辊的驱动电机亦设置在右端。在所述第一倒棱机的机座前侧左端、在所述第二倒棱机的机座前侧右端分别设置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能够将钢磨棒从所述第一倒棱机移转至所述第二倒棱机、由所述第二倒棱机移转至所述传送机。具体地:所述翻料机构包括轴向沿左右向的翻料主轴以及轴向相间均布在翻料主轴上的多个翻料钩。所述翻料钩呈L型且使两臂之间的夹角呈钝角,长臂的中部与翻料主轴配合,短臂延伸至对应传送辊轮的下方。在所述第一倒棱机与第二倒棱机之间、第二倒棱机与传送机之间分别对应所述翻料钩设置导料板。所述导料板自后向前向下倾斜设置,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倒棱机或者第二倒棱机上,对应地,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倒棱机或者传送机上并延伸至对应传送辊轮的上侧。生产过程中,钢磨棒自所述第一倒棱机的右端传送至其左端后,第一倒棱机上的举升气缸将顶料机座向上抬起,钢磨棒被主动托辊及从动托辊支起,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主动托辊开始旋转,从而带动钢磨棒旋转,此时砂轮机开始对钢磨棒的左端进行加工处理;对钢磨棒的左端处理完毕后,所述第一倒棱机上的翻料机构动作,翻料钩将钢磨棒向上托起并最终沿着导料板滚入第二倒棱机的传送辊轮上;在第二倒棱机上钢磨棒被向右传送,期间第二倒棱机上的举升气缸将顶料机座向上抬起,同样钢磨棒被主动托辊及从动托辊支起,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主动托辊开始旋转,从而带动钢磨棒旋转,此时砂轮机开始对钢磨棒的右端进行加工处理;对钢磨棒的右端处理完毕后,所述第二倒棱机上的翻料机构动作,翻料钩将钢磨棒向上托起并最终沿着导料板滚入传送机的传送辊轮上;钢磨棒最终由传送机传送至下一道工位进行端部淬火处理。在所述第一倒棱机的右端设置锯床,在所述第一倒棱机的机座后侧设置定尺机构;所述定尺机构包括电机及与电机配合的沿左右向布置的丝杠,在所述丝杠上装配定尺板。所述导料板对应所述翻料钩的一端设置U型槽口,且使该U型槽口的槽宽大于所述翻料钩的宽度。这样在翻料主轴的驱动下,翻料钩的长臂上端面翻转至与导料板上端面在同一平面时,长臂的自由端正好置于U型槽口内,保证翻料钩与导料板之间的良好衔接。在所述第一倒棱机及第二倒棱机的机座上对应翻料钩与导料板相对的一端设置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上端面为斜面且倾斜方向与导料板倾斜方向一致。在翻料钩自下向上翻转过程中,翻转至翻料钩的长臂上端面与导料板上端面在同一平面时,翻料钩的长臂下端面与限位座的上端斜面接触。在该斜面上可以设置橡胶层,来降低碰撞的噪音及机械部件之间的碰撞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实现钢磨棒倒棱处理的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提高生产安全性,能够保证倒棱工艺的标准化及加工所得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砂轮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顶料机座部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传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翻料钩与导料板衔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翻料钩翻转变化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基座,2第一倒棱机,3第二倒棱机,4传送机,41传送辊轮,51顶料机座,52举升气缸,53驱动电机,54主动托辊,55从动托辊,6砂轮机,7翻料机构,71翻料主轴,72翻料钩,73导料板,74限位座,8定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便结合附图对其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在下述的表述中所用到的如“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当然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1上且自后向前依次并排布置的第一倒棱机2、第二倒棱机3和传送机4。如图1至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倒棱机2及所述第二倒棱机3的机座上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布置传送辊轮41,在机座下端分别设置举升气缸52,所述举升气缸52的缸杆轴向垂直设置。在所述举升气缸52的缸杆上端设置顶料机座51,在顶料机座51的上端设置驱动电机53、主动托辊54和左右向布置的多个从动托辊55。主动托辊54及从动托辊55的轴向均左右向延伸,并排设置的辊轮沿前后方向相间一定间距,保证钢磨棒能够支撑在辊轮形成的径向间隙处,在驱动电机53带动主动托辊54旋转时,(主动托辊54中)并排的两主动辊轮能够形成足够的摩擦带动钢磨棒旋转,为此还需要保证主动托辊54均有一定的轴向长度。