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隧道穿越斜向错动活断层的破坏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8030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拟隧道穿越斜向错动活断层的破坏试验装置,其主要构成是:无盖的模型试样箱由活动的左半箱100和固定的右半箱200构成;活动的左半箱100通过前双向移动副309及后双向移动副310与固定的右半箱200连接;左半箱的左底板102与垂直加载装置307的上端铰接,垂直加载装置307的下端连接于底座400左侧的可前后移动的水平移动平台308上;左半箱的左前板103、右前板分别与前水平加载装置302和后水平加载装置紧贴。该装置能实现隧道结构与活动断层间多倾角、多交角的空间位置,更为准确地模拟出隧道结构的受力状态及破坏方式,从而为穿越断层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更可靠的试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涉及一种模拟隧道穿越斜向错动活断层的破坏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大量的岩土力学摩擦滑动实验研究结果指出,岩土体摩擦滑动有两类基本形式:稳定滑动(蠕滑)和突发滑动(粘滑)。粘滑是一种不稳定滑动,它是对外加负荷产生的振荡位移响应。活动断层粘滑错动是一种断裂构造特征的地区性地质灾害,是造成跨断层隧道结构严重破坏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隧道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当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上部的岩体称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部的岩体称为下盘。活动断层粘滑错动具体表现为断层上、下盘突发性大变形位移错动。地层中隧道衬砌结构在断层两侧土体相对位移牵制下将产生附加应力和附加变形,过大的错动位移使衬砌兼受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的复合力学性质,可能导致衬砌开裂和屈服破坏,影响隧道正常运营。在实际工程中分析断层的运动方式对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的操作性很差,因而十分有必要建立地铁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的物理模型试验平台。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平台研究隧道衬砌结构抗错动力学响应规律,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从而提出衬砌结构抗错动安全关键技术指标参数,为隧道结构设计于施工提供指导,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中国专利CN201220024444.5公开了一种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物理模型试验系统。该模拟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包括模型测试系统、模型监控系统、模型箱底板控制系统和模型箱。模型箱底部采用千斤顶和位移r>计组成模型箱底板支撑及控制系统,控制模型箱底板四个板块的垂直沉降,模拟地裂缝单侧土层的垂直沉降位移。该装置采用土体隔板模拟地裂缝,通过改变土体隔板与隧道轴线间的相对位置,包括隧道轴线与土体隔板横轴线的夹角(倾角)、隧道轴线与土体隔板竖轴线的夹角(交角),模拟隧道轴线与地裂缝立面间不同倾角和不同交角时地裂缝对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其存在的问题是:1、只能模拟活动速率很低的稳定滑动的裂缝对隧道的破坏行为,而不能模拟错动速率很高的不稳定滑动活动断层的粘滑错动对隧道的破坏行为;2、只能按照预设的沉降位移总量进行控制,不能模拟不同位移速度下的断层错动对隧道的破坏行为;3、只能模拟沿剪切面竖轴线错动的裂缝对隧道的破坏行为,而不能模拟沿剪切面横轴线错动的断层对隧道的破坏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隧道穿越斜向错动活断层的破坏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实现隧道结构与活动断层间多倾角、多交角的空间位置,并较为准确地模拟出隧道结构的受力状态及破坏方式,从而为穿越断层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更可靠的试验数据,在有效保证隧道主体结构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度。