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丽秋专利>正文

应急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818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急救生圈,包括圈体、压缩气瓶、气囊和连接体;所述圈体为带有容纳空间的线状容器,在所述圈体上设有预定宽度的开口,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圈体上并可通过所述开口收缩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圈体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连接体上形成合围空间;所述压缩气瓶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气囊与所述压缩气瓶通过设有气阀的气道连接,所述气阀设置在所述连接体外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应急救生圈包括圈体及隐藏在圈体中的气囊,可使得设备本身具有较小的体积,方便携带,当出现应急情况时,接通气阀使压缩气瓶中的压缩空气充入气囊,使气囊展开即可成为救生圈,实现其提供额外浮力的功能。

Emergency lifesaving r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mergency life-saving ring comprises a ring body, compressed gas cylinders, air bag and a connecting body; the ring body is linear with the container space, opening a predetermined width is arranged in the ring body, wherein the air bag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ng body and through the opening in the contract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two ends of the ring bod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body formed near space; the compressed gas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body, compressed gas cylinders the airbag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through an airway, the air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surface in vitro. Emergency life-saving ring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ring body and an air bag hidden in the ring of, can make the equipment itself has small volume, easy to carry, when the case of emergency, connect the valve allows the compressed gas cylinders of compressed air is filled into the air bag, the airbag can become a life buoy, the additional buoyancy the function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救生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运动辅助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救生圈。
技术介绍
水上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尤其是游泳,具体而言,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清凉惬意,还能够锻炼体魄,在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改善肌肉系统能力增强抵抗力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是一项极为实用的技能。游泳从不会到擅长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时刻将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因此配备一定的辅助器材或救生器材十分必要。常见的辅助器材就是救生圈,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当然,也可以使用救生衣,穿戴在身体上,在水中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多额外的浮力,确保游泳练习过程中的安全。然而,许多已经具备一定游泳技能的游泳者在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救生圈,但意外情况又难免可能出现,无论是橡皮圈还是救生衣,现有技术当中所提供的产品都需要提前穿戴在人身体上,并且其体积往往较大,虽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额外浮力,但也同时给使用者在水中运动产生了大量阻力,因此游泳辅助器材的笨拙庞大削减了人们运动的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游泳辅助器材体积庞大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应急救生圈。一种应急救生圈,包括圈体、压缩气瓶、气囊和连接体;所述圈体为带有容纳空间的线状容器,在所述圈体上设有预定宽度的开口,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圈体上并可通过所述开口收缩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圈体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连接体上形成合围空间;所述压缩气瓶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气囊与所述压缩气瓶通过设有气阀的气道连接,所述气阀设置在所述连接体外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圈体包括曲线形的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的一端和第二圈体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所述第一圈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圈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圈体和所述第二圈体上均设有预定宽度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圈体和所述第二圈体中均设有气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边沿还设有与所述开口外形相匹配的盖体,所述盖体可扣合在所述开口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设有圆柱形的容纳部,在所述容纳部中设有气道接口,所述压缩气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容纳部中,所述压缩气瓶的出气口与所述气道接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阀包括传感器,所述气阀能够根据所述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满足预定数值时开通。