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3371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在发生卡锚时将锚链筒锚口处改成半圆筒状与半锥筒状相结合,该半锥筒状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使得锚具的锚杆在拉锚试验中可以顺利收放,也即顺利进入或退出锚链筒。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仅对锚链筒做局部改动,不但减少了现场修改工作量,而且令试验过程容易把控,从而减少对试锚箱体的损伤,此外还缩短了拉锚试验周期,并且使得拉锚试验结果更可靠顶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体放样拉锚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在拉锚试验的起锚过程中,发生卡锚现象时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拉锚试验主要是基于木模放样(即锚具、锚唇以及锚链筒等均采用木质模型)进行试验,经试验合格后再根据木模参数制作真正可用于船体上的铸钢锚具、锚唇以及锚链筒。在拉锚试验中,收放锚具运动不顺利的状况称为卡锚现象。若出现卡锚现象,目前一般采用改变锚具进入锚链筒的角度,也即改变锚链筒的角度(特别是锚链筒的锚口的角度)来解决。但是改变锚链筒角度需要多次拆卸、修整和重新装配锚链筒,不仅增加了拉锚试验现场不堪重负的修改工作量,而且对试锚箱体创伤面大,造成箱体强度受损而影响试验可信度。此外,由于受到锚口高度和船体总布置要求的限制,锚链筒角度不允许作较大改动,致使试验过程对于角度变动量难以把控,还会导致拉锚试验周期变长,令拉锚试验工作陷入被动甚至困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以对锚链筒角度的改变进行规范化,减少拉锚试验现场的修改工作量,并缩短锚试验周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1、记录卡锚时锚具与锚穴背板的触碰点的位置;A2、在锚链筒纵剖面以所述碰触点为圆心,以锚杆半宽为半径作第一圆;将所述第一圆与锚穴背板纵剖面线相对远离锚链筒的中轴线的交点作为半锥筒底点;A3、在锚链筒纵剖面以所述触碰点为圆心,以大于所述第一圆半径的预设半径作第二圆;将所述第二圆与锚链筒纵剖面线的交点作为半锥筒顶点;所述半锥筒顶点与半锥筒底点位于所述锚链筒中轴线的同侧;A4、以所述半锥筒顶点为半环形基线的中点,沿所述半环形基线对所述锚链筒做半环切,形成半环切口;并将半环切口至锚链筒锚口的半圆筒部分切除;A5、在锚穴背板纵剖面以锚链筒锚口的中心点到半锥筒底点的距离为长半轴,以锚链筒半径为短半轴作出以所述半锥筒底点为半椭圆边中点的半椭圆;将所述半椭圆作为半锥筒底边;A6、在所述半锥筒顶点与所述半锥筒底边之间装钉条材,形成半锥筒侧面;A7、以所述锚链筒锚口未切除的半圆边以及所述半锥筒底边形成的开口作为新锚口,并在新锚口上装钉新锚唇,完成新锚链筒的制作。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预设半径为所述第一圆半径的5~7倍。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条材具体为木条。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A7中装钉新锚唇具体包括:将步骤A4中切除的半圆筒上的原锚唇段分成若干段钉装在所述半锥筒底边上。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具体将所述原锚唇段均分成3段或5段。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以下步骤:A8、基于新锚链筒进行拉锚试验,观察并记录锚具的入筒情况以及锚具与新锚唇的贴合情况,相应对新锚链筒进行调整及修改。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以下步骤:A9、拉锚试验合格后基于新锚链筒制作报告进行报验,报验通过后相应制作铸钢锚链筒。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仅对锚链筒做局部改动,不但减少了现场修改工作量,而且令试验过程容易把控,从而减少对试锚箱体的损伤。2、减少工作量的同时,节省了时间,从而缩短了拉锚试验周期。3、处理方法规范化,使得拉锚试验结果更可靠顶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提出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执行前卡锚状态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L向视图。图4是实施例执行后收锚状态的纵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的L向视图。