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100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重分段的一侧设置第一主吊点和第一辅吊点,操作第一吊机使其与第一主吊点相连接,操作第二吊机使其与第一辅吊点相连接;在超重分段的另一侧设置第二主吊点和第二辅吊点;解除第二吊机与第一辅吊点的连接,超重分段在第一吊机的吊装下绕第一主吊点转动进行第一次翻身;待超重分段第一次翻身完成后操作第二吊机使其与第二主吊点相连接;解除第一吊机与第一主吊点的连接,超重分段在第二吊机的吊装下绕第二主吊点转动进行第二次翻身;待超重分段第二次翻身完成后操作第一吊机使其与第二辅吊点相连接。本申请通过分散的多吊点设计有效降低了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船舶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双体船存在大型宽、外板/甲板厚度薄、分段重量过重等特点,若沿用传统吊环设置方法(即脱胎吊装设置4只吊环、翻身设置2只吊环),则存在吊环设计规格过大(须选用负荷为90吨)的问题,且吊环焊接工作量大,极可能导致吊点区域薄板焊接应力过于集中,翻身吊装吊环区域板材被撕裂的安全风险,严重影响分段吊装安全和薄板变形控制,如何调整该双体船“l”字形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以控制变形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以提升翻身操作的安全性。

2、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包括:

3、在超重分段的一侧设置第一主吊点和第一辅吊点,操作第一吊机使其与所述第一主吊点相连接,操作第二吊机使其与所述第一辅吊点相连接,所述超重分段呈“l”字形设置;

4、在超重分段的另一侧设置第二主吊点和第二辅吊点;

5、解除第二吊机与第一辅吊点的连接,超重分段在第一吊机的吊装下绕所述第一主吊点转动进行第一次翻身;

6、待超重分段第一次翻身完成后操作第二吊机使其与所述第二主吊点相连接;

7、解除第一吊机与第一主吊点的连接,超重分段在第二吊机的吊装下绕所述第二主吊点转动进行第二次翻身;

8、待超重分段第二次翻身完成后操作第一吊机使其与所述第二辅吊点相连接,所述超重分段呈倒“l”字形设置。

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吊点包括八只与所述超重分段焊接连接的主吊环,所述主吊环上设有第一u形扣,所述第一u形扣两两一组并通过钢丝绳与第二u形扣相连接,所述第二u形扣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一吊机或所述第二吊机相连接。

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吊点与所述第一主吊点的结构相同。

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吊点包括四只与所述超重分段焊接连接的辅吊环,所述辅吊环上设有第三u形扣,所述第三u形扣两两一组并通过钢丝绳与第四u形扣相连接,所述第四u形扣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一吊机或所述第二吊机相连接。

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辅吊点与所述第一辅吊点的结构相同。

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重分段包括舷台部和连接桥部,所述第一主吊点和所述第二主吊点位于所述舷台部且分别位于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一辅吊点和所述第二辅吊点位于所述连接桥部且分别位于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通过分散的多吊点设计成功解决了现有超重分段吊点集中的问题,有效降低了因受力集中发生撕扯的安全风险,通过两次翻身将超重分段由反态状态调整至正态状态,整个过程的冲击力较小,实现了超重分段的平稳翻身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吊点包括八只与所述超重分段焊接连接的主吊环,所述主吊环上设有第一U形扣,所述第一U形扣两两一组并通过钢丝绳与第二U形扣相连接,所述第二U形扣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一吊机或所述第二吊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吊点与所述第一主吊点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吊点包括四只与所述超重分段焊接连接的辅吊环,所述辅吊环上设有第三U形扣,所述第三U形扣两两一组并通过钢丝绳与第四U形扣相连接,所述第四U形扣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一吊机或所述第二吊机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吊点与所述第一辅吊点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分段包括舷台部和连接桥部,所述第一主吊点和所述第二主吊点位于所述舷台部且分别位于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一辅吊点和所述第二辅吊点位于所述连接桥部且分别位于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吊点包括八只与所述超重分段焊接连接的主吊环,所述主吊环上设有第一u形扣,所述第一u形扣两两一组并通过钢丝绳与第二u形扣相连接,所述第二u形扣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一吊机或所述第二吊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吊点与所述第一主吊点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分段的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吊点包括四只与所述超重分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东李佳男钟发明郑乃坚蔡东刘鑫张呈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