本技术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隧道穿越斜向错动活断层的破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盖的模型试样箱由活动的左半箱和固定的右半箱构成;所述的左半箱由矩形的左侧板、矩形的左底板、梯形的左前板、梯形的左后板构成;其中左前板由左部的左前矩形板与右部的左前直角梯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组成,左前直角梯形板的右边为斜边,左后板由左部的左后矩形板与右部的左后直角梯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组成,左后直角梯形板的右边为斜边;所述的左底板的底面与垂直加载装置的上端通过铰支座铰接,垂直加载装置的下端连接于底座左侧的可前后移动的水平移动平台上;左前板的前面紧贴前加载条,前加载条的前面抵紧前水平加载装置的后端,前水平加载装置的前端固定于底座上的前反力架,前加载条向下伸出与底座接触,且底座的水平移动平台的前部与前加载条的后面接触;左后板后面紧贴后加载条,后加载条的后面抵紧后水平加载装置的前端,后水平加载装置的后端固定于底座上的后反力架,后加载条向下伸出与底座接触,且底座的水平移动平台的后部与后加载条的前面接触;所述的右半箱由矩形的右侧板、矩形的右底板、梯形的右前板、梯形的右后板构成;其中右前板由右部的右前矩形板与左部的右前直角梯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组成,右前直角梯形板的左边为斜边,右后板由右部的右后矩形板与左部的右后直角梯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组成,右后直角梯形板的左边为斜边;所述的右前直角梯形板的左边与左前直角梯形板的右边通过既能沿左前直角梯形板的右边移动又能前后移动的前双向移动副连接,左后直角梯形板的右边与右后直角梯形板的左边通过既能沿左后直角梯形板的右边移动又能前后移动的后双向移动副连接;所述的左半箱的左侧板和右半箱的右侧板均开有三个隧道洞口。所述的前双向移动副的具体结构是:前右滑条的右侧面固定于开口向后的前形框的右壁,前右滑条的左侧面嵌置有前右滚珠,前右滚珠的凸出部位与前左滑条的右侧面接触,前左滑条的左侧面嵌置有前左滚珠,前左滚珠的凸出部位与前形框的左壁接触;前左滑条的后侧面固定于左前直角梯形板的斜边上、前右滑条的后侧面固定于右前直角梯形板的斜边上;所述的后双向移动副的具体结构是:后右滑条的右侧面固定于开口向前的后形框的右壁,后右滑条的左侧面嵌置有后右滚珠,后右滚珠的凸出部位与后左滑条的右侧面接触,后左滑条的左侧面嵌置有后左滚珠,后左滚珠的凸出部位与后形框的左壁接触;后左滑条的前侧面固定于左后直角梯形板的斜边上、后右滑条的前侧面固定于右后直角梯形板的斜边上。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隧道穿越斜向错动活断层的破坏试验方法,该方法能实现隧道结构与活动断层间多倾角、多交角的空间位置,并较为准确地模拟出隧道结构的受力状态及破坏方式。所述的垂直加载装置配有荷重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的前水平加载装置和后水平加载装置也均配有荷重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本技术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使用方法是:A.将隧道模型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左侧板的一个隧道洞口和右侧板的一个隧道洞口上;将其余的隧道洞口封堵,再在模型试样箱内填土并压密;B.启动前水平加载装置及后水平加载装置,通过前加载条、后加载条向左半箱进行水平加载,使左半箱及其下方的垂直加载装置随水平移动平台向前或向后发生水平位移,直至达到设定的断层错动量的前后水平位移分量;同时,由垂直加载装置向左半箱施加载荷,推动左半箱通过前双向移动副、后双向移动副沿右前直角梯形板的左边、右后直角梯形板的左边倾斜向上移动,直至达到设定的断层错动量的斜向位移分量;C.