从动托辊55的设置应分别相对于第一倒棱机、第二倒棱机上的传送辊轮41,界于相邻两传送辊轮41之间的间隔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倒棱机2与所述第二倒棱机3的设置方向相反,即在所述第一倒棱机2的左端设置砂轮机6,且其主动托辊54及对应驱动电机亦设置在左端,在所述第二倒棱机3的右端设置砂轮机6,且其主动托辊54及对应驱动电机亦设置在右端。在所述第一倒棱机2的机座前侧左端、在所述第二倒棱机3的机座前侧右端分别设置翻料机构7。如图1至图3及图5所示,所述翻料机构7包括轴向沿左右向的翻料主轴71以及轴向相间均布在翻料主轴71上的多个翻料钩72。所述翻料钩72呈L型且使两臂之间的夹角呈钝角,长臂的中部与翻料主轴71配合,短臂延伸至对应传送辊轮的下方(如图2所示)。如图2、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倒棱机2与第二倒棱机3之间、第二倒棱机3与传送机4之间分别对应所述翻料钩72设置导料板73。所述导料板73自后向前向下倾斜设置,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倒棱机2或者第二倒棱机3上,对应地,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倒棱机3或者传送机4上并延伸至对应传送辊轮41的上侧。所述翻料机构7设置的作用是能够将钢磨棒从所述第一倒棱机2移转至所述第二倒棱机3、然后再由所述第二倒棱机3移转至所述传送机4。除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机械手抓拿的形式。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倒棱机2的右端设置锯床,并在所述第一倒棱机2的机座后侧设置定尺机构。所述定尺机构包括电机及与电机配合的沿左右向布置的丝杠,在所述丝杠上装配定尺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基座上且自后向前依次并排布置的第一倒棱机、第二倒棱机和传送机;在所述第一倒棱机及所述第二倒棱机的机座上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布置传送辊轮,在机座下端分别设置举升气缸;在所述举升气缸的缸杆上端设置顶料机座;在顶料机座的上端设置主动拖辊、左右向布置的多个从动托辊及与主动托辊配合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倒棱机与所述第二倒棱机的设置方向相反,即在所述第一倒棱机的左端设置砂轮机,且其主动托辊及对应驱动电机亦设置在左端,在所述第二倒棱机的右端设置砂轮机,且其主动托辊及对应驱动电机亦设置在右端;在所述第一倒棱机的机座前侧左端、在所述第二倒棱机的机座前侧右端分别设置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能够将钢磨棒从所述第一倒棱机移转至所述第二倒棱机、由所述第二倒棱机移转至所述传送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基座上且自后向前依次并排布置的第一倒棱机、第二倒棱机和传送机;在所述第一倒棱机及所述第二倒棱机的机座上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布置传送辊轮,在机座下端分别设置举升气缸;在所述举升气缸的缸杆上端设置顶料机座;在顶料机座的上端设置主动托辊、左右向布置的多个从动托辊及与主动托辊配合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倒棱机与所述第二倒棱机的设置方向相反,即在所述第一倒棱机的左端设置砂轮机,且其主动托辊及对应驱动电机亦设置在左端,在所述第二倒棱机的右端设置砂轮机,且其主动托辊及对应驱动电机亦设置在右端;在所述第一倒棱机的机座前侧左端、在所述第二倒棱机的机座前侧右端分别设置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能够将钢磨棒从所述第一倒棱机移转至所述第二倒棱机、由所述第二倒棱机移转至所述传送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磨棒自动倒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机构包括轴向沿左右向的翻料主轴以及轴向相间均布在翻料主轴上的多个翻料钩;所述翻料钩呈L型且使两臂之间的夹角呈钝角,长臂的中部与翻料主轴配合,短臂延伸至对应传送辊轮的下方;在所述第一倒棱机与第二倒棱机之间、第二倒棱机与传送机之间分别对应所述翻料钩设置导料板;所述导料板自后向前向下倾斜设置,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倒棱机或者第二倒棱机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宇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民钢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