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时间计数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值时,启动所述时间计数器;所述时间计数器达到预定时间值,开通所述气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圈体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圈体一端与所述连接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卡扣式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阀为按压式气阀,按下时开通所述气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为柔韧性材料制成,其充气体积至少为3L。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急救生圈包括圈体及隐藏在圈体中的气囊,可使得设备本身具有较小的体积,方便携带,当出现应急情况时,接通气阀使压缩气瓶中的压缩空气充入气囊,使气囊展开即可成为救生圈,实现其提供额外浮力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应急救生圈非工作状态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应急救生圈工作状态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应急救生圈非工作状态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应急救生圈上连接体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救生圈,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圈体200、压缩气瓶300、气囊400和连接体100。在非工作状态下,如图1所示,该应急救生圈只显露出圈体200、连接体100和压缩气瓶300,而在工作状态下,如图2所示,则还观察到气囊400。如图3所示,圈体200为带有容纳空间的线状容器,在圈体200上设有预定宽度的开口,而气囊400连接在圈体200上并可通过开口收缩在圈体200的容纳空间中,此项设置使得气囊400在没有气体充入时放置在作为容器的圈体200内部,也就使得整个设备在非工作状态下体积保持尽可能小,即使游泳者提前穿戴在身体上也不会产生臃肿不便之感。再者,圈体200的两端均连接在连接体100上形成合围空间,使得整个设备具有可稳定穿戴在人身体上的可能性。该应急救生圈还包括随时携带的压缩气瓶300,该压缩气瓶300设置在连接体100上,而气囊400与压缩气瓶300通过设有气阀110的气道212连接,将气阀110设置在连接体100的外表面上,以便于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该气阀110实现气囊400与压缩气瓶300中的压缩空气的连通。具体的气道212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在此不赘述。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圈体200包括曲线形的第一圈体200和第二圈体200,其中第一圈体200的一端和第二圈体200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而第一圈体200的另一端和第二圈体200的另一端则与连接体100连接。将圈体200分为两部分进行设计能够使得圈体200更便于拆分和组装,也就便于使用者将其穿戴在身上,可避免圈体200在与连接体100的连接处经常拆装,减小圈体200和连接体100气道212连接密封性下降的可能性。接头可设置成在第一圈体200一端连接有活动的螺纹端盖,而第二全体的一端则设置有与螺纹端盖相匹配的螺纹结构,或者采用配对使用的卡接结构件。圈体200设置为曲线形的第一圈体200和第二圈体200,可将其设计成例如项圈一样的外形,使该应急救生圈简洁自然,当然更可以根据人体人工学的规律,将该应急救生圈的外形设计成与人的脖颈和身体更匹配的状态,提高其穿戴舒适度和美观度。进一步优选的,在第一圈体200和第二圈体200上均设有预定宽度的开口,在第一圈体200和第二圈体200中均设有气囊400。如此设计使得气囊400相互独立,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也能够使得工作时两边对称产生浮力,对使用者产生更均匀的作用力,同时也更加美观。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在气囊400边沿还设有与圈体200上的开口外形相匹配的盖体,在非工作状态下,盖体可扣合在开口上。当气囊400装设在圈体200的容纳空间当中时,可通过盖体将气囊400与外界隔开,一方面便于气囊400的放置,另一方面有利于气囊400的保存,减小其与不同介质之间的接触,确保其有效性。当然,可以在盖体上设置一定的密封结构,例如密封垫。盖体直接设置在气囊400上也便于盖体的携带,使该应急救生圈可反复使用。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如图4所示,连接体100设有圆柱形的容纳部120,在所述容纳部120中设有气道接口111,压缩气瓶300可拆卸连接在容纳部120中,而压缩气瓶300的出气口与气道接口111连接。在连接体100上设置压缩气瓶300专用接口111,有利于保证整个气道212的密封性和整体性,而压缩气瓶300与连接体100可拆卸连接,当压缩气瓶300中的压缩空气用尽或者压力不足时,将其换新即可实现应急救生圈保持功能,也进一步确保该应急救生圈可反复使用。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应急救生圈上设置的气阀110包括传感器,当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满足预定数值时,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急救生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圈体、压缩气瓶、气囊和连接体;所述圈体为带有容纳空间的线状容器,在所述圈体上设有预定宽度的开口,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圈体上并可通过所述开口收缩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圈体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连接体上形成合围空间;所述压缩气瓶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气囊与所述压缩气瓶通过设有气阀的气道连接,所述气阀设置在所述连接体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圈体、压缩气瓶、气囊和连接体;所述圈体为带有容纳空间的线状容器,在所述圈体上设有预定宽度的开口,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圈体上并可通过所述开口收缩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圈体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连接体上形成合围空间;所述压缩气瓶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气囊与所述压缩气瓶通过设有气阀的气道连接,所述气阀设置在所述连接体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包括曲线形的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的一端和第二圈体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所述第一圈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圈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体和所述第二圈体上均设有预定宽度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圈体和所述第二圈体中均设有气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边沿还设有与所述开口外形相匹配的盖体,所述盖体可扣合在所述开口上。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丽秋
申请(专利权)人:金丽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