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丽秋专利>正文

一种病人运送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757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2:09
一种病人运送车,包括支撑板、固定装置、护理装置、底板及缓冲装置,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及第三定位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海绵块及第二海绵块,护理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护理架及挂钩,底板上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支架、滚球、凸块、第一弹簧及定位块,缓冲装置包括移动架、第二滚轮及第二弹簧,固定板呈长方体,固定板竖直放置,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海绵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海绵块呈长方体,第二海绵块水平放置,第二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顺利快速的将病人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治疗,使得病人治疗具有持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病人运送车
技术介绍
病人在医院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将其转移到别的病床或者床位甚至是手术室,然而现有的方式主要是搀扶着病人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运输装置,但是其效率较低,且运输装置较少运输不稳定,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病人运送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病人运送车,所述病人运送车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固定装置左侧的护理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底板及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缓冲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位于下表面上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右两侧的第二定位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下方的第三定位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的第一海绵块及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海绵块,所述护理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右侧的护理架及位于所述护理架上方的挂钩,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上方的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柱上方的支架、位于所述支架上方的滚球、位于所述支架一侧的凸块、位于所述凸块下方的第一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周围的定位块,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移动架、位于所述移动架下方的第二滚轮及位于所述移动架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板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竖直放置,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海绵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定位杆呈L型,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定位杆呈L型,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撑柱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柱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护理架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护理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护理架的另一端竖直向上,所述挂钩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支撑柱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轴转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面上。所述第三支撑柱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支撑柱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呈L型,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竖直向上。所述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定位块水平放置,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呈L型,所述移动架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面上,所述第三支撑柱贯穿所述移动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的另一端竖直向下,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移动架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病人运送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顺利快速的将病人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防止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可以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治疗,使得病人的治疗具有持续性,使得病人能够尽快康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病人运送车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病人运送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病人运送车包括支撑板1、位于所述支撑板I上方的固定装置2、位于所述固定装置2左侧的护理装置3、位于所述支撑板I下方的底板4及位于所述底板4左右两侧的缓冲装置5。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I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I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I上设有位于下表面上的第一定位杆11、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11左右两侧的第二定位杆12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12下方的第三定位杆13。所述第一定位杆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杆11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杆1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11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定位杆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定位杆12呈L型,所述第二定位杆1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12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定位杆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定位杆13呈L型,所述第三定位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13的另一端呈水平状。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固定板21、位于所述固定板21一侧的第一海绵块22及位于所述支撑板I上方的第二海绵块23。所述固定板2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21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21竖直放置,所述固定板2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2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海绵块2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22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22与所述固定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2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海绵块23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海绵块23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病人躺在第二海绵块23的上方,从而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如图1所示,所述护理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柱3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1右侧的护理架32及位于所述护理架32上方的挂钩33。所述第一支撑柱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柱3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3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护理架32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护理架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护理架32的另一端竖直向上。所述挂钩33设有若干个且上下依次排列,所述挂钩33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用于挂住吊瓶。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4呈长方体,所述底板4水平放置,所述底板4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一滚轮41、位于上方的第二支撑柱4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42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柱43、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柱43上方的支架、位于所述支架上方的滚球45、位于所述支架一侧的凸块46、位于所述凸块46下方的第一弹簧47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42周围的定位块48。所述第一滚轮41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滚轮4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41设置于所述底板4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柱42呈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人运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病人运送车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固定装置左侧的护理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底板及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缓冲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位于下表面上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右两侧的第二定位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下方的第三定位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的第一海绵块及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海绵块,所述护理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右侧的护理架及位于所述护理架上方的挂钩,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上方的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柱上方的支架、位于所述支架上方的滚球、位于所述支架一侧的凸块、位于所述凸块下方的第一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周围的定位块,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移动架、位于所述移动架下方的第二滚轮及位于所述移动架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板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竖直放置,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海绵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丽秋
申请(专利权)人:金丽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