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整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6813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2:29
在形成于机轮减阻罩(30)的主体部(32)前部的前整流部(34)中,前倾斜面(36)在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车辆下侧而向车辆后侧倾斜,前侧面(38)从前倾斜面(36)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36A)起向车辆前侧延伸。并且,由于触碰前侧面(38)的行驶风(F3)朝向前倾斜面(36)侧流动并且与行驶风(F2)一齐从前整流部(34)朝向车辆下侧流出,因此行驶风(F2、F3)的流速增快。由此,抑制了行驶风(F2、F3)触碰前轮(12)等的情况,从而能够减少车辆的空气阻力。此外,通过使行驶风(F2、F3)的流速增快并使浮力作用于车辆而使浮力与重力抵消,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而且,由于通过浮力而抑制了上下方向上的车辆的变动,因此能够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整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整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轮胎导流板(机轮减阻罩)被配置于发动机底护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具体而言,在发动机底护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形成有倾斜面,在该倾斜面的车辆后侧以及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有轮胎导流板。并且,在车辆的行驶时,由于流经发动机底护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行驶风将触碰到倾斜面以及轮胎导流板,因此抑制了该行驶风的全部触碰到轮胎导流板的情况。由此,对车辆的Cd値(空气阻力系数)的恶化进行了抑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866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6939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03054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327281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结构中,虽然通过倾斜面以及轮胎导流板而对车辆空气阻力的恶化进行了抑制,但是并未考虑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在此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降低空气阻力的同时提升操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车辆用整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具备,主体部,其在车辆下部处被设置于车轮的车辆前侧,且从地板下向车辆下侧突出,前整流部,其被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前部处,并且使触碰该前部的行驶风向该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进行整流且从车辆下侧流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主体部在车辆下部处被设置于车轮的车辆前侧。该主体部从地板下向车辆下侧突出,在主体部的前部形成有前整流部。在此,前整流部使触碰主体部的前部的行驶风向该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进行整流并从车辆下侧流出。即,当车辆的行驶时行驶风触碰到主体部的前部时,该行驶风将朝向前整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被整流,并且主要从前整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下端向车辆下侧流出。因此,能够使从前整流部的下端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的流速变快。由此,由于抑制了从前整流部的下端流出的行驶风向主体部的车辆后侧流入的情况,因此抑制了该行驶风触碰到车轮等的情况。并且,从前整流部的下端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将卷入流经主体部的车辆下侧并向车辆后侧流动的行驶风而向车辆下侧流动。其结果为,对流经主体部的车辆下侧并向车辆后侧流动的行驶风触碰到车轮等的情况进行了抑制。通过以上方式能够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此外,由于从前整流部的下端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的流速较快,因此会有将车辆向上侧提升的力(浮力)作用于车辆。由此,例如通过使该浮力和车辆的重力相互抵消,从而能够提升车辆直线行驶时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并且,通过使该浮力作用于车辆从而对上下方向上的车辆变动进行了抑制。换言之,在上下方向上对车辆姿态的变化进行了抑制。其结果为,能够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所述前整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为前倾斜面,所述前倾斜面在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下侧而向车辆后侧倾斜,所述前整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为前侧面,所述前侧面从所述前倾斜面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起向车辆前侧延伸。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前整流部被构成为,包括构成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前倾斜面和构成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的前侧面。并且,前倾斜面在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下侧而向车辆后侧倾斜,并且从前倾斜面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起,前侧面向车辆前侧延伸。