图中:10-锚具,11-锚杆,20-锚穴背板,30-锚链筒,40-锚唇,50-防撞条,60-半锥筒,81-甲板,82-船体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思是:发生卡锚时,对锚链筒锚口处的部分进行改动(具体是将锚链筒锚口处改成半圆筒状与半锥筒状相结合,该半锥筒状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使得锚具的锚杆在拉锚试验中可以顺利收放,也即顺利进入或退出锚链筒。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实施例提出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0至S700:S100、记录卡锚时锚具与锚穴背板的触碰点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锚具10包括锚杆11,锚杆11与锚穴背板20出现触碰而导致卡锚,步骤S100将二者的触碰点记为P点。S200、在锚链筒纵剖面以所述碰触点为圆心,以锚杆半宽为半径作第一圆;将所述第一圆与锚穴背板纵剖面线相对远离锚链筒的中轴线的交点作为半锥筒底点。步骤S200中,在图2所示锚链筒30的纵剖面以碰触点P为圆心,锚杆11半宽(也即是宽度的一半)为半径作第一圆;该第一圆与锚穴背板20纵剖面线相对远离锚链筒30的中轴线的交点,也即是A点,将作为半锥筒底点,也即中后续要制作的半锥筒60的底边的参考点。S300、在锚链筒纵剖面以所述触碰点为圆心,以大于所述第一圆半径的预设半径作第二圆;将所述第二圆与锚链筒纵剖面线的交点作为半锥筒顶点;所述半锥筒顶点与半锥筒底点位于所述锚链筒中轴线的同侧。步骤S300中,在锚链筒30的纵剖面以触碰点P为圆心,以大于第一圆半径的预设半径作第二圆,该预设半径具体为所述第一圆半径的5~7倍,这样可使后续要制作的半锥筒60的侧面线的斜率保持在15°以内,以确保在后续拉锚试验中锚杆11能够顺利入筒。第二圆与锚链筒30纵剖面线的交点即图2中的B点将作为半锥筒顶点,也即是后续要制作的半锥筒60的顶点,该半锥筒顶点B与半锥筒底点A位于所述锚链筒30中轴线的同侧,且二者的连线AB将作为后续要制作的半锥筒60的侧面线,如前所述,该侧面线的斜率优选在15°以内。S400、以所述半锥筒顶点为半环形基线的中点,沿所述半环形基线对所述锚链筒做半环切,形成半环切口;并将半环切口至锚链筒锚口的半圆筒部分切除。具体地,步骤S400中以半锥筒顶点B为半环形基线的中点,沿所述半环形基线对所述锚链筒30做半环切,形成半环切口;并将半环切口至锚链筒锚口B的半圆筒部分切除。也即将锚链筒30锚口处的一部分圆筒切除掉一半,只剩下部分半圆筒。S500、在锚穴背板纵剖面以锚链筒锚口的中心点到半锥筒底点的距离为长半轴,以锚链筒半径为短半轴作出以所述半锥筒底点为半椭圆边中点的半椭圆;将所述半椭圆作为半锥筒底边。具体地,步骤S500中,在锚穴背板20纵剖面以锚链筒30锚口的中心点O(可一并参阅图3)到半锥筒底点A的距离为长半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记录卡锚时锚具与锚穴背板的触碰点的位置;A2、在锚链筒纵剖面以所述碰触点为圆心,以锚杆半宽为半径作第一圆;将所述第一圆与锚穴背板纵剖面线相对远离锚链筒的中轴线的交点作为半锥筒底点;A3、在锚链筒纵剖面以所述触碰点为圆心,以大于所述第一圆半径的预设半径作第二圆;将所述第二圆与锚链筒纵剖面线的交点作为半锥筒顶点;所述半锥筒顶点与半锥筒底点位于所述锚链筒中轴线的同侧;A4、以所述半锥筒顶点为半环形基线的中点,沿所述半环形基线对所述锚链筒做半环切,形成半环切口;并将半环切口至锚链筒锚口的半圆筒部分切除;A5、在锚穴背板纵剖面以锚链筒锚口的中心点到半锥筒底点的距离为长半轴,以锚链筒半径为短半轴作出以所述半锥筒底点为半椭圆边中点的半椭圆;将所述半椭圆作为半锥筒底边;A6、在所述半锥筒顶点与所述半锥筒底边之间装钉条材,形成半锥筒侧面;A7、以所述锚链筒锚口未切除的半圆边以及所述半锥筒底边形成的开口作为新锚口,并在新锚口上装钉新锚唇,完成新锚链筒的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锚试验中卡锚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记录卡锚时锚具与锚穴背板的触碰点的位置;
A2、在锚链筒纵剖面以所述碰触点为圆心,以锚杆半宽为半径作第一圆;将所述第一圆
与锚穴背板纵剖面线相对远离锚链筒的中轴线的交点作为半锥筒底点;
A3、在锚链筒纵剖面以所述触碰点为圆心,以大于所述第一圆半径的预设半径作第二圆;
将所述第二圆与锚链筒纵剖面线的交点作为半锥筒顶点;所述半锥筒顶点与半锥筒底点位于
所述锚链筒中轴线的同侧;
A4、以所述半锥筒顶点为半环形基线的中点,沿所述半环形基线对所述锚链筒做半环切,
形成半环切口;并将半环切口至锚链筒锚口的半圆筒部分切除;
A5、在锚穴背板纵剖面以锚链筒锚口的中心点到半锥筒底点的距离为长半轴,以锚链筒
半径为短半轴作出以所述半锥筒底点为半椭圆边中点的半椭圆;将所述半椭圆作为半锥筒底
边;
A6、在所述半锥筒顶点与所述半锥筒底边之间装钉条材,形成半锥筒侧面;
A7、以所述锚链筒锚口未切除的半圆边以及所述半锥筒底边形成的开口作为新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