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989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3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包括用于在其内灌注混凝土的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预留有窗孔,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墙面紧贴有窗框台模,所述窗孔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窗框底模、窗框和窗框顶模;所述窗框底模的一面与所述窗框台模固定连接,所述窗框的两侧固定有伸入所述墙体框架内的窗框预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窗框模版可重复使用,且施工流程简便,节约工期,窗框安装后具有更强的稳固性,且具有更好的防水、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外窗的安装普遍作法主要为:主体施工阶段预留外窗洞口→安装前对基层及洞口尺寸进行完善→外窗进场→外窗安装并利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对窗框与墙体间隙发泡填充密实→密封胶闭合→外墙保温装饰施工。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预留洞口尺寸难以控制,极易偏大或偏小,如需修补,后期也将造成极大的渗漏风险;2、从主体到装饰到门窗安装,需穿插多道施工工艺,质量管控存在一定困难;3、窗框固定后与洞口间隙尺寸不易把握,偏大及偏小均会大大降低防渗效果;4、外窗框作业严重影响后续外立面作业,如工期延误,将对工程总工期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施工流程简便,节约工期,安装后具有更强稳固性的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更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具有更好防水效果的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更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窗框冷桥形成的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包括用于在其内灌注混凝土的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预留有窗孔,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墙面紧贴有窗框台模,所述窗孔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窗框底模、窗框和窗框顶模;所述窗框底模的一面与所述窗框台模固定连接,所述窗框的两侧固定有伸入所述墙体框架内的窗框预埋件。所述墙体框架的外墙面上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型凹槽,所述L型凹槽与所述窗孔相连通,两所述L型凹槽内放置有所述窗框顶模,所述L型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窗框顶模的厚度,所述L型凹槽的长度为2~10cm。所述窗框顶模与所述窗框外侧交接处有向所述墙体框架内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窗框的高度相同,所述述凸起的长度*宽度为1~2cm*1~2cm所述窗框预埋件包括燕尾脚铁片。所述窗框顶模和窗框底模上固定有磁石,便于窗框顶模、窗框底模和窗框之间的安装和拆除。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施工图进行装配化转化设计得转化设计图,再根据转化设计图选择所述窗框的型号并配置所述墙体框架及窗框台模,然后将所述窗框预埋件固定在所述窗框上,再安装墙体框架及所述窗框底模,随后安装所述窗框,再进行墙体框架钢筋绑扎,随后安装窗框顶模,再在墙体框架内浇筑剪力墙混凝土,最后拆除所述墙体框架及窗框台模、窗框底模及窗框顶模。在浇筑所述剪力墙混凝土前,在所述窗框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涂刷2~3次高柔性丙烯酸乳胶。在拆除所述墙体框架、窗框台模、窗框底模及窗框顶模后,向所述凸起留下的凹槽内注入耐候胶。在所述窗框安装完成后的外墙保温施工阶段,对所述L型凹槽进行保温材料填充。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通过窗框预埋件、窗框、窗框底模、窗框顶模、窗框台模的配合安装,实现了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根据施工需要配置多尺寸窗框模板,一套模板可以重复使用,有效提高模板周转率,符合绿色施工要求;2、窗框预埋件与窗框在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完毕,甚至可以在出厂前提前完成预埋件与窗框的固定,以保证预埋件的稳固性;窗框预埋件能够与混凝土形成有效连接,相对传统作法能够保证窗框具有更强的稳固性;3、窗框安装与主体作业同时完成,大幅度减少施工流程,极大的节约工期;且主体施工结束后,可直接进行外保温作业,有效减少关键工序数目及对总工期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窗框四周与混凝土通过柔性材料紧密连接,并通过外口预留凹槽利用耐候胶密封,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通过窗框顶模在主体施工阶段,预留窗框四周的保温施工面,有效避免窗框冷桥形成。综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窗框模版可重复使用,且施工流程简便,节约工期,窗框安装后具有更强的稳固性,且具有更好的防水、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包括用于在其内灌注混凝土的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预留有窗孔,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墙面紧贴有窗框台模4,所述窗孔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窗框底模3、窗框1和窗框顶模5;所述窗框底模3的一面与所述窗框台模4固定连接,所述窗框1的两侧固定有伸入所述墙体框架内的窗框预埋件2。所述墙体框架的外墙面上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型凹槽,所述L型凹槽与所述窗孔相连通,两所述L型凹槽内放置有所述窗框顶模5,所述L型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窗框顶模5的厚度,所述L型凹槽的长度为2~10cm。所述窗框顶模5与所述窗框1外侧交接处有向所述墙体框架内延伸的凸起7。所述凸起7的高度与所述窗框1的高度相同,所述述凸起7的长度*宽度为1~2cm*1~2cm所述窗框预埋件2包括燕尾脚铁片。所述窗框顶模5和窗框底模3上固定有磁石,便于窗框顶模5、窗框底模3和窗框1之间的安装和拆除。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施工图进行装配化转化设计得转化设计图,再根据转化设计图选择所述窗框1的型号并配置所述墙体框架及窗框台模4,然后将所述窗框预埋件2固定在所述窗框1上,再安装墙体框架及所述窗框底模3,随后安装所述窗框1,再进行墙体框架钢筋绑扎,随后安装窗框顶模5,再在墙体框架内浇筑剪力墙混凝土6,最后拆除所述墙体框架及窗框台模4、窗框底模3及窗框顶模5。在浇筑所述剪力墙混凝土6前,在所述窗框1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涂刷2~3次高柔性丙烯酸乳胶。如图2所示,在拆除所述墙体框架、窗框台模4、窗框底模3及窗框顶模5后,向所述凸起7留下的凹槽内注入耐候胶。在所述窗框1安装完成后的外墙保温施工阶段,对所述L型凹槽进行保温材料填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其内灌注混凝土的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预留有窗孔,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墙面紧贴有窗框台模(4),所述窗孔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窗框底模(3)、窗框(1)和窗框顶模(5);所述窗框底模(3)的一面与所述窗框台模(4)固定连接,所述窗框(1)的两侧固定有伸入所述墙体框架内的窗框预埋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其内灌注混凝土的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预留有窗孔,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墙面紧贴有窗框台模(4),所述窗孔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窗框底模(3)、窗框(1)和窗框顶模(5);所述窗框底模(3)的一面与所述窗框台模(4)固定连接,所述窗框(1)的两侧固定有伸入所述墙体框架内的窗框预埋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框架的外墙面上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型凹槽,所述L型凹槽与所述窗孔相连通,两所述L型凹槽内放置有所述窗框顶模(5),所述L型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窗框顶模(5)的厚度,所述L型凹槽的长度为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吉龙张军陈耀钢方海龙晏金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