即,前整流部被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前侧开放的凹状。因此,触碰到前倾斜面的行驶风将沿着前倾斜面而向车辆下侧流动。另一方面,触碰到前侧面的行驶风沿着前侧面而向前倾斜面侧(前整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流动并与沿着前倾斜面流的行驶风汇合。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触碰到前整流部的行驶风向前整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整流并从前整流部的下端向车辆下侧流出。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为,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所述前倾斜面的下端处的宽度尺寸与所述前倾斜面的上端处的宽度尺寸相比而被设定得较小。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由于前倾斜面的下端处的宽度尺寸与前倾斜面的上端处的宽度尺寸相比而被设定得较小,因此沿着前倾斜面而向车辆下侧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会由于文丘里效果而变得较快。因此,能够使从前倾斜面的下端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的流速更快。由此,流经主体部的周围的行驶风被引入前整流部侧,从而能够进一步对从前倾斜面的下端流出的行驶风向主体部的车辆后侧流入的情况进行抑制。其结果为,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为,在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所述前倾斜面被形成为侧面观察时向车辆后侧斜上方凸起的曲面状。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由于前倾斜面被形成为侧面观察时向车辆后侧斜上方凸起的曲面状,因此能够有效率地使行驶风沿着前倾斜面而向车辆下侧流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为,在第二方式至第四方式所涉及的任意一个车辆用整流装置中,所述前侧面被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斜后方凸起的曲面状。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由于前侧面被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斜后方凸起的曲面状,因此能够使行驶风高效地沿着前侧面而向前整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流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为,在第二方式至第五方式所涉及的任意一个车辆用整流装置中,在所述主体部的后部上形成有后整流部,所述后整流部的构成方式为,包括后倾斜面,后倾斜面被配置于前倾斜面的车辆后侧,并且在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上侧而向车辆后侧倾斜。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例如,从前整流部(前倾斜面)的下端流出的行驶风的一部分即使以朝向主体部的车辆后侧卷入的方式而流入,也能够对该行驶风触碰车轮等的情况进行抑制。即,假设当从前整流部(前倾斜面)的下端流出的行驶风的一部分以卷入主体部的车辆后侧的方式而流入时,该行驶风将被吸附于后倾斜面上,并沿着后倾斜面而朝向后倾斜面的下端流动。并且,在该行驶风到达后倾斜面的下端时,该行驶风的流速变缓,且该行驶风收敛于后倾斜面的下端部。由此,能够对流入主体部的车辆后侧的行驶风触碰到车轮等的情况进行抑制。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为,第二方式至第六方式所涉及的任意一个车辆用整流装置中,所述主体部以关于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左右对称的方式被设置有一对。在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中,由于主体部以关于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左右对称的方式被设置有一对,因此例如相对于车辆的横摆而能够使车辆的行驶姿态稳定。即,如前文所述,通过使从前整流部向车辆下侧流出的行驶风的流速变快,从而虽然在车辆上作用有将车辆提升的力(浮力),但在车辆的横摆时随着车辆的姿态的变化而会使浮心的位置移动。并且,如果在车辆的横摆时转矩作用于车辆上,则在定倾中心(稳定中心)上复原力发挥作用。因此,由于通过该复原力而欲使车辆恢复原本的姿态,从而相对于车辆的横摆而能够使车辆的行驶姿态稳定。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整流装置,能够在降低空气阻力的同时提升操控稳定性以及乘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整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整流装置,具备:主体部,其在车辆下部处被设置于车轮的车辆前侧,且从地板下向车辆下侧突出,前整流部,其被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前部处,并且使触碰该前部的行驶风向该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进行整流且从车辆下侧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整流装置,具备:主体部(32),其在所述车辆的下部处被设置于车轮(12、18)的所述车辆的前侧,且被固定于地板上并从地板下向所述车辆下侧突出,前整流部(34),其被形成在所述主体部(32)的前部处,并且将触碰到所述前部的行驶风向所述前部的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进行整流,且所述行驶风向所述车辆下侧流出,后整流部(54),其被形成在所述主体部(32)的后部处,所述前整流部(34)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为前倾斜面(36),所述前倾斜面(36)在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所述车辆的下侧而向所述车辆后侧倾斜,所述前整流部(34)的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为前侧面(38),所述前侧面(38)从所述前倾斜面(36)的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起向所述车辆的前侧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荣一小林邦啓浅野一秀宫下胜己古谷祐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