加载过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同步记录左半箱的水平、竖向位移加载速度及位移量;通过荷重传感器同步记录左半箱受到的水平及竖向荷载;同时记录隧道模型上应变片及土压力盒的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隧道穿越斜向错动活断层的破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盖的模型试样箱由活动的左半箱(100)和固定的右半箱(200)构成;所述的左半箱由矩形的左侧板(101)、矩形的左底板(102)、梯形的左前板(103)、梯形的左后板(104)构成;其中左前板(103)由左部的左前矩形板(103a)与右部的左前直角梯形板(103b)通过高强螺栓(405)连接组成,左前直角梯形板(103b)的右边为斜边;左后板(104)由左部的左后矩形板(104a)与右部的左后直角梯形板(104b)通过高强螺栓(405)连接组成,左后直角梯形板(104b)的右边为斜边;所述的左底板(102)的底面与垂直加载装置(307)的上端通过铰支座(306)铰接,垂直加载装置(307)的下端连接于底座(400)左侧的可前后移动的水平移动平台(308)上;左前板(103)的前面紧贴前加载条(300),前加载条(300)的前面抵紧前水平加载装置(302)的后端,前水平加载装置(302)的前端固定于底座(400)上的前反力架(301),前加载条(300)向下伸出与底座(400)接触,且底座(400)的水平移动平台(308)的前部与前加载条(300)的后面接触;左后板(104)后面紧贴后加载条(303),后加载条(303)的后面抵紧后水平加载装置(305)的前端,后水平加载装置(305)的后端固定于底座(400)上的后反力架(304),后加载条(303)向下伸出与底座(400)接触,且底座(400)的水平移动平台(308)的后部与后加载条(303)的前面接触;所述的右半箱由矩形的右侧板(201)、矩形的右底板(202)、梯形的右前板(203)、梯形的右后板(204)构成;其中右前板(203)由右部的右前矩形板(203a)与左部的右前直角梯形板(203b)通过高强螺栓(405)连接组成,右前直角梯形板(203b)的左边为斜边,右后板(204)由右部的右后矩形板(204a)与左部的右后直角梯形板(203b)通过高强螺栓(405)连接组成,右后直角梯形板(203b)的左边为斜边;所述的右前直角梯形板(203b)的左边与左前直角梯形板(103b)的右边通过既能沿左前直角梯形板(103b)的右边移动又能前后移动的前双向移动副(309)连接,左后直角梯形板(104b)的右边与右后直角梯形板(204b)的左边通过既能沿左后直角梯形板(104b)的右边移动又能前后移动的后双向移动 副(310)连接;所述的左半箱(100)的左侧板(101)和右半箱(200)的右侧板(201)均开有三个隧道洞口(4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隧道穿越斜向错动活断层的破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无盖的模型试样箱由活动的左半箱(100)和固定的右半箱(200)构成;
所述的左半箱由矩形的左侧板(101)、矩形的左底板(102)、梯形的左前板(103)、梯形的左后板(104)构成;其中左前板(103)由左部的左前矩形板(103a)与右部的左前直角梯形板(103b)通过高强螺栓(405)连接组成,左前直角梯形板(103b)的右边为斜边;左后板(104)由左部的左后矩形板(104a)与右部的左后直角梯形板(104b)通过高强螺栓(405)连接组成,左后直角梯形板(104b)的右边为斜边;
所述的左底板(102)的底面与垂直加载装置(307)的上端通过铰支座(306)铰接,垂直加载装置(307)的下端连接于底座(400)左侧的可前后移动的水平移动平台(308)上;左前板(103)的前面紧贴前加载条(300),前加载条(300)的前面抵紧前水平加载装置(302)的后端,前水平加载装置(302)的前端固定于底座(400)上的前反力架(301),前加载条(300)向下伸出与底座(400)接触,且底座(400)的水平移动平台(308)的前部与前加载条(300)的后面接触;左后板(104)后面紧贴后加载条(303),后加载条(303)的后面抵紧后水平加载装置(305)的前端,后水平加载装置(305)的后端固定于底座(400)上的后反力架(304),后加载条(303)向下伸出与底座(400)接触,且底座(400)的水平移动平台(308)的后部与后加载条(303)的前面接触;
所述的右半箱由矩形的右侧板(201)、矩形的右底板(202)、梯形的右前板(203)、梯形的右后板(204)构成;其中右前板(203)由右部的右前矩形板(203a)与左部的右前直角梯形板(203b)通过高强螺栓(405)连接组成,右前直角梯形板(203b)的左边为斜边,右后板(204)由右部的右后矩形板(204a)与左部的右后直角梯形板(203b)通过高强螺栓(405)连接组成,右后直角梯形板(203b)的左边为斜边;
所述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孙飞刘银郭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