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酸枣渣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酸枣渣为原料,采用碱解醇沉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废料酸枣渣为原料,解决了酸枣渣中提取膳食纤维的技术难点,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提取酸枣渣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 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膳食纤维是指不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的总称,但对人体健康 有重要作用,被称为"人体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 性膳食纤维(IDF)两大类,其中SDF主要为植物细胞内的储存物质和分泌物,另外还包括部 分微生物多糖和合成多糖,其组成主要是一些胶类物质和糖类物质;而IDF主要成分是纤 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原果胶和壳聚糖等。SDF持水力高,粘度大,能被肠道内微生物菌群 较好地发酵利用,在降低餐后血糖和吸附胆固醇方面具有优良特性;并且能促进肠道益生 菌的生长,在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病等"文明病"方面具有有益的功 效。IDF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强,预防结肠癌活性高,且能显著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 膳食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加快胆固醇的排泄,可降低患肠癌的风险,同时可吸 收食物中有毒物质。因此膳食纤维可以预防肥胖症、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降低血 压、抗乳腺癌、改变肠道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平衡菌群、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和增 进口腔功能、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防治胆结石等。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可分为:①化学分离法,主要采用直接水提法、絮凝剂法、碱 法、酸法等来分离膳食纤维;②粗分离法,它可以改变原料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但这类方 法提取的产品不纯;③酶和化学试剂结合分离法,在使用糖化酶、F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 酶的同时,加入化学试剂,这类方法得到膳食纤维的纯度较高;④酶法,通过蛋白酶除去蛋 白质,淀粉酶溶解淀粉而得到膳食纤维;⑤发酵法,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选用适当的菌 种来制取膳食纤维;⑥膜分离法,通过改变膜的分子量制备膳食纤维。 酸率 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 F Chow,为鼠李科早 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成熟的酸枣去除果肉后的果仁-酸枣仁是我国传统名贵中 药材,含有黄酮、皂苷、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催眠的功效。目前,酸枣的利用也 以酸枣仁为主,酸枣果肉除少量用于食品行业,大多数被当作废料而丢弃。事实上,酸枣果 肉也被证明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酸枣多糖被证明具有增强免疫功 能,且对小鼠急性CC14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目前,在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中未见有关酸枣渣中报道,本专利技术利用碱解醇沉法, 首次从酸枣渣中提取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该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良好 药用价值,因此对酸枣渣进行开发,可以提高对酸枣资源利用率、增加酸枣产业经济附加 值,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取酸枣渣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 的制备方法,不仅解决了酸枣渣中提取膳食纤维的技术难点,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废料酸枣 渣,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本专利技术提取酸枣渣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将脱脂、脱色、提取过多糖的酸枣果肉渣干燥、粉碎,得酸枣果肉渣粉末; ⑵将质量浓度6%~8%的Κ0Η溶液与步骤⑴中所得酸枣果肉渣粉末,按照质量比 为8 ± 1 :1,碱解温度80 ± 10°C,碱解时间60 ± lOmin后,抽滤得滤渣和滤液; ⑶取步骤(2)中滤液调节pH为7,浓缩、加入4-5倍量95%乙醇,抽滤得沉淀,即 为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 ⑷取步骤(2)中滤渣用4~6%双氧水脱色、调节pH为7,进行抽滤,滤渣水洗,乙 醇洗,干燥,即得酸枣不溶性膳食纤维。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KOH溶液质量浓度为7 %。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KOH溶液与酸枣果肉渣粉末质量比为8 :1。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碱解温度90°C。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碱解时间70min。 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取酸枣渣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⑴将脱脂、脱色、提取过多糖的酸枣果肉渣干燥、粉碎,得酸枣果肉渣粉末; ⑵将质量浓度7%的KOH溶液与步骤⑴中所得酸枣果肉渣粉末,按照质量比为8 : 1,碱解温度90°C,碱解时间70min后,抽滤得滤渣和滤液; ⑶取步骤(2)中滤液调节pH为7,浓缩、加入5倍量95%乙醇,抽滤得沉淀,即为 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 ⑷取步骤⑵中滤渣用5 %双氧水脱色、调节pH为7,进行抽滤,滤渣水洗,乙醇 洗,干燥,即得酸枣不溶性膳食纤维。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⑴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 ①碱浓度对酸枣果肉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每份酸枣果肉粉分别加入浓度为 3%、4%、5%、6%、7%、8%的1(0!1溶液,料液比1:6,碱解温度50°(:,碱解时间501^11。实验 结果表明,KOH溶液浓度低于6%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着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不 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着碱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KOH溶液浓度大于6 %时二者得率都趋 于稳定,因此,选择KOH溶液浓度6%为两种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试验碱浓度。 ②料液比对酸枣果肉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每份酸枣果肉粉分别加入料液比为 1: 5、1: 6、1: 7、1: 8、1:9的KOH溶液,KOH浓度6%,碱解温度50°C,碱解时间50min。实验结 果表明,当料液比低于1:8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着料液比的增大而增加,不溶性膳 食纤维的得率随着料液比的增大而下降,料液比超过1:8时二者的得率都趋于稳定,故选 择料液比1:8为最佳的提取试验料液比。 ③碱解温度对酸枣果肉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每份酸枣果肉粉分别置于温 度为50°(:、60°(:、70°(:、80°(:、90°(:、100°(:的水浴中,料液比1:8,1(0!1浓度6%,碱解时间 50min。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低于80°C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加,不 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下降,当温度达到80°C时二者的产率都趋于稳定, 故选择80°C为两种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试验温度。 ④碱解时间对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每份酸枣果肉分别提取 3〇111;[11、40111;[11、50111;[11、60111;[11、70111;[11,料液比1:8,碱解温度80°0,1(0!1浓度6%。实验结果表 明,提取时间小于60min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溶性膳食纤 维的得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当提取时间超过60min后,两种膳食纤维的得率都趋于 稳定,故选择60min为两种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试验时间。 ⑤正交实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的实验因素及水平见 表1。 表1正交实验因素及水平 由以上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90°C,料液比为1 :8, Κ0Η浓度 7%,碱解时间70min,该最佳条件下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达45. 52%,不溶性 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7. 95%。 按照上述优选的制备方法,对酸枣渣中两种膳食纤维得率的最佳工艺条件稳定性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两种膳食纤维得率稳定性试验结果 ⑵两种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取酸枣渣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将脱脂、脱色、提取过多糖的酸枣果肉渣干燥、粉碎,得酸枣果肉渣粉末;⑵将质量浓度6%~8%的KOH溶液与步骤⑴中所得酸枣果肉渣粉末,按照质量比为8±1:1,碱解温度80±10℃,碱解时间60±10min后,抽滤得滤渣和滤液;⑶取步骤(2)中滤液调节pH为7,浓缩、加入4‑5倍量95%乙醇,抽滤得沉淀,即为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⑷取步骤(2)中滤渣用4~6%双氧水脱色、调节pH为7,进行抽滤,滤渣水洗,乙醇洗,干燥,即得酸枣不溶性膳食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书,张严磊,段金廒,宋忠兴,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