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875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其包括墙体、墩头、底部上凹段以及底部外侧板;其中,所述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侧边,各侧边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下贯通墙体;所述墙体内布置有墙体竖向钢筋;所述底部上凹段均布于墙体的底部;相邻两底部上凹段之间设有所述墩头;所述底部上凹段的中间位置的上方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通过管道和底部上凹段连通;所述墩头厚度和墙体厚度相同,其内设有孔洞;所述底部外侧板和墙体一体,并位于底部上凹段的外侧;所述墙体靠近侧边处、底部上凹段的上方以及墩头上均预埋有内螺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具有结构牢固,施工方便,连接可靠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建筑工业化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方向,目前国内正在推广预制整浇剪力墙。该预制剪力墙体底部水平,部分竖向钢筋采用预埋浆锚套管与下部的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其余竖向钢筋则完全不连接。此做法虽然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效果能满足受力需求,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却存在很多问题,也为建筑结构留下了很多质量隐患。如因预制或施工误差原因,上下剪力墙钢筋可能会存在错位,此时下部钢筋就很难插入浆锚套管中,另外浆锚套管连接方式需要上下连接的钢筋要有一定的锚固长度,钢筋在浆锚套管中要居中放置,注浆时要浆液要从浆锚套管下部注浆孔匀速注入,从上部出浆孔流出方可;但在现场操作时,往往出现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够、钢筋在套管内贴着套管壁、注浆时从上往下注或者快速注浆,导致套管内浆液不饱满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施工完成,很难检查,亦很难返工,留下永久的质量隐患。另外,预制剪力墙部分竖向钢筋不上下连接做法毕竟削弱了剪力墙的抗剪能力,同时剪力墙底部水平,也产生了水平施工缝,带来了后期渗水的可能性。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施工方便,连接可靠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其包括墙体、墩头、底部上凹段以及底部外侧板;其中,所述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侧边,各侧边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下贯通墙体;所述墙体内布置有墙体竖向钢筋;所述底部上凹段均布于墙体的底部;相邻两底部上凹段之间设有所述墩头;所述底部上凹段的中间位置的上方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通过管道和底部上凹段连通;所述墩头厚度和墙体厚度相同,其内设有孔洞;所述底部外侧板和墙体一体,并位于底部上凹段的外侧;所述墙体靠近侧边处、底部上凹段的上方以及墩头上均预埋有内螺纹管。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上凹段高度不小于150cm。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墩头内的孔洞宽度为所述墙体一半,高度不小于150cm。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墩头宽度小于所述墙体竖向钢筋沿纵向分布的间距,且墩头避开所述墙体竖向钢筋位置。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外侧板厚度不小于5cm,其内设有附加竖向钢筋,所述附加竖向钢筋与所述墙体竖向钢筋搭接;所述墙体竖向钢筋在与所述附加竖向钢筋搭接位置下部弯折,其延伸入所述底部上凹段。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还设置为: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与管道的直径相同,均不小于5cm,透气孔高于所述底部上凹段顶面不小于2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较常规预制剪力墙体在预制工艺上没有较大改变,能使用原有预制设备,现浇部分施工亦完全符合现有施工规范要求,也方便施工,且造价上没有增加。2.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不需要采用预埋浆锚套管连接,竖向钢筋的连接均可采用焊接、搭接、机械连接,连接质量可以得到直观的检查,且所有竖向钢筋均可以被连接。由此能有效地保证预制剪力墙体的连接质量,消除连接隐患。3.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预埋了具有螺孔的内螺纹管,这些螺孔可以在现浇部分支设模板时与螺杆连接,有效解决了预制墙体支设模板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设有所述侧边凹槽,能有效增加预制墙体侧边与现浇部分的接触面积,可有效提高预制墙体与现浇部分的连接部位在建筑使用期间抵抗雨水渗透的作用。5.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设置底部外侧板,可以避免支设外侧面模板,减小现场支模工作量,及保证安全施工。6.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设置了墩头,一方面便于墙体在施工现场竖立,以及支设所述底部上凹段的模板,另一方面其中部设置的孔洞较大,在浇筑混凝土时,现浇混凝土可以从所述墙体之间连接部位通过孔洞流通,由此不需要专门设置所述底部上凹段混凝土浇筑口。7.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通过设置透气孔及其连通管道,在现浇混凝土时,能有效排出所述底部上凹段的空气,且所述透气孔较高,只有全部所述底部上凹段混凝土灌注饱满后,混凝土才可能从透气孔溢出,同时所述连通管道内的现浇混凝土也会对所述底部上凹段现浇混凝土施加压力,由此能确保现浇混凝土灌注密实。【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剖面图。图3是图1中沿B-B剖面图。图4是图1中沿C-C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其由墙体1、墩头4、底部上凹段5以及底部外侧板6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墙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侧边11,各侧边11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7。所述凹槽7上下贯通墙体,其能有效增加预制墙板侧边11与现浇部分的接触面积,可有效提高预制墙板与现浇部分的连接部位在建筑使用期间抵抗雨水渗透的作用。所述墙体1内布置有墙体竖向钢筋12。该墙体竖向钢筋12不需要采用预埋浆锚套管连接,其连接均可采用焊接、搭接、机械连接,连接质量可以得到直观的检查,且所有竖向钢筋12均可以被连接,由此能有效地保证预制剪力墙板的连接质量,消除连接隐患。所述底部上凹段5均布于墙体1的底部,其高度不小于150cm。相邻两底部上凹段5之间设有所述墩头4。所述底部上凹段的5中间位置的上方设有透气孔3;所述透气孔3通过管道31和底部上凹段5连通。所述透气孔3的直径与管道31的直径相同,均不小于5cm,透气孔3高于所述底部上凹段5顶面不小于20cm。所述透气孔3和管道31在现浇混凝土时,能有效排出所述底部上凹段5的空气,且所述透气孔较高,只有全部所述底部上凹段混凝土灌注饱满后,混凝土才可能从透气孔溢出,同时所述连通管道内的现浇混凝土也会对所述底部上凹段5现浇混凝土施加压力,由此能确保现浇混凝土灌注密实。所述墩头4厚度和墙体1厚度相同,其内设有孔洞41,孔洞41宽度为所述墙体1一半,高度不小于150cm。进一步的,所述墩头4宽度小于所述墙体竖向钢筋12沿纵向分布的间距,且墩头避开所述墙体竖向钢筋12位置。所述墩头4一方面便于墙板在施工现场竖立,以及支设所述底部上凹段的模板,另一方面其中部设置的孔洞较大,在浇筑混凝土时,现浇混凝土可以从所述墙板之间连接部位通过孔洞流通,由此不需要专门设置所述底部上凹段5混凝土浇筑口。所述底部外侧板6和墙体1一体,并位于底部上凹段5的外侧,其可以避免支设外侧面模板,减小现场支模工作量,及保证安全施工。所述底部外侧板6厚度不小于5cm,其内设有附加竖向钢筋61,所述附加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墩头、底部上凹段以及底部外侧板;其中,所述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侧边,各侧边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下贯通墙体;所述墙体内布置有墙体竖向钢筋;所述底部上凹段均布于墙体的底部;相邻两底部上凹段之间设有所述墩头;所述底部上凹段的中间位置的上方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通过管道和底部上凹段连通;所述墩头厚度和墙体厚度相同,其内设有孔洞;所述底部外侧板和墙体一体,并位于底部上凹段的外侧;所述墙体靠近侧边处、底部上凹段的上方以及墩头上均预埋有内螺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墩头、底部上凹段以及底部外侧板;其中,所述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侧边,各侧边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下贯通墙体;所述墙体内布置有墙体竖向钢筋;所述底部上凹段均布于墙体的底部;相邻两底部上凹段之间设有所述墩头;所述底部上凹段的中间位置的上方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通过管道和底部上凹段连通;所述墩头厚度和墙体厚度相同,其内设有孔洞;所述底部外侧板和墙体一体,并位于底部上凹段的外侧;所述墙体靠近侧边处、底部上凹段的上方以及墩头上均预埋有内螺纹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上凹段高度不小于15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景平陈威文周卫东张鑫刘泓鑫官尖锋钱一栋
申请